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疯狂的军备扩张后,希特勒相信了自己的实力,他铤而走险了

著:罗伯特•福尔奇克
译:姚军
图片
兴登堡总统于1934年8月去世后,希特勒控制了德国,开始实施重整军备计划。最初,希特勒试图避免与英法公开对抗,因此重整军备措施是隐蔽的,他尤其希望在新坦克和飞机批量装备之前掩人耳目。
1935年10月,希特勒决定撕下伪装,宣布组建3个装甲师,共包含12个装甲营。不过,希特勒希望建立这些明显以攻击为导向的部队,能威慑和恐吓仍然只拥有第1 轻机械化师的法国。和英法一样,希特勒也想诱使敌人认为德国在军事上非常强大,难以对抗。
与英法不同的是,在希特勒批准在国内生产秘密开发多年的武器后,德国人就在开发机动防空能力上投入了很大的努力。莱茵金属公司于1934 年在杜塞尔多夫批量生产Flak 30 高射炮。由于20 毫米口径的Flak 30 价格低廉, 很容易大规模生产,国防军各兵种都得到了这种武器。88 毫米口径的Flak 18 也进入批量生产,为军队提供了一种出色的中型高射炮。
虽然希特勒为国防开支开闸,但由于开发新武器一直存在许多技术问题,德国工业界大量建造这些武器的能力也有限,1934—1935 年德国军备重整工作的进展仍很缓慢。1935年底,国防军的官僚机构开始修补希特勒的重整军备计划。
就这样,希特勒无视经济代价,在英法能做出反应之前全力推进其重整军备计划。1936 年8 月,他亲自草拟了“四年计划”,该计划称,“我们的军事发展范围多大、步骤多快,都不为过……”。从此,希特勒着手追求军事霸权,以推动德国在欧洲的复仇进程。
希特勒推动国防军扩张,达到了德国资源承载力的极限。消除了国内的政治反对派后,他的重整军备计划在德国大受欢迎,因为这些计划有助于减少失业人数,唯一的制约因素就是可用于购买铜、锰和橡胶等关键资源的外汇有限。尽管如此,仅仅六年,希特勒就打造了一支强大的军队,为短暂而猛烈的战役做好了准备。德国军事扩张如此迅猛,出乎所有人的意料,1938 年9 月的慕尼黑危机时,原本只有10 个师的德国陆军已经扩大了7 倍,人数达到了75 万(45 个师)。
图片
希特勒还批准建立武装党卫军,这支部队最终在物资和人员上都可与陆军匹敌。以1933 年只有连级规模的党卫队“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LSSAH) 为基础,武装党卫军于1936 年开始组建更大的团级单位——党卫队旗队(“德意志”“日耳曼尼亚”),随后是1938 年的党卫队“元首”旗队。党卫队帝国领袖海因里希·希姆莱要求为其部队提供最好的装备,因此这些部队全部都实现了摩托化,而且至少拥有反坦克武器和炮兵。到1938年,武装党卫军部队已相当于1个摩托化加强步兵师了,战争爆发后又组建了党卫军“骷髅”师。组建两个武装党卫军摩托化师,也就意味着德国陆军减少了2个摩托化步兵师。
虽然1935年组建了首批的3 个装甲师,但德国陆军直到1938 年才得到装上火炮的中型坦克——首批预制型的三号坦克和四号坦克开始服役。
其他重要的陆军装备项目(火炮、反坦克炮和轻型武器),大部分到1938 年都实现了批量生产,至少可以为现役部队提供充足的数量。影响战备最严重的缺陷是生产新武器所需的钢铁和制造弹药所需的铜不足。德国于1937 年2 月被迫开始定量供应钢铁,陆军的项目只得到了实现希特勒重整军备计划所需钢铁的72%。1938 年初,德国外汇储备已经消耗殆尽,无法进一步采购国外原材料。然而,奥地利的加入暂时缓解了这种局面,因为德国可以挪用奥地利的外汇储备,作为最后的疯狂对外采购的资金。到1939 年,德国积累了足够7 个月生产的铜和18 个月生产的锰,但其他原材料的库存只够6~10 个月的生产。希特勒希望通过在国内生产合成油和合成橡胶,实现经济自给,但在1942 年前,这些计划都无法完全替代进口。
