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捞针 历史上的滇金丝猴调查

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一角。滇金丝猴的模式标本于1897年采于云南德钦阿墩子,现就收藏在法国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内
1894年12月8日,西南山地崎岖山道上行走着一个孤独的法国传教士。
这次中国西南山地中艰难的传教,将他和一个珍稀物种的发现联系在一起。滇金丝猴被人类正式命名和科学记载的一百多年历史也由此开启。
孤独的传教士名叫苏列(Jean-Andre Soulie)。他一边传教,一边组织动物采集队搜罗新的野生动物标本。
法国的动物采集队曾来到云南德钦白马雪山狩猎,他们期待发现新的物种……
在云南省德钦县最南端的茨古村,现燕门乡巴东村茨古小组,受巴黎外国传教使团康定教区的主教比埃特 (Monseigneur Félix Biet) 所托,苏列(Jean-Andre Soulie)雇请的采集人员先后捕获到7只西方科学家们从未见过的高山野生动物。1897年,他将标本不远万里送往巴黎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
同年,法国动物学家爱德华 (Alphonse Milne-Edwards)首次科学地描述了这种神奇动物的基本特征,命名Rhinopithecus bieti Milne-Edwards,并取名为“雪猴”(The Monkey of Snows)。
这个神奇的物种就是后来中国特有的国家 I 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滇金丝猴。
西南山地群山浩渺,多处与世隔绝,此后半个多世纪,再也没有滇金丝猴的一丝消息。很多人都认为它已经灭绝。直到1960年,中国动物学家彭鸿绶教授在德钦意外发现8张滇金丝猴毛皮。
彭鸿绶教授通过与当地少数民族接触,发现这里的人们对滇金丝猴并不陌生。他们把滇金丝猴叫做“大青猴”“白猴”或“花猴”,是他们狩猎获取皮毛的重要对象。
有皮毛交易,就证明还有滇金丝猴的存在!
这个发现令科学界激动不已。此后,数不清的科学家克服山高路远、高原缺氧等诸多致命的困难,前赴后继,在茫茫无际的大山里为滇金丝猴研究科考贡献青春,有的人甚至为此牺牲了生命。
彭鸿绶教授也在1981年对横断山脉的考察中不幸去世。
改革开放后,滇金丝猴的调查大有进展。
1979年10~11月,中国科学院组织横断山脉综合考察,科学家们在甲午雪山采到4只滇金丝猴标本,并首次观察到野外活动的23只个体。
“观察到大个体的雄猴蓑衣一样的黑色长身毛、臀部明显的白毛和尾部蓬松的长毛……”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对活体滇金丝猴的描述。这标志着滇金丝猴活体重新被发现,距离彭鸿绶发现滇金丝猴皮毛又过了整整19年。
对滇金丝猴的追踪监测犹如大海捞针。滇金丝猴生活区域历史上人烟极为稀少,加上山高林密,其行踪一直鲜为人知。从1894年法国传教士苏列捕获滇金丝猴标本开始,120多年来,无数科学家远赴横断山区展开野外调研监测
此后我国开始了有序地对滇金丝猴分布的研究。
1981年4~7月,德钦羊拉乡和奔子栏之间林区10多地点,科学家观察到多个野生20-100只以上种群。
1983年第一个滇金丝猴保护区——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从而拉开了这一珍稀濒危物种的国家保护序幕。
1985年,昆明动物研究所白寿昌等科学家和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在白马雪山的德钦和维西之间发现了6个种群。
1985~1986年,在德钦县、维西县、玉龙县和兰坪县发现了11个种群、886只个体。
1987~1995年间,昆明动物所的龙勇诚,保护区的钟泰、肖林等人进行了更大范围的区域调查,北至西藏自治区芒康县的小昌都,南至云南省云龙县的龙马山,发现了20个种群;在1996年又确认了滇金丝猴20个群中的13个群,总数量在1,000~1,500只之间。
西南林业大学的崔亮伟教授告诉记者:历史上最近期的全境性监测考察是1999~2002年从西藏的芒康到云岭保护区龙马山的种群监测。这次监测记录了13个猴群、数量在1,200~1,700只,其中包括首次发现的维西县响古箐种群、攀天阁种群、格化箐种群、白济讯种群等4个新种群。
监测考察结论是:滇金丝猴种群总体数量下降32%,以前发现的种群中,有4个种群数量下降,5个种群消失。趋势很不乐观。
此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在2002~2005年间对芒康滇金丝猴自然保护区的6个点进行调查,新发现了火拉村执那种群,并且确认了小昌都、米拉卡2个种群的存在,3个种群的310只个体分布在971平方公里的针阔叶混交林中。
2004年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维西分局成立,对境内的7个种群进行了全面调查,除确认4个种群外,发现了石门关新种群,还重新确认了1996年被认为消失的归龙和施坝2个种群。
另外一个对响古箐种群10年变迁的跟踪研究显示,1998~2007年间,在34平方公里范围内,这里的猴群从160只增加到了450只。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2013~2016年对白马雪山保护区、红拉山雪山保护区和天池保护区的种群做了调查和估计:由于各项保护措施的落实,滇金丝猴从1994年少于20群2,000只,增加到2016年发现3,000只。以1979-2002年为时间节点,把历史上调查过的分布点的18个种群2,298只个体设为基线,2004-2009年期间滇金丝猴为15个种群2,632只。本次监测有发现滇金丝猴的种群数也增加了,个体数量增长到3,000只以上,滇金丝猴栖息地面积超过2,000平方公里。
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滇金丝猴开始逐渐进入公众视野,保护也逐渐上升到国家层面。
199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在云南昆明举行,滇金丝猴被选为这届博览会的吉祥物。雪山精灵的知名度急速上升。
2001年~2010年第一阶段国家重点实施15个野生动植物拯救工程。滇金丝猴被政府列入十五个野生动植物拯救工程之中。
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是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重大工程,也是一个面向未来、着眼长远、具有多项战略意义的生态保护工程,主要解决基因保存、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保护、湿地保护等问题。
距法国传教士苏列发现滇金丝猴一个多世纪后,滇金丝猴保护终于进入了一个有序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