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古人海上奇遇记

图片
《夷坚志》。
福州不仅是我国宋元时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航线上的港口,而且早在一千五百多年前,就有福州人乘船最早发现了美洲大陆。
在《二十四史》之一的《梁书》“列传”第四十八卷“诸夷”章里,记载着这样一段难得的史料:“天监元年,有晋安人渡海,为风所飘至一岛,登岸,有人居止,女则如中国,而言语不可晓。男则人身而狗头,其声如吠,其食有小豆,其衣如布,筑土为墙,其形圆,其户如窦。”
该文中的“晋安”即指“晋安郡”,晋代太康三年(282年)设立郡治,治所在今福州,辖地包括福州地区。“天监元年”即南北朝时期梁武帝萧衍元年(502年)。而《二十四史》又是我国的官修正史,比较可靠。由此可见,早在一千五百多年前,福州地区就有人已经首先登上了被称为“东夷”的美洲大陆了,并对那里的先民作过描述。
据考证,其所述之人种属于北美洲的“爱斯基摩人”。他们皮肤呈黄色,所以文中有“女则有中国”一语。“爱斯基摩人”终年生活在冰天雪地里,家家户户都养狗,用狗拉雪橇作交通工具。男人外出时头上常戴由狗皮制作的毛帽,因天气寒冷,只露出眼睛,又杂处于狗群里,所以“晋安人”初见他们时误以为所说的“男则人身而狗头”。其次,爱斯基摩人不产米麦,却以小豆为食,掘地筑土墙而居,为避风寒,其窗户很小,“孔圆如窦”。这些史实都与今日爱斯基摩人的生活习俗完全相同。
此外,早在宋代绍兴十五年(1145年)中举后、曾任福州教授(掌管学校课试等方面的官员)的著名文人洪迈,在他一部长篇巨著《夷坚志》里,记载作者在闽任职期间,广泛收集有关福州民间的奇闻轶事,其中有一篇题为《无缝船》的记载尤为珍贵。该文记述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七月,“福州甘棠港有一条船从海上漂来。船上有三男一女,载有数千斤檀香。其中一人是福州人,家住南台,经常在海上往来,因遇失舟,偶得一木浮行到大海上。该岛系一岛国,岛国人知海难者是中国人,便留他饮食居住,并妻从女,在该岛上生活了十三年。由于语言不通,该国人便用舟船经两个月的航行,送到闽县(福州)登岸。县令丘铎文还前往探望,以酒招待”。这条史料的记载,有时间,有地点,有人物,有情节,十分详细,非常珍贵。说明八百多年前,福州人就驾船从甘棠港出发,到海外进行贸易活动。人们从当时那条船“载有数千斤檀香”来看,可以说明这条货船是从海外某国进行贸易后返回福州的,不幸在中途遇风浪而漂流。据宋代《诸番记》以及《福州通史》等文献记载,当时从海外输入福州的货物主要是香料。这种香料产自“真腊”(今柬埔寨)、越南、阿拉伯等国家,说明当时福州已能制造出载重量大、航行路程远的大型远洋轮船,并与海外多国进行贸易。
第1801期
(全文共1123字)
来源:福州日报社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