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两千公里 心系玉树教育

三尺讲台三寸舌,育万千桃李;一支粉笔一腔血,做一世园丁。永不停歇的脚步来自责任,无尽奉献的情怀源于心底大爱。

10月15日上午,走进位于海东市乐都区的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玉树(海东)分校,校园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副校长办公室里,马朝辉正在认真批改授课班级的数学作业。

问起马朝辉从教生涯中最幸福的时刻,他说:“是来自学生的关怀,每次在食堂就餐时都会有学生拿自己打的饭给我吃,还会嘱咐一句,‘老师你多吃点,吃这么点哪里够,我这么小吃的都比你多呢!’”马朝辉笑得眯起了眼。

说起马朝辉与玉树的缘分,还要追溯到十年前。

“新校园,会有的!新家园,会有的!”玉树地震发生后,2010年6月,七省市紧急响应党和政府号召,异地安置、转移玉树地震灾区学生就读。天津市耀华中学接受了500多名灾区学生转移安置就学工作。时任耀华中学副校长的马朝辉主动请缨,担当起了玉树孩子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在玉树学生们到来之前的暑假,马朝辉没有休息过一天,他和老师们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各项准备工作中。了解青海玉树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准备生活用品、学习特色教育教学方法……等孩子们到校,一切都准备得妥妥当当。新的学期,为了方便工作,马朝辉干脆搬到了学校,与学生们同吃同住同学习,以身示范,高标准、严要求,全方位培养学生们的行为规范、学习能力。

从2010年9月到次年12月,与玉树学生朝夕相处的一年多时间里,马朝辉如父如母、亦师亦友,照顾着千里迢迢背井离乡的孩子们。对学生的爱如同一颗种子,深深埋在了玉树孩子们的心中,这些学生直到工作后还亲切地称呼他“阿爸”。

这段教育经历,让相隔两千多公里的教育人走到了一起。2018年9月1日,新建的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玉树(海东)分校开学了。在老师们当中,有一个熟悉的身影——来自天津的马朝辉。

马朝辉 左一

新学校在全国招聘管理者之际,一双双玉树学生清澈而求知的双眸再次出现在马朝辉的眼前。在短暂的思考之后,马朝辉毅然辞去了在天津的工作,离开生活、工作了四十年的故乡,将在天津教育教学的优秀工作经验带到了青海。

每当问起马朝辉放弃优越的条件来青海工作的感受,他还是以朴实的话语回答:来青海的初心是一份对玉树孩子们的思念,一份让玉树孩子们获得更好教育的爱心,一份担当民族教育的责任。

作者:实习生 郭雅 稿件来源:青海羚网 声明:以上内容版权为《青海日报》所属媒体平台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