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温室”里的扶贫产业亟待正视

真扶贫、扶真贫,关键要有产业。立足地方实际,培育适合的产业,依托产业形成自身造血功能,有利于形成扶贫的长效机制,也有利于巩固扶贫成果。

近年来,对培育扶贫产业,各地认识不可谓不到位,用力不可谓不足,扶贫产业已然是各地扶贫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在笔者走过的西部很多贫困地区,扶贫产业方兴未艾,总体形势一片大好。

比如,宁夏回族自治区西海固地区素有养牛的传统,近年来,在政府的引领和帮扶下,当地创新养牛资金扶持模式,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养殖业规模越做越大,效益越来越好,很多贫困群众投身肉牛养殖,养殖产业成为扶贫支柱产业;而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当地下大力气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后,城乡环境明显改善,依托优美的自然风光,该州近年来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带动一大批农村劳动力投身旅游产业,增收有了新渠道,群众的获得感明显提升;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遍布贫困山区的扶贫车间则是另一种产业扶贫,这些扶贫车间大都由帮扶企业建设,并将农民能胜任的生产线放在扶贫车间,当地农民就近在扶贫车间工作,根据企业下达订单开展生产,因为不牵扯产品材料和销售,扶贫车间旱涝保收,也是比较成熟的产业扶贫模式。

较之上述已经完全面向市场,有深厚群众基础的扶贫产业,在笔者走过的一些地方,也有一些躺在“温室”里的扶贫产业,发展前景并不乐观。

如在一些西北农村,出产一些土特产产品,经年来借助扶贫政策的东风,大力发展土特产业。若提高产品品质、强化品牌塑造、积极开拓市场,土特产品其实大有可为。可在实际中,往往存在品质提升着力不够,品牌打造意识不强,销售更多依靠帮扶单位挑大梁的情况。这种深藏在“温室”中,经不起市场检验的扶贫产业不是个案,在一些地方确有广泛存在。

现有帮扶机制下,一个村子往往有数家帮扶单位,一个县市还会有东部省区的对口帮扶县市,如此一来,依托帮扶单位,短期内靠行政动员能力,也能消化相当部分的农特产品,一时销路不愁,收益确有保障。在笔者到访过的一家开发地方手工艺产品的扶贫车间,由帮扶企业根据地方需要建设了剪纸、刺绣等手工艺扶贫车间,当地群众就近在车间工作,可由于传统手工艺产品本身市场有限,加上产品开发力度不足,市场需求不旺,产品销售不力。为了切实发挥帮扶职能,扶贫车间所产的手工艺品都由帮扶企业收购,作为企业礼品或活动奖品使用,通过这种办法,短期解决了扶贫车间产品销售的燃眉之急。

既然是产业,就要接受市场的检验,也只有经过市场检验的产业,才能行稳致远,切实发挥产业的扶贫效果。可实际的情况是,部分扶贫产业并没有完全进入市场,或者进入市场不力后,又回到了等靠要的老路,依靠政府行政行为或对口帮扶的特殊机制维持基本运转。如此产业,一旦离开了特殊的保护,肯定不能走远,特定机制下产生的扶贫成果都会大打折扣。

如此看来,相比那些在各方帮扶下,完全推向市场,经历市场大风大浪而顽强生存下来的扶贫产业,很多地方存在的“温室”里的扶贫产业的确需要重新去审视和评估。随着全面小康的建成,若帮扶机制有所变化,帮扶力量有所收缩,这些和市场隔了一层的扶贫产业何去何从,恐怕不单是经济问题,处理不好,还会产生社会问题。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