除了资源短缺造成的困窘局面,希特勒还带来了更多的麻烦。1938年5月,他决定加速修筑“西墙”工事,这项工作在1936年德军重占莱茵兰后就已经开始了。西墙防御工事需要大量资源,特别是钢铁——也是制造弹药和坦克的必需物资。但是,希特勒越来越担心国防军没有为双线作战做好准备,希望有一些保险措施,以便在德国全神贯注地与东线的捷克斯洛伐克或者波兰作战时,对抗英法可能采取的军事行动。将资源转移到西墙项目,投入机动部队的资源数量就会减少,这正如马奇诺防线对法国陆军的影响。希勒特带来的第二个麻烦是决定给德国海军更大的优先权,而在重整军备的早期阶段,该军种相对被忽视。最初,希特勒希望避免重蹈原德意志帝国因建设大型水面舰队而激怒英国的覆辙,但全面战争的可能性增大后,他改变了心意。1938年底,德国海军开始建造首艘航空母舰,1939年3月,希特勒批准了“Z-计划”,该计划设想打造一支能与英国皇家海军面对面交锋的舰队。更多的钢铁和熟练工人被转移到新战舰的建造,而非陆军或者空军设备的生产上。如果希特勒认真地考虑了国防军对全面战争的准备,就应该确保装甲师配备合适的中型坦克、履带式支援车辆和机动炮兵,而不是用各式各样的车辆填补缺口。
就在陆军各师苦于作战准备时,德国空军却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在扩张。尤其是Bf-109战斗机迅速开始成批生产,在1936—1938年就制造了超过1000架。虽然早期型号有显著缺陷,但到1938年底,做了很大改进的Bf-109E投产,每月有大约110架下线。Bf-109远优于所有法国战斗机,真正能与之对抗的盟国战斗机只有英国的“喷火”,而该型战机在数量上也较少。不过,需要注意的是,Bf-109的意图是攻势防空——肃清敌方空域——而不是保卫德国空域。戈林根据攻击任务构建德国空军,但也允许实施了多个防御性项目,例如“轰炸机杀手”Bf-110 和“弗雷娅”早期预警雷达。此外,德国空军建立了规模很大的防空部队,可以灵活地保卫德国城市,或者与野战军协同行动。
一旦Bf-109确保了局部空中优势,德国中型轰炸机就可对敌方机场、铁路场站和预备队集合点等关键目标实施纵深攻击。戈林保证,他将拥有一支双发轰炸机部队,主要以He-111H 和Do-17Z 为基础。这两种飞机的设计算不上优秀,但也还不错,到1938 年已经可以批量生产了。德国空军未来的主力将是Ju-88 轰炸机,该型号到1939 年中期才刚刚投产。与法国不同,德国空军没有忽视近距支援任务,Ju-87B 俯冲轰炸机的推出是重大的进展。虽然Ju-87 本身设计并不特别引人注目,但接收该型飞机的单位只有一个真正的职能——支援陆军先锋部队。德国空军并不关注战略轰炸任务,也没有过多地考虑空防,而是将重点放在攻击作战,以及最适合支援多兵种联合作战的战术能力上。
图片
德国空军不仅得到了大量优质飞机,还于1936—1939 年得到机会,在西班牙的实战条件下测试其飞机和飞行员。“秃鹰军团”于1936年8 月抵达西班牙,最初他们使用He-51 双翼战斗机和Ju-52 轰炸机/ 运输机支援西班牙国民军,但在苏联向西班牙共和军提供现代化战机后,德国空军决定派出最好的战机。第88 战斗机联队(JG 88)于1937年3 月接收了Bf-109B 战斗机,飞行员们很快就在对抗苏联及共和军飞行员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战绩。西班牙内战中,26 名“秃鹰军团”飞行员获得了“王牌”称号,其中包括维尔纳·莫尔德斯(Werner Mölders)中尉和京特·吕佐夫(Günther Lützow)中尉。这些王牌飞行员回到德国后提出了“四指编队”(Vierfingerschwarm)的方法,帮助改进了德国的战斗机战术。
德国轰炸机和Ju-87“斯图卡”也在西班牙内战中改善了战术。在1937 年4 月进行的一场令人难忘的战斗中,“秃鹰军团”对毕尔巴鄂附近的共和军阵地实施大规模攻击,两分钟内投下了60 吨炸弹,瓦解了敌军的抵抗。在1939—1940 年的波兰和西线,德国空军就重复使用了这种先实施空中扫荡、然后最大限度出动轰炸机支援地面攻势的战术。对西班牙的干预作战证明了德国空军飞机、飞行员和战术的效能。
到1939 年初,希特勒拥有了一支数量优于英法且经历过战斗考验的空军,他的陆军也能够发动大规模攻势。由于物资短缺造成的延迟,德国国防军至少要到1941 年才能全部投入战斗。然而,我们能够看出,希特勒为何急于恶化与波兰的关系——此举的目标是,在英法的重整军备计划弥补其力量不足之前,消灭法国在东欧的最后一个盟友。虽然希特勒开始对波兰采取侵略行动时并不想寻求一场欧洲大战,但当他相信了自己的实力后,他愿意铤而走险了。
本文摘自《红色方案:法国的崩溃》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