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文化交流历史 展大国外交风采

作者:中国纪录片网负责人、纪录中国理事会秘书长 张延利

近日,4K超高清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海上来客》,在广州广播电视台多个频道热播。本片分为《双重使命》《商都探秘》《风云变幻》三集,每集50分钟,由广州台纪录片中心李林导演团队历时三年打磨而成,以生动的视听语言,带观众走近蓝色海面之下的迷人故事,展现了三百年前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精彩历史。

纪录片以一位法国作家的发现之旅为线索缓缓铺开。影片开场,是一片蓝色的大海上,法国人方索在寻找过去的故事。镜头跟随着这位长期在广东生活的作家,带着探索国际交流历史的热情,辗转在中法两国多地,挖掘商船背后一个个鲜为人知的传奇。

随着话题的展开,观众会与主人公一同思考,为什么在广州的海上会有一座西式灯塔?灯塔指引过的商船曾在这里发生过怎样的故事?清代早期的安菲特利特号到底是一艘贡船,还是一艘商船?如果是一艘商船,为什么船长留下的日记里说他在广州享受到最高规格的接待?如果是一艘带有特殊使命的贡船,为什么船上还搭载着一批在欧洲享有盛誉的法国皇家科学院的科学家?《海上来客》借助探索者的视角,带领观众在旅程中感受发掘真实历史细节的悬念与乐趣。

时间追溯到公元1698年3月。在法国西南部的拉罗谢尔港口,一艘名为“安菲特利特号”的大型三桅帆船向中国出发。经过8个月的海上航行,安菲特利特号终于在1698年11月抵达了广州。

在本次航行中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的学者马若瑟写道:“进入珠江,我们就看到中国是什么样了。珠江两岸一望无际的水稻田,绿得像美丽的大草坪,无数纵横交叉的小水渠,把水田划分成一块块的。大小村庄星罗棋布,一股田园清新的气息。千姿百态的景物令人百看不厌,留恋忘返。”

不难发现,纪录片在讲述过程中,常常从作家方索“故事打捞者”的视角转变为马若瑟等安菲特利特号乘客“海上来客”的视角。从创作角度来看,借助历史材料能够增加叙事的真实性,更能够提升身临其境的观看体验。在此基础上,故事中又穿插了各种转折与冲突,不断激发观众的好奇心与观看兴趣。

在整个脉络中间,纪录片设置了适当的引导增加节奏感。当故事讲到商人贝老爷不得不留在广州,处理没来得及卖出去的法国商品时,纪录片有意抛出疑问——贝老爷的这次贸易会让公司股东们血本无归吗?法国国王所面临的财政危机会因此而加剧吗?钟表、珐琅器、呢绒等欧洲畅销商品,为什么在中国遭遇“水土不服”?而在故事走向趋于乐观的阶段,又提醒观众站在更长的时间线上思考历史的“破绽”——安菲特利特号的中国旅行,就像是一个完美故事的开头,为什么这艘传奇商船在两次航行中国后,突然销声匿迹?

如此,在整体清晰而详细的叙事之间,适时出现具有互动意义的提问,有效提升了观众在这场历史旅程中体会到的趣味性与参与感,成为纪录片《海上来客》的点睛之笔。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能够增加真实感的多元视角以及在叙事中提纲挈领式的提示引导,《海上来客》还选用了再现演绎的方式,生动重现了三百年前的场景。在遵循史实的基础上,加入表演、再现的形式,避免相对枯燥的说教方式,尽可能多地展现趣味性与故事性,从而在更大范围内吸引受众,引导观众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了解清代早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

1700年,返航的“安菲特利特号”抵达了法国圣路易港,船上带回的大量的中国商品,不仅给法国商人带来了巨大的利润,也使得中国文化在法国乃至整个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白晋等“国王的科学家”则留在了中国,克服重重阻碍,在传播西方科学文化的同时,也将中国的大量经典典籍传至欧洲。

可以看到,纪录片从首次航向广州的法国商船的故事切入,以历史眼光讲述中国与西方世界进行文化、经济、艺术交流的深刻含义,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使观众产生更加深刻的共鸣。

三百年前,中国敞开胸怀接纳了“安菲特利特号”,拉开了中法贸易的序幕,迎来了两国经济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更在整个欧洲掀起了一股百年不衰的“中国热”。如今,中国纪录片人与法国作家一同踏上探索之旅,以国际化的观察视角、纪实影像的艺术形式重温了那段珍贵的国际交流历史,最终,将纪录片《海上来客》作为一份联通古今的文化礼物,呈现在世界观众面前。(张延利)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