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故事绘】昔日红军医生 今天扶贫白衣天使

图片
延安于去年五月正式宣布摘掉了整体贫困帽子。然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并没有减少,反而一直增长。延安市卫健委主任郝建东说,这给政府的全面消除贫困以及于2020年底基本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延安市人民医院的儿科医生白冬琴医生对此也深有同感。目前,重病儿童只能在距延安约300公里的西安接受治疗。在负担大量时间和费用的同时,患者家属也承受着巨大的情感负担。
中国医科大学骨外科高级教授朱悦表示,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医院的初衷是诊治红军,而这些医院现在所肩负的责任是保障当地人民的健康。同时,朱悦教授也是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的副院长,他于2013年领导了第一批扶贫医疗队进驻延安。
来自延安市宝塔区刘湾家沟的刘凤鸣,现年83岁,他至今仍记得中国医科大学的医生治好了他的耳部感染。纵使时隔八十年,他却仍然记忆犹新。虽然治疗病患轻而易举,改善医疗服务水平却难如登天。延安市人民医院院长林广东回忆起2012年之前医院因缺乏优秀医师而环绕掣肘,身陷囹圄之中。
在离开延安近四年半后,朱悦仍然偶尔会梦见杨家岭和宝塔山的窑洞。作为辽宁省省会沈阳市中国医科大学骨科外科高级教授,现年51岁的他同时也肩负着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部门的领导职责,该部门每年开展近4500多台手术,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朱悦教授为陕西省西北偏远城市延安的患者提供了近18个月的医疗援助,以缓解当地病患贫困。
图片
延安当地农民为朱悦教授制作的剪纸
朱悦教授表示,在延安的时间是短暂的,但它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延安的工作不仅帮助当地提高了医疗水平,而且也帮助我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为了更有效地工作,朱悦教授从沈阳向延安发出了数种医疗仪器。事实证明,这一举动,极具前瞻性。因为仅到延安市四个月后,他就收治了一个非常罕见的病例。延川县的农民郝延刚因为脊柱弯曲无法直立。由于当地治疗水平有限和家境窘迫,郝先生从一家人的顶梁柱变为了家庭负担,这将郝延刚一家推向了了财务崩溃的危机边缘。朱悦教授及其同事为他制定了一系列的详细手术计划。手术极其成功,郝延刚得以再次站起来,整个家庭也因此被挽救于水火之中。郝延刚的妻子十分激动,感激之情难以言表,她送给朱悦教授一套手工制作的陕北传统剪纸,以示感谢。
朱悦教授说:“这套剪纸是延安人民对我工作的认可和赞赏。我会把它作为我最珍贵的礼物收藏起来。病人的信任和感激也大大增强了我来到延安扶贫的价值和信念。”
此外,朱悦教授还帮助培训了当地的医学专家,并在延安市人民医院建立了疼痛管理和康复科,从根本上改善了当地医疗服务的水平。延安市人民医院骨科还计划在他的指导下申请国家级重点部门。
延安市前市长梁洪宪说:“由朱悦教授领导的中国医科大学专家组通过培训当地医疗队伍,在帮助解决当地求医难的问题以及建立学术合作精神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朱悦教授因他在缓解该市医疗卫生贫困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于2017年3月被授予延安市荣誉市民称号。朱悦教授离开两年后,延安市人民医院于2017年成功晋升为三级甲等医院。2019年5月7日,陕西省政府宣布,延安市在消除贫困方面取得了圆满成功。
时至今日,朱悦教授仍然为他的延安朋友们提供指导,并继续帮助那里的骨科部门。他的医生朋友也把当地的小米和红枣作为节日礼物邮寄给他。“作为高级学者,医生必须承担起展现个人价值观的责任。我返回延安去支持当地的医疗卫生事业,让我我和我的团队再一次接受了爱国主义和专业教育。
朱悦教授说:“回到中国革命的起点,使我保留住对于我初衷的那一份本真。这次经验带来的无价之宝将始终伴随我,度过余生。”
图片
2013年11月,中国医科大学骨外科教授朱悦(中)同陕西延安市人民医院的医生小组共同进行脊柱手术。
图片
2014年8月,朱悦教授(右)和中国医科大学同事在延安八一养老院为八路军老兵提供免费医疗咨询
图片
2014年3月,中国医科大学专家在延安宝塔区林镇镇卫生院提供免费医疗咨询
(编辑 许聃)
进入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