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艺术市场:从“古玩”到全能“新星”

往届艺术厦门博览会 施辰静 摄(资料图片)

9月在艺术厦门美术馆举行的达利全球巡展厦门站现场 (资料图片)

往届艺术厦门博览会 施辰静 摄(资料图片)

及至入秋,2020年的艺术品“春拍”才姗姗来迟,其中也包括9月底在厦门举行的“保利厦门2020春拍”,在经历疫情的大考之后,此次拍卖会专场数量之多和领域划分之细,让厦门再次引发业界关注。

事实上,即便在疫情阴影笼罩的时候,厦门众多艺术品机构也纷纷推出直播“带画”等线上销售手段,积极抵抗不利因素。“种种迹象说明,厦门艺术品市场并未因疫情而降低专业度和门槛,反而变得更加成熟。”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很多人对厦门艺术市场的印象,还停留在全国排名前列的古玩市场上。事实上,坐拥“高素质、高颜值”美名的厦门,艺术品交易市场体系正臻于规范、成熟,尤其是近年来,艺术创作者、交易机构、美术馆、藏家乃至拍卖行、资本等要素渐趋完备,一个骨肉均匀、天生丽质的艺术市场新星正展现在世人面前。

成长:“签约画家”开启新路

从厦门宾馆苍翠的林荫中寻路而入、逐级而下,就可以看到一方宛如世外桃源般的建筑和院落。这座闹中取静的传世艺宫美术馆,近年来,正在全国艺术界中散发出越来越强大的影响力。

传世艺宫不仅拥有健全美术馆资质,是中国美协为数不多的几家创作中心之一,旗下还云集了多名享誉国内外的签约画家。作为一家民办民营、创办至今仅11年的艺术机构,传世艺宫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可以管窥厦门艺术品市场高歌猛进的增长势头。

传世艺宫创始人、馆长陈振早年在厦门一家国企负责进出口业务,但他的业余兴趣,却是传统书画等艺术品的收藏、品鉴。最开始,他张罗了一处可以品评书画、沏茶论道的艺术空间,发现身边同好越来越多之后,他索性辞职投身“艺海”,创办传世艺宫美术馆。

从个人收藏到开设专业展馆,其间跨度不可谓不大。传世艺宫创办之初,陈振投入不菲,回报却寥寥,这一情况的改变,始于他开始走出馆门,主动拥抱艺术品市场的脉动。

十年前的厦门,“签约画家”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词汇,传统书画领域更是罕见,画家大多都是处于自画自卖的生存状态。陈振是最早做出改变的人之一。

“大概在2011年,我参加了一场全省青年艺术家的联展,当时就看中了一幅工笔画,找到画家汤琳南并达成初步意向后,没到一个月就跟他签订了正式合同。”陈振回忆,那时厦门几乎还没有一家签约画家的艺术机构,这种模式能否成功,他心里也没有底,“但如果不跨出这一步,永远就没有未来”。

如果只是点对点的交换,就不会有“市场”这个概念。有了艺术品机构桥接画家、买家和藏家,市场最初的形态才开始形成。无论陈振有意还是无心,厦门的艺术品交易市场从此迈出走向成熟的步伐。

传世艺宫较早签约的几名画家,当时大多是艺术领域崭露头角的新人。有了稳定关系后,艺术机构的资源、平台、影响力也会源源不断地输送给艺术家,实现共荣共生。

中国美协会员、青年油画家张及时,最初只是厦门乌石浦油画村的一名商品画画工。2013年,他开始尝试转型原创,作品也获得陈振的赏识,成为传世艺宫旗下的签约画家。

张及时表示,自己此前虽有十几年的商品画经验,但审美观和对艺术的理解在签约后的一年多里有了质的飞跃,作品水准也立即上了几个台阶。在顶级艺术家的“点化”之下,极具禀赋的他通过一年时间就拿到了中国美协的“入场券”。

