中南海情系西海固 宁夏脱贫“会师”将台堡

西海固地区,曾有过“陇中苦瘠甲天下”的凄凉悲苦。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考察此地后,曾断言:“这里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作为打头的“西”字,西吉县更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干旱少雨、沟壑纵横、贫瘠困苦一直是这片土地的代名词,老百姓世世代代忍受着干旱与贫瘠的摧残。

即使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下,不愿向贫困低头的西吉人民锻造出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品格。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自治区、固原市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西吉县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2014年的15.5万人减少到2019年底的4340人,贫困发生率由34.4%降到0.95%,238个贫困村已全部脱贫出列。

上马村,曾经是西吉县偏城乡的落后村、薄弱村、贫困村。如今,该村不仅被评为首批自治区级乡村治理示范村,其党支部还从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成功转化为年度“四星级”党支部。近日,人民网“大道康庄”全媒体调研行走进宁夏西吉县上马村,探索缘由。

固原市委书记张柱:配好第一书记、建好每个支部,脱贫便胜算无数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固原市委书记张柱在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表示:“如果说党建是潜绩,那么脱贫就是显绩,容易陷入厚此薄彼、顾此失彼的误区。”他认为,上头千根线、下头一根针,能否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还要取决于驻村第一书记能否做到“飞针走线”。

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而好支部的建设,关键在于要有好的带头人。

2015年1月,郭荣军被固原市生态环境局选派到帮扶村上马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刚开展驻村工作时,村部墙倒房塌泥满园,无处办公、无处居住、无处吃饭。村部的所有资料都在村会计的包里,党建方面更是一片空白。”郭荣军无奈地总结:路难行、人难缠、事难办。

当年,上马村村组的道路全是坑洼不平的泥土路,雨雪天只能靠两腿进出,村民住的还是土坯房,用水要到7、8公里以外的偏城乡购买……眼前的场景,让郭荣军意识到,想要当好这个村的第一书记远比想象中难,但是组织既然把驻村扶贫的任务交给自己,就一定要用心用情完成好这个任务。

想要富,先修路。郭荣军积极向帮扶单位争取自筹资金19余万元,组织机械推路、建涵洞、铺砂砾,打通断头路。2017年,该村进行了道路硬化,形成一环三纵水泥路15.6公里,彻底解决了出行难问题,搬掉了脱贫攻坚路上第一个“拦路虎”。

与此同时,郭荣军还积极争取组织实施了自来水入户、移民点建设、文化活动中心、村部及卫生室搬迁及绿化亮化等项目,自来水入户率达100%,电力、通讯网络全部进村入户,村上通了公交车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影响脱贫致富的基础设施短板全部解决。

路通了,通往幸福;水来了,滋润心田;灯亮了,点燃希望。“其实,这个为我们办实事的书记,才是我们村真正的财富。”上马村村民马海福说。

西吉县委书记王学军:党建促进经济增收,有了希望便会激发出内生动力

“上马村‘穷根子’久拔不掉,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是主要原因之一。”郭荣军又有了进一步的思考,他认为,“抓好党建工作,才是抓住整体工作的牛鼻子。”

2018年11月,在整顿软弱涣散村党支部后,由于“两委”班子岗位调整,会计的岗位空缺。为配齐配全配强村“两委”班子,郭荣军提议并经村支部会议研究决定,采取遴选公务员的模式选出村会计。

随后,村委按照会议要求发出了公告,面向全村公开招聘会计,通过笔试、面试,以综合评分为主,采取张榜公示和微信群公示,聘请了乡政府办公室主任、乡组织委员、兄弟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员等,对招录全过程进行指导、把关,真正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当年选出的那名年轻党员任村会计,现已成长为村后备干部。

“扶贫先扶志,重点是要从思想根子上改变贫困户的陈规陋习。”郭荣军通过新时代农民讲习所、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站等平台,以讲、评、帮、乐、行的方式,对村两委班子及群众在政策、思路、技术、解民忧等方面进行宣讲。同时,办起了乡村文明实践爱心超市,通过精神积分和物质兑换,全面激发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提高村民的集体意识。

此外,村委积极争取资金用于党的阵地建设,包括建设党员活动室,布置十九大精神宣传栏、党建制度上墙、安装电子屏等。同时,联系宁夏乐道智能科技支部、固原市生态环境局党总支部,与上马村党支部建立了机关基层党组织和农村基层党组织共建联系点,通过党组织共建活动,努力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党建工作新格局。

党员阵地建好了,接下来就是要想方设法帮助群众脱贫致富。

正如固原市委副书记、西吉县委书记王学军接受人民网专访时提到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果村集体经济不强大,那么这个村的党建工作就犹如‘空中楼阁’。”

上马村第一书记郭荣军:把党的政策主张化作雨露恩泽到每个村民身上

贫困群众是扶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扶贫不养懒汉!”郭荣军斩钉截铁地说。

针对村里存在脱贫致富产业不突出、村民科学种养技术欠缺、村集体经济“空白”等诸多问题,上马村委迅速制定了“党建 产业 劳务 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思路,村党支部按照“种养结合,草畜主导”的思路,坚持“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路子,通过壮大本村以村支书和3名党员为主的11名致富带头人队伍,带动农户增强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增加农民收入。

为解决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启动资金的难题,2019年,郭荣军争取到178万元的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用来购买青贮收割机、旋耕机、深松机、覆膜机、装载机等,成立西吉县偏城乡上马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西吉县偏城乡上马村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同时,配合偏城乡信用社为167户建档立卡户金融贷款增容扩量,扶贫贴息贷款达788万元,并积极与石嘴山银行西吉支行联系,为有产业、有发展意愿的62户农户争取扶贫贴息贷款310万元,鼓励养殖户种青贮玉米发展养殖业。

“以前种小麦,一亩地满打满算收入也不超过400元,今年种植青贮玉米1亩收五六吨饲草,再腌成草喂牛,收入是之前的几十倍。”上马村养牛大户马保瑞说。

长年以来,上马村村民缺乏科学种植和养殖技术、常年沿袭“千亩万田”一年四季“忙到头”广种薄收的传统生产习惯,村里脱贫致富产业不突出,对此,郭荣军认为,要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主要途径,帮群众算好经济账、理清发展思路,形成种养结合以种植业支持养植业的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2020年,上马村建起了300平方米扶贫车间,引进了宁夏众旺达健康食品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加工地软、野菜、地椒茶、杂粮、土豆、手工粉条等,解决了本村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就业,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分红2万元以上。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达到10万元以上,从根本上解决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瓶颈。

6年来,郭荣军带着组织的任务和个人的情感融入到了上马村。这个村子,从2015年初人均可支配收入从5180元提高到2019年9750元,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40.34%降至0.68%。2020年已全部实现脱贫。

“村里人只知道有事找‘光头强’(村民给郭荣军起的昵称),却很少有人知道我是第一书记。”郭荣军不好意思地摸着头笑了,眼神中有些许的失落又夹杂着自豪和满足,“目前,我们正在筹备申请创建五星级党支部。”

贫困内卷化,党建来破局;一个个像上马村这样的小村庄,折射我国的脱贫之路。把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深深的扎到群众中去,小康路上一个都不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