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绥滨县:产业扶贫结硕果,撑起幸福小康梦

10月22日,黑龙江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七场——绥滨县专场。鹤岗市委常委、绥滨县委书记韩秀琴,绥滨县委副书记、县长孙连昌 围绕“决战赶考 奋力书写全面小康的绥滨答卷”这一主题,介绍绥滨县脱贫攻坚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绥滨县委副书记、县长孙连昌

发展壮大“鹅经济”,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绥滨县地处黑松两江交汇的三角洲地带,拥有大界江、大农业、大平原、大湿地,生态优良、水草肥美,自然条件非常适合发展大鹅养殖。并且农户肉鹅养殖经验成熟,鹅产品市场需求大、生长周期短。为此,绥滨县确定了“以鹅兴业”的发展思路,在扩规模、延链条、创品牌上持续发力,全速推动“鹅经济”发展。

一是抓集约发展

采取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基地牵动的模式,加快推动肉鹅养殖由单兵作战向集约化发展转变,成立了鹅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设立了畜牧产业发展基金,建设了年孵化能力百万只的鹅雏孵化厂和29个优质肉鹅养殖基地,辐射带动全县肉鹅饲养量突破180万只,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完善养殖体系。 特别是通过引导有意愿的贫困户参与肉鹅养殖,采取自养、托养、代养模式,融入产业发展链条,实现了带贫增收。以一户贫困户饲养20只鹅来算,刨除饲养成本,仅此一项就可带动增收千余元。

二是抓产业升级

为有效解决原畜原卖、质优价低的问题,建设了年可加工熟食大鹅60万只的北方生态鹅园,培育了黑龙江省东部地区最大的肉禽产业基地,年可加工肉鹅200万只,累计实现产值1.5亿元。通过多年培育,从养殖到加工的链条式“鹅产业”,已经成为产业富民的新引擎,形成了产业发展、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多赢局面。此外,绥滨县还探索了“南鹅北养”,引进试养高效益“狮头鹅”2000只,经过几年的精心饲养,已实现了自主孵化。

三是抓产品营销

“酒香也怕巷子深”,“好产品+好宣传”才能锦上添花。为此绥滨县大力实施品牌孵化工程,先后培育了“沃野丰年”“两江白”等一批知名品牌,“绥滨白鹅”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成功召开了“中国鹅产业发展大会暨‘绥滨白鹅’公共品牌战略发布会”,电影《我来自北京》之《铁锅炖大鹅》《过年好》在绥滨取景拍摄,“绥滨白鹅”成为家喻户晓的“金字招牌”,鹅产品供不应求,远销上海、江苏、四川等地大中城市。特别是随着中国大鹅产业互联网总部基地落户绥滨,制定的“绥滨白鹅”标准,进一步奠定了“绥滨白鹅”的行业领军地位,开启了绥滨县“鹅经济”发展的崭新篇章!

推进“菜园革命”,着力打造“菜园产业”

绥滨县在推进扶贫产业中,抢抓省委推行“菜园革命”契机,将菜园经济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引导农民种植鲜食玉米、时令蔬菜、杂粮杂豆,形成了有特色、成体系的“小菜园”扶贫产业模式。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开发闲置资源,“变废为宝”促增收

充分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育秧大棚发展菜园经济,既让贫困户通过种植蔬菜、村集体大棚发包分红、季节性务工增收,也让乡村面貌得到显著改善,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提升”。例如,长发村投资120万元,利用闲置宅基地建设大棚,发展食用菌种植,链接贫困户60户,仅季节性务工一项就带动贫困户年人均增收3000元。

二是推动规模发展,“抱团取暖”闯市场

大力推动“小菜园”规模化发展,打造了绥滨镇傲来村蔬菜专业村、忠仁镇建边村鲜食玉米特色村、北山乡古城村食用菌基地村,等等,全面提升了“小菜园”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风险抵御能力,占据了市场主动权。此外,积极融入“旅游强省”战略布局,大力推进农旅融合发展,重点打造了凤仪村“咱家菜园”、宝山村“私家菜园”等模式,“小菜园”成为市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在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经验交流会上,绥滨县就凤仪村“咱家菜园”典型经验作了发言,并被评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

三是积极拓宽市场,“线上线下”齐发力

在线下,推广了“我在绥滨有块园、我在绥滨有亩田”私人订制模式,设立了鹤岗市“绥滨菜店”、哈尔滨“沃野丰年”直营店,积极对接商超、餐饮店、机关企事业单位,消纳了大部分农产品。 在线上,依托“农把式”“公益绥滨”“中粮贸易扶贫产品线上销售商城”等平台,拓宽销售渠道,电商线上交易额连续三年突破亿元大关。现在,绥滨县全县村屯“小菜园”有效利用已经实现全覆盖,这两年,仅鲜食玉米和庭院果蔬就带动近90%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年增收600余元。 通过大胆创新、多点发力,“小菜园”产业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大产业”。

来源:龙视新