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外漂泊陷入绝境的他们,终于回到母亲的怀抱∣遍地英雄下夕烟

曾获得全国科技先进工作者、全国劳模等光荣称号的福建省光学仪器厂总工程师赖爱光,是一名印尼归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回国后,被送入厦门集美华侨补习学校学习,并考入福建师范学院,毕业后在光学仪器厂工作,他和同事们设计、试制了138种新产品,其中三个项目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如今留存下来的一张老照片上,他正和同事们一起探讨光学新产品,显得意气风发。

20世纪60年代初,东南亚个别国家当局,掀起了一股反华、排华的逆流,数十万华侨无端遭迫害,丧失生计,生活陷于绝境,流离失所。

1960年2月2号,国务院发出了接待和安置归国华侨的指令。1960年2月29号,首次派出第一批接侨船前往印尼,接运印尼难侨回国。并将安置华侨的任务分别下达给广东、福建、广西、云南等省,其中福建占30%。

福建省委成立了“省归国华侨接待委员会”,当时正是经济困难时期,但各地克服困难,集中基建力量,仅两个多月时间,新建了大批的侨乡、华侨新村和学校、工厂等。真正做到了全省动员,一呼百应,各有关厅局都是要什么给什么。

归侨每月除保证一定数量的粮、油、肉外,还供应白糖、饼干、肥皂和香烟票等。一些因基建一时跟不上,归侨住房困难的,则由农场的老场员和农场附近的群众把好的房子和家具腾出来,供归侨居住和使用。

南安雪峰农场初建时期

大多数的归侨安置在新建和扩建的国营华侨农场。这些农场以发展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为主,以发挥归侨的技术专长。对那些有条件和愿意参加工矿企业的技术人员和工人,尽可能安置在省内各地的厂矿和企业,对那些丧失劳动力又没有依靠的年老的归侨,安置在敬老院。

1960年3月10号,1000多名归侨和侨生到达集美,受到厦门各界群众3000多人的热烈欢迎,在国外历经困苦的侨胞们,看到祖国亲人们这样隆重的欢迎场面,都激动地挤到窗口向人群挥手欢呼。时年74岁的老太太方富激动地说:“祖国真好,到处都是自己的家,我头发从黑到白,现在总算亲眼看到祖国的富强。”年已古稀的归侨许国雄和他的妻子说:“如果没有强盛的祖国,没有祖国派船去接我们,今生今世就难看到祖国的土地了。”

厦门天马华侨农场

被分配到永春北硿华侨茶果场的580多名归侨一到,农场就采取了包下来的做法,从衣食住行,再到日常生活用品,生产用具,全部国家发放。比如郑金狮一家10口人都得到妥善安置:他本人在国外当过二十几年的汽车司机,农场就安排他在机械工作队工作,他的妻子和两个大女儿没有技术专长,就参加了锄草、挖毛茅根等力所能及的劳动;3个小女儿被免费送托儿所和小学读书。郑金狮满怀感激,积极劳动,受到场员们的表扬。

在晋江双阳华侨农场安置的印尼难侨中,有一些是来自印尼邦加、勿里洞的老矿工,他们大都是十九世纪末被西方殖民者掠夺去印尼的华工。他们在锡矿中当苦力,做牛做马了半个世纪,有的回来时,行李只有一个旧皮箱;还有几个老华工一生没有结过婚;其中还有一位老华工因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如今连手指都不能伸直了。他们都得到了妥善安置。

泉州双阳华侨农场俱乐部

经过归侨们的艰苦创业,1965年时,各华侨农场的粮、油、肉基本实现自给,曾经漂泊困顿的侨胞在祖国的土地上安居乐业,发光发热。

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副巡视员钟健英:

东北有闯关东,西北有走西口,福建等沿海省份有下南洋,福建是下南洋人数最多的省份.在旧中国为了生计,福建众多的民众背井离乡赴南洋,广大华侨虽身在海外,但始终与祖国同命运共患难。他们的沉浮始终与祖国的强弱密切相关。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华侨才真正有了祖国这一靠山。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海外华侨也日益共享着祖国的繁荣昌盛。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胜年

福建新闻广播•福建之声联合

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共同推出百集历史印象志

《遍地英雄下夕烟》

记录脱贫攻坚的战场上

前赴后继,奋力拼搏的八闽儿女

以智慧和勤劳

滋养闽山闽水的繁茂

找寻脱贫攻坚的密钥

总策划 | 赵林、阮怡

执行监制 | 孙世庆

音频制作 | 李昂

百集系列报道《遍地英雄下夕烟》播出时间:

FM1036福建新闻广播

每晚22:30连续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