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从全面普及到优质均衡,从“一个都不能少”到“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十三五”以来,我市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持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在着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让适龄儿童和青少年“有学上”的同时,力求让每个孩子“上好学”,向着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目标大步迈进。
落实立德树人宗旨 素质教育不断深化
在新中国成立71周年之际,我市中小学校根据自己学校实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庆中秋 迎国庆”主题活动:群力教育集团举办“两校一园”秋季运动会加强学生体育锻炼,民生小学师生艺术展演精彩亮相,联丰教育集团华夏智慧校区开展“节日课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这是全市教育牢牢把握立德树人主线、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一个生动缩影。
五年来,市教育局瞄准“以人为本、以德为先、面向人人、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持续发力,通过深化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和协同育人,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学生们听党话、跟党走。各学校实施学校体育固本行动,我市23所学校被评为全国阳光体育先进学校,7所学校被评为辽宁省体育、艺术“2+1”示范校,70所学校被评为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无论走进我市哪所学校,随意叫上一名学生都能唱几首爱国主义经典曲目,学校的音乐、美术等课程开足开全,注重增强美育熏陶,让每位学生学会1至2项艺术技能。各校还加强劳动教育,优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构,并鼓励家长给孩子安排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持续推进教育公平
在平山区桥头镇中心校,新建的各类专用教室成了孩子们平日最喜欢的乐园,教室的使用率和开课率达到了100%。一名学生告诉记者,“我们学校新建了水洗厕所,重新粉刷了教学楼,每次去新的教室上课,我都能自己动手操作那些设备。”校长祝旭龙一直希望学生们能享受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如今他的梦想逐步实现。
五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支矛盾越发突出的情况下,优先保障教育支出、改善办学条件。全市致力于学前教育普惠性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通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和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把重点放在了狠抓城镇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工作上,持续加大县域内义务教育统筹发展,加大普通高中和中职院校基础能力建设力度,“十三五”规划发展目标基本实现,教育发展整体水平迈上新台阶。
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期间,我市新建或改扩建校舍16所,维修改造学校或幼儿园52万平方米、学校操场27.2万平方米,改造和完善专用室1698个,建设录播教室33个,更新计算机11302台,升级改造所有学校监控系统,统一粉刷所有学校内外墙,百余所学校办学环境发生历史巨变。2018年,全市所有县区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全部通过国家评估验收,位居全省前列。
为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市教育局还逐步推进集团化办学工作,现已组建7个教育集团,整合了16所学校,让集团各分校的教育质量更高、规模更大、特色更强。
把师德建设作为第一标准 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质增效
一名工作二十多年的乡村教师晒出了自己的工资条,“我2015年每月工资拿到手4000多块,到了今年就有5000元……”她感慨,这些年教师待遇一年一个台阶,越来越有奔头。
这得益于我市为乡村教师送出的一连串的“大礼包”:落实农村教师差别化补助政策,建立人员动态信息库,实名发放、动态管理,形成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待遇就越高的激励机制。“十三五”以来,我市教师队伍建设进入全面提质增效的新阶段,努力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市教育局把师德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标准,深入开展以培育“四有”教师为主题的师德师风宣传培训专题活动,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建立健全教师培训长效机制,采取远程培训、集中面授、校本研修等多种途径,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分层、分类、分岗培训,全面提高广大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水平。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制定出台相关文件,实行教师“无校籍管理”,使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建立起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教师交流轮岗模式。一系列政策举措健全了教师队伍建设体系,增强了保障机制,使得教师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
本报记者 车晓丹
详见10月20日《本溪日报》一、二版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