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谱无疆大爱,续写中非友谊!山西援非医疗队频频获认可

今年以来,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世界多国都陷入困境。对于我省远赴非洲执行援助任务的医疗队员而言,在本就艰苦的环境下,疫情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风险和挑战。然而,这些可爱的队员们想法设法克服一切困难,为当地患者解除疾病困扰。他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精神频频获当地百姓及官方的认可,也为中国医疗队续写中非友谊作出了重要贡献。
图片
当地官员为中国医疗队点赞
“我的中国医生哪里去了?”
“中国医生在哪儿?我得向他道谢!”74岁的贝亚拉刚醒,就急着向家人打听中国(山西)第20批援喀麦隆医疗队外科医生何国林的去向。
10天前,贝亚拉突感身体剧痛,腹部膨隆,吃不下饭也睡不着觉。由于情况棘手,当地医院立即请求中国医疗队提供帮助。何国林阅片叩诊后判断,贝亚拉患有严重肝病,手术治疗的方式不合适。为了缓解患者疼痛,也为了给患者家属节省药费及治疗费用,在缺少相关医疗器械的情况下,何国林用注射器一点点抽腹水,借来静脉留置针为病人治疗,针灸医生孙翠萍和甄晓然也加入到治疗团队,将神奇的针灸治疗应用于患者身上。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9月2日,贝亚拉反馈自己腹部胀痛明显减轻。9月3日,当中国医疗队医生随同受援医院院长贝拉(也是贝亚拉的妹妹)一同前往病房探望贝亚拉时,她眼睛放光,连声说着“感谢中国医生!”,她的女儿也连连合十致谢。
“无论多晚,无论多累,尽心竭力,不怕苦累,始终为患,是何主任的一贯作风。上周六轮值采购回来,已是中午12:30,收拾洗漱完毕,他又马上前往病房看望患者。他说,这样,他心里才放心踏实。每天他总是早早第一个到达病房,查看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用药和治疗。”中国(山西)第20批援喀麦隆医疗队总队长安步月介绍,在缺医少药的困境面前,何国林克服种种困难,进行着各种尝试。只为了减轻患者痛苦,尽最大努力达到良好的效果。援非以来,何国林精湛的技术和务实的工作作风深得喀方医务人员赞赏。他在妇儿医院小儿外科开创了首例腹腔镜的先河,援非工作以来,从未休息过一天。在一次会诊中,受援医院院长对何主任说:“你已经是我们雅温得医院的一名真正的医生了。”
“中国针灸真是太神奇了!”
“这是多哥前代总统邦福·阿巴斯先生。阿巴斯先生今年72岁了,1个月前无任何诱因,出现了右侧口眼歪斜,为此还冒着疫情的危险到法国进行诊治,法国医生诊断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给他开了一些药。然而一个月过去了,病情没有太大好转,阿巴斯先生出现右侧耳后的疼痛,不得不来医院看病。”8月的一个早上,在中国(山西)第23批援多哥医疗队卡拉分队援助的医院,耳鼻喉科主任为中国医生介绍了这位特殊的病人。
通过对阿巴斯先生进行详细的诊查,接诊医生潘卫峰发现,他是带状疱疹合并面瘫!“一般来说,单纯的面瘫针灸疗效较好,若合并有带状疱疹则治疗难度明显加大,甚至疗效甚微。”面对这样一位特殊的患者,潘卫峰不免有些担忧:“如果疗效明显,疾病康复则好,反之则会影响中国医疗队在非洲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潘卫峰和同事赵萍针对阿巴斯先生的病情,几经商议,最终制订了一套最佳的治疗方案,他们将辨证选穴与特殊用穴相结合,针灸、拔罐、放血、电针、穴位注射、耳穴压豆等特色技术与西医抗病毒、营养神经相结合,面瘫和带状疱疹“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经过一周的治疗,阿巴斯先生的病情有了改善,耳后的疱疹不疼了,右眼流泪减轻不少,晚上睡觉也好了!