壮大:共建艺术生态系统

继传世艺宫“首吃螃蟹”之后,厦门开始有越来越多的画廊等机构开始引入签约画家的模式。但仅有一级市场,离成熟的艺术品交易体系仍然远远不够。

陈振的志趣也不仅是操办一家能够盈利的艺术品机构。“现在每年坚持年检、具备民办非企业资质的美术馆,全厦门也不超过10家。”陈振表示,美术馆对公益文化功能、活动质量和密度等都有严格要求,但同时也具备举办高规格文化活动的资格和能力。2012年,传世艺宫成功取得中国美术家协会福建创作中心的资质,在艺术机构中的地位更上一层楼,也撑起厦门传统书画艺术的标高。

更多领域的嬗变也正在发生。

2015年,首届艺术厦门博览会举行,吸引了全国艺术界的广泛关注。此后,每届艺博会都会邀请亚洲知名品牌拍卖行、画廊和艺术家来到厦门,为艺术家与本土藏家创建无障碍交流通道,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多届,并在2019年首次分为“当代艺术”和“经典艺术”双展举办,更凸显展会专业性。

“艺术厦门博览会对标的是香港巴塞尔和台北艺术博览会。”艺术厦门艺术总监滕丽介绍说,“艺术的繁荣一定首先是艺术市场、艺术交易的繁荣。”在她看来,福建、厦门出现过不少优秀的艺术家、思潮、流派,但都没有落地生根,形成稳定的传承,这与本地缺乏发达完善的艺术品市场体系有很大关系。

但这早已是过去时。

前来参加2019年艺博会时,北京艾米李画廊创始人李颖对厦门艺术市场展现的专业度表示肯定。在她看来,艺术家理论上不应直接触碰消费市场,而应该只专注于创作;画廊等机构则负责对接、拓展市场,提供后续服务和保障,而厦门艺术市场已经完成了这个阶段。

“第三届艺博会上,我们就提出共建城市艺术生态系统。”滕丽表示,艺术厦门与本地艺术机构建立了良性共生关系。艺博会的创办,除了为厦门本地艺术机构和从业者打开了与一线画廊、拍卖行、艺术家交流的窗口,大大刺激了厦门艺术品市场的成长,不仅拍卖机构纷纷进驻,艺术品保税共享平台等各类配套服务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且,厦门在全省乃至全国艺术市场中的重要性也明显提升。据滕丽介绍,艺术厦门不仅与陈文令等一线艺术家建立合作,在今年疫情期间还通过线上售出周春芽的一幅重要作品。

升级:培育成熟藏家群体

有了成熟、规范的一级市场,有了数据飘红的拍卖行,有了桥接世界的艺博会,但众多业内人士都认为,厦门距离打造完整艺术品市场生态仍缺少重要一环,就是成熟的本土藏家群体。

中国台湾画廊协会会长钟经新此前在参加艺博会时表示,台湾艺术品市场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拥有专业、成熟的藏家群体。

作为艺术品消费市场的金字塔尖,藏家群体必然要经历一个培训、学习、成长的阶段,每个藏家都需要深入了解藏品作者的经历、风格、流派,并不断修正自己的收藏体系。这一阶段也是本土藏家必须经历和完成的。

“在传统艺术方面,书画是门槛最高、内容最广的。”陈振表示,厦门虽然沉淀了很多古玩藏家、专家,但是在传统书画领域,仍然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

为了提升藏家对艺术的理解,早在2012年,传世艺宫就创办“传世书画社”,近年来又进一步升级为“不惑学堂”,主要内容就是邀请名家开设书法、国画、油画以及国学、养生等课程。而今,传世艺宫已经积累了一批对艺术有独到理解的高端藏家。

艺术厦门也成立了藏家俱乐部。“藏家俱乐部是我们规划多年,筹备最谨慎的一个项目。”滕丽表示,通过多年积累的经验和资源,艺术厦门可以帮助藏家介绍、寻找艺术家和作品,提高会员收藏能力和鉴赏水平,提供量身定制的咨询服务。

但滕丽仍然认为,藏家群体成长是一个长期过程,服务藏家也是一项非常专业的工作,需要更多的人才、资源和经验。“台北艺术博览会举办20多年,才培育形成一个稳定的藏家群体。我相信在厦门不断完善的艺术市场生态作用下,一定会培育孵化出一批能够接轨世界的资深藏家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