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购并举 厦门推动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去年7月,厦门市在22个一、二线城市中脱颖而出,入选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工作示范城市。

试点一年多以来,厦门市对照考核指标,统筹房源供给、市场需求、城市发展等因素,持续推动试点工作,成效显著,在日前住建部、财政部组织的综合考评中取得了95分的较好成绩。

10月12日,厦门市住房局联合财政局出台了《中央财政支持厦门市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专项资金申领、审核操作细则》,推动住房租赁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培育市场:构建多元市场主体格局

泉州人释儿文去年大学毕业后,来到厦门工作。“我选择的是软件园2期附近的‘CCB建融家园·望海公寓’,一室一厅,家具家电一应俱全,直接拎包入住,在这里生活,舒心、安心。”她表示。

望海公寓是建行旗下建信住房服务(厦门)有限责任公司推出的项目,目前该公司已先后推出5个租赁住房项目,共计提供房源1400多间,这些项目分布在岛内外,户型不一、价格高中低各个层次都有,可以很好地满足刚刚毕业走上社会的大学生群体需求。

事实上,去年成为试点城市以来,厦门市充分发挥先发优势,积极培育市场主体,通过出台鼓励政策、加大财税支持力度等措施,推动租赁企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以万科、建信住房等为代表的外地、本土知名房企纷纷布局抢滩进驻,全市住房租赁企业总量持续保持增长。厦门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副局长陈江生表示,截至目前,机构化住房租赁机构数量从试点初期不到10家增加至45家,其中规模化租赁机构增至13家;同时,鼓励关联行业机构积极参与、推动传统二房东转型升级,业已构建起了高中低并举、大中小兼备的多元市场主体格局。

增加房源:拓展租赁房源供给渠道

怎么从供给层面加大对住房租赁市场的扶持,从去年开始,厦门市注重从源头抓起,加大租赁住房用地供应,多渠道、多层次拓宽租赁房源,最大程度地满足旺盛的市场需求。

按照新建一批、盘活一批、征集一批的方式,厦门已基本形成通过出让国有租赁住房建设用地,推进集体发展用地建设租赁住房,加大园区配套建设等做法,盘活存量公租房、安置房、个人闲置住宅等存量房源,推动商办、SOHO改为租赁住房等多重渠道,进一步增加租赁房源的有效供给。

记者了解到,经初步审核,厦门市预计可纳入奖补项目43个,房源约3.2万套(间)。

根据此次出台的“操作细则”,只要符合条件,新建项目给予建安成本补贴,利用农村集体预留发展用地建设租赁住房的,每平方米再增加300元的建安成本补贴。此外,改建或盘活项目也将按一定标准给予补贴,运营项目在达到1000套(间)或总建筑面积(含公摊)达到3万平方米的基础上,试点期间出租并在市住房租赁交易服务系统备案的,每新增1套(间)给予不高于600元的运营补贴,每家企业补贴累计总额上限为300万元。

陈江生表示,根据“操作细则”,补贴对象涵盖面广,补贴标准精准实施,覆盖范围广泛。申领主体为在厦门市从事住房租赁行业的合法企业。

科技赋能:强化服务监管平台建设

租赁住房多了,如何加强监管?

记者了解到,在已上线两年的厦门市住房租赁交易服务系统(一期)的基础上,厦门市在现有线上房源发布、签约备案、评价投诉、金融服务等住房租赁全生命周期业务功能基础上,新增租赁企业、经纪机构备案,从业人员实名制管理,租赁市场监测,奖补项目全流程监管、风险提示预警等模块,逐步实现住房租赁市场全过程监管,服务事项已实现“掌上办理、不见面办理”。

市住房局住房租赁交易服务处负责人王云招说,系统实现了三个“真”,首先是身份认定,也就是确保“真人”,通过引入“i厦门”惠民平台、蚂蚁金服、微信等多个平台的实名认证系统,最大程度确保用户个人信息的真实性;其次是确保“真房”,通过将发布房源与房产部门的产权信息、民政部门的门牌地址信息、公安部门的基础数据信息及中介协会已验真的房源信息进行比对核验,“线上+线下,数据+人工”,确保房源真实;最后是规避假中介,实现“真委托”,通过接入中介行业协会平台,所有中介机构及从业人员资质一目了然。

截至9月底,厦门市住房租赁系统已累计访问313.94万次,发布房源35.72万套(间), 备案租赁合同4.33万份,真正为住房租赁市场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