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质量” 看南京全面小康的“建邺答卷”

“现在跟过去比,生活是‘一个天一个地’!我们几十年前刚来住的是茅屋,后来是土墙瓦盖,接着换成砖瓦平房,后来又建起了被称为‘小二楼’的楼房……想想就激动,日子越来越有奔头。”陆善华是南京市建邺区洲岛家园居民,随着江心洲生态科技岛的开发建设,她从农村农民变成了城市居民。

“现在没什么牵挂的,儿女们都各自成家了,我和老伴有医保,每个月有3000多块钱退休金;名下有两套房产,自己住一套、出租一套,每年有3万多元收入。”在社区干部和家人的鼓励下,如今,陆善华还成为社区文艺队的一员,自编自演剧本,褒扬好人好事、摒弃陈规陋习。

10月14日,南京市召开“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建邺专场新闻发布会。被视为南京“城市中心”和现代化“城市客厅”的建邺区,在全面小康的征程上,紧扣“高质量”,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民生事业稳步推进。

数据显示,2019年,建邺区完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56亿元,较2010年的238亿元增长了3倍多,居民人均收入从2010年的25732元增长到2019年的62721元。

一幅城市欣欣向荣、流光溢彩,居民安居乐业、康宁正兴的“建邺答卷”正徐徐铺展。

图为江心洲生态科技岛 建邺区委宣传部供图

新经济聚力新动能 夯实全面小康基础

福佑卡车是一家专注城际整车运输的互联网交易平台,于2015年3月上线。这家独角兽企业,最早起步于南京市建邺区河西CBD孵化器内一间不到50平米的办公室,员工不到10个人。如今,已累计获得了7轮、超过17亿元的股权融资,平台注册司机超过70万名,成功通过了首批5A级网络货运平台企业评估,并新近入选了“2020中国新经济企业活力100指数榜”及“新基建成长企业100榜单”。

去年6月,《2019年南京市独角兽、瞪羚企业发展白皮书》发布,南京新增两家独角兽企业。巧合的是,除了福佑卡车,另一家独角兽企业连尚文学也来自建邺区。

建邺区为何能够连续孵化两家独角兽企业?成为当时媒体、业界关注的焦点。

事实上,优渥的产业基础、良好的营商环境、高效的政府服务……这些都是建邺的“制胜法宝”。

以福佑卡车为例,这家企业的发展壮大也与建邺的产业环境密不可分:依托南京市、建邺区较为优越的融资环境,福佑卡车在发展过程中先后融资多轮,资金始终充裕,为企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强后盾。

聚焦金融服务业、数字经济等主导产业,建邺“成绩单”上一连串数字颇为亮眼:全区已集聚各类金融机构超700家,其中金融法人总部16家,省级以上金融机构总部128家,各类股权投资机构超500家;网易有道、58集团、甲骨文、商汤科技、bilibili等一批数字经济项目成功落地,已集聚超40家数字经济总部,全国互联网公司10强中有8家落户建邺;全市首个基金街区——金鱼嘴基金街区基金管理规模超2000亿元,备案基金机构数量及管理规模均居全市首位。集聚各类基金261只,累计对外投资企业近4000家,辐射全国23个省,惠及南京市科创企业超过1000家。

“始终保持定力抓发展,进一步聚焦金融服务业和数字经济,布局人工智能未来产业,以更加有力有效的指挥调度对冲疫情影响和经济下行压力。”建邺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龚成林介绍,2019年该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55.89亿元,一举跨入千亿板块俱乐部。今年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11.3亿元,增长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5亿元,区本级增长1%,位列全市主城区第一。

图为建邺区“音乐之夏”活动现场 建邺区委宣传部供图

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擦亮全面小康底色

交通微循环、城市微更新、街巷微升级……谈到城市功能品质的提升,建邺区建设局局长丁玉君未谈大项目、大投入,反而用了三个“微”来概括。背后,则是建邺做好“关键小事”、下足“绣花功夫”的深层考量。

作为新城区,与老城区相比,建邺的城市建设有自己的“先天优势”。

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建邺区排定了系列城建计划,几乎件件都瞄准“补短板”目标:针对老百姓特别关注的停车场建设,专门制定 “三年行动”计划,目前已完工13个停车点位,建成泊位数3895个;围绕老旧小区改造,积极开展城市居住社区建设补短板行动,将虹苑新寓小区作为试点对象,改建新建沿街商铺、地下停车场、加装电梯、新增社区养老医疗点等,因地制宜提升人居环境;以公共配套设施移交为方向,牵头完成海峡城、五矿崇文金城等多个社区中心移交工作, 不断提升完整社区建设,加快实现15分钟社区生活圈全覆盖……

在基础设施不断提升的基础上,如何高质量做好城市治理工作?建邺将落脚点放在了智慧城市建设上。

作为国家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城区、“中新智慧城市示范区”,各类智慧应用场景已在建邺全面展开。建邺区发改委主任吴非介绍,智慧党建、智慧政务、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社区、智慧水务等应用场景已经全面实施。

车身不洁、车轮带泥、未按规定时间运输建筑垃圾等等这些渣土车违规乱象,一度是城市管理的顽疾。过去,相关部门只能安排派专人值守工地,但是由于人手不足,这些违规现象依然屡禁不止。如今,依托数字化“天眼”系统,车辆驶出工地大门时,如果存在违规行为,视频监控人员可实时通知路面执法人员进行设卡拦截。

记者了解到,围绕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建邺区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技术支撑,开展占用消防通道、雨水篦子偷排污水等22个标准化处置流程建设,实现“智能发现、快速核实、精准调度、协同处置和自动反馈”的闭环处理;智慧政务方面,实现24小时政务服务自助机,覆盖全区所有街道社区,打造有速度、有广度、有温度、24小时不打烊的政务客厅;智慧交通领域,在江心洲建设新型公交都市先导区,以“按需出行、自动驾驶”为愿景,打造自动驾驶观光、居民区接驳、精准公交、全岛高清视频采集等场景,让公共交通出行更便捷,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图为南京外国语学校青奥村小学,很多校舍都是2014年青奥会时留下的场馆 建邺区委宣传部供图

民生事业齐头并进 提升全面小康获得感

站在南京新地标南京眼步行桥上,向南眺望,依稀可见一栋色彩缤纷的小楼。

这是不远处南京外国语学校青奥村小学的教学楼,被孩子们亲切地誉为“彩虹楼”。午后一点,漫步在这所校园,不时有系着红领巾的小学生欢快地跑过,或是去操场参加足球选修课,或是赶去体育馆参加篮球选修课,或是去楼上的教室参加数独华容道、巧手编花辫等各种选修课程。

教育是关系千家万户的大民生,也是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小康获得感。包括南京外国语学校在内,近年来,建邺区先后引进了一批名校资源,高起点开办了南师附中新城初中、金陵中学河西分校、中华中学、致远外国语小学等一批名校的同时,通过“集团化办学”形式不断放大名校资源,输出名校的管理资源、课程文化和品牌,在全区逐步壮大形成名校群、名校集团群。

“从2016年落地建邺,我们始终能感受到区委区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和支持。”南京外国语学校青奥村小学蒋丽云告诉记者,除了传承南外教育集团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区内常态化的沟通交流机制也为学校发展助力不少,丰富的校际交流为各所学校共同发展创造了基础。同时,区域内丰富的文体资源,也为学生提供了校外文化活动载体。

记者从建邺区教育局了解到,2014年伊始,该区全面启动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学区制管理,按照地域就近、施教区相对一致的原则,以片区内初中校为龙头并担任学区长,若干小学就近“抱团”,在全区组建起十一个大学区、五个研训联盟,涵盖了全区近40所义务教育学校,旨在促进校际资源共享、协同共生发展。

数据显示,目前,建邺区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入学及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和符合政策的随迁子女就读公办校比例实现“五个”100%,全区中小学100%达省现代化学校标准,适龄幼儿在省市优质园就读比例92%,在公办普惠幼儿园就读比例85%,适龄少年儿童“有学上、上好学”的教育需求全面实现。在全省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监测中,建邺区连续五年蝉联全省前列、全市第一。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

建邺是新城,也是南京人口结构最年轻的区,35岁以下人口占比超46%。对这部分群体而言,除了基本的衣食住行需求,对高质量文化艺术活动的需求也更高。

“作为现代化、国际性城市中心,我们通过公共文化赋能,塑造建邺文化小康新城品质。”建邺区文旅局副局长张志刚说,该区每年给建邺老百姓提供了800余场层次丰富的文化体验。全年不打烊的、多样性的新城公共文化活动,大大舒展了建邺独特的人文气质,为新城注入浓厚的现代文化活力。

春天,有“城市生活季”;夏天,有“音乐之夏”;秋天,有“国际青年周”;冬天,有青奥艺术灯会……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大大丰富了建邺居民的文化生活。张志刚说,在“精彩365•快乐每一天”品牌社区文化活动架构下,包括“建邺书房”与“阅读365悦享每一天”双阅读品牌活动及其文化公益培训活动,共同组成建邺区“1 4 N”文旅品牌集群。未来,建邺区还将继续引入更多现代时尚、国际风范、市民喜爱的文化活动,更加彰显和提升建邺区现代化、国际化城市中心的美好小康生活,成为更有温度、更具热度、更有气度的活力建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