两周后,阿巴斯先生的病情明显好转,口角歪斜已不明显,右眼睑也能完全闭合、流泪现象消除,右侧抬头纹和左侧相比只差一道!阿巴斯先生高兴地说:“中国针灸真是太神奇了!欢迎中国医疗队到我家做客!”
“阿巴斯先生不仅邀请我们做客,还特意从55公里以外的家里给我们医疗队送来当地的特产——igname(薯蓣的一种,当地人把它煮熟捣碎和玉米面一起做成主食,香甜软糯,非常好吃)。”潘卫峰告诉山西晚报记者:“这不仅是对我们技术的肯定和信任,更是中非友谊的又一次见证!”
“小时候就知道中国医疗队队员
技术高、人品好!”
“福贵”先生是喀麦隆国家公共卫生部合作司国际合作部第一助理研究官,全名叫Fabrice Pascal FOKOUE(法布里斯·帕斯卡尔·福库)。工作的原因,他和中国医疗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队员们根据谐音,给它起了一个非常中国化、好听的名字——福贵。
10月7日,正值我国国庆长假,“福贵”先生作为喀麦隆卫生部国际合作司官员,代表当地政府到姆巴尔马尤看望、慰问这里的医疗队员们。
“了解队员们在当地工作、生活的状况后,‘福贵’先生对大家在艰苦的环境下依旧能坚守阵地,无私为喀麦隆人民服务的精神表示感谢。”中国(山西)第20批援喀麦隆医疗队姆巴尔马尤分队队长冀兵介绍,当听说医疗队没有按照国内长假安排休假,而是早已恢复上班的情况后,“福贵”先生竖起大拇指为队员们点赞。
结合受援医院概况和中国医疗队工作的特点,“福贵”先生一行对姆巴尔马尤医院门诊区各科诊室都进行了参观了解,并向当地医生、护士询问中国医疗队的情况,听到大家一致赞许的声音,他们由衷地感到高兴。
“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有中国医疗队援助喀麦隆,中国医疗队队员技术高、人品好,特别受喀麦隆人民的欢迎。”同行的喀麦隆国家公共卫生部合作司国际合作部执行官阿贝先生说道。
慰问活动现场,医疗队对喀方卫生部官员在国庆节、中秋节期间的到访表示感谢,双方还就医疗队以及中喀双方的合作作了美好的回顾和展望,希望还能有更进一步的交流学习和援助。
“‘福贵’先生介绍说,等到疫情过后,还要在北方吉德市恢复设置医疗援助点,并且尽快开设经济首都杜阿拉市的医疗援助点。”冀兵说:“其实,我国已经决定在非洲挑选30个医院与国内的30家三甲医院结成一对一的定点帮扶项目,‘福贵’先生得知姆巴尔马尤市医疗队就是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派出的,也是即将和雅温得中心医院结成一对一帮扶的医院时,他很高兴,说下一步会努力为双方的合作多做工作,更好地为喀麦隆人民,乃至非洲人民服务。”
图片
援非日记
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
点击观看相关视频
9月24日 多哥 雨
来多哥已经9个多月了,援非工作生活已经过了大半,今年我们医疗队员除了要克服当地气候、疾病的困扰,还要面对新冠疫情的威胁,我们援多哥卡拉医疗队队员们在积极协助当地抗击新冠疫情,保护自己不被感染的同时,仍然坚持在临床一线工作,争取将援外的宝贵时间充分利用,践行自己白衣外交的使命。
多哥是西非小国,经济相对落后。我们中国医疗队援助的是多哥第二大城市卡拉地区中心医院,当地医疗条件落后,设备和药品短缺,手术主要以骨科外伤和剖宫产为主,麻醉方式下肢手术主要是单次腰麻,上肢和腹部手术一直是以氯胺酮为主的全麻。
由于种种原因,当地麻醉医生对神经阻滞的理解和操作技能几乎为零,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决定利用自己这些年学到的神经阻滞技术,进行培训教学,争取使这种情况有所改善。
当然要想做好培训,首先还是要改变他们的观念,将这种神经阻滞的优势包括全身影响小、术后镇痛时间长等灌输给他们,并且找一些适合阻滞的患者做实例,让大家充分接受这种理念。
这种实践效果非常好,当地骨科医生一有这方面的患者就来找我。
要做好教学还必须制定安全操作规范和并发症预防、处理以及阻滞失败后补救措施,确保患者安全的同时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教学中感觉最困难的就是和麻醉科同事以及与患者之间的沟通,除了苦练法语外,我尽量找一些直观的图片、视频手把手教学。
培训刚开始时,我精心挑选一些体表标志明显、而且手术难度不太大的患者做好标记,手把手带他们来操作,并演示效果不理想的补救措施。经过一段时间的知识传授和病例积累,当地麻醉医生们对神经阻滞都展示了非常高的学习热情,而且进步很快,已经可以简单进行颈浅丛、臂丛神经肌间沟入路和腋路的操作,手术有了更多的麻醉选择,使患者得到了安全而又舒适的麻醉服务。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的援非麻醉工作也是这样,每天既要脚踏实严谨地做好每例麻醉,更要教会他们先进的麻醉技术和理念,使他们拥有更多的麻醉技巧和知识,我们每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将这种理念和技术传授给他们,真正留在非洲,发扬光大。这样的援助才更深入,更有意义,为受援国家的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山西)第23批援多哥医疗队卡拉分队麻醉医生 李雁军
图片
图说援非
好好工作就是为祖国庆生
图片
对于援非医疗队员而言,大多数节日是在工作中度过的。今年中秋节遇上国庆节,他们并没有按照国内的假期正常休息,一直坚守在岗位上。
10月1日,在中国(山西)第20批援喀麦隆医疗队妇儿分队,外科医生何国林7时38分就到病房,他挨个把11名患者全部查看了一遍,然后到一楼重症监护室继续查看病情较重的四名患者。
一位住在5号病房的女性患者,年仅26岁,半个月前因腹内疝、肠扭转、肠坏死前来就诊,考虑到患者未婚,造瘘又得花许多钱,何国林根据术中情况,冒险为她做了一次性吻合术。看到病情平稳,切口愈合好,换过切口敷料后,何国林嘱其可以出院,一月后复查。
图片
此时的口腔科诊室里,早已挤满了人。不到7点,援非医疗队员赵香萍就已穿好隔离衣,戴好口罩、帽子,为一名因牙源性感染导致口底腐败坏死性蜂窝组织炎的患者换药,回到驻地时已是中午2点多,一共接诊了13名患者。原来,9·20“爱牙日”大型义诊活动结束后,这里的口腔科患者急增,日就诊患者最多时能达到30个,赵香萍刚到这里时每天接诊的患者不到10个。
在针灸科诊室里,甄晓然、孙翠萍两名援非经验丰富的针灸医生也是马不停蹄地为患者治疗,她们后背的衣服经常被汗水浸透着。
对于一直就比较忙碌的第20批援喀麦隆姆巴尔马尤分队队员而言,“双节”依旧忙碌。
图片
10月1日,一名中资机构的员工,因疟疾发烧至39度,乏力,就近到姆点驻地就诊。医疗队没有护士,妇产科医生杨学兰亲自上阵,驻地没有止血带,她就拿橡胶手套改造替代,给患者注射了青蒿琥脂治疗。第三天,患者症状就完全消退。
他们只是山西援非医疗队员中的一个缩影,这个长假对于每一个援非队员而言,个个如同上紧了发条的陀螺。正如眼科医生王海涛所说,好好工作就是为祖国庆生,这些可爱的援非医疗队队员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祖国献礼、为祖国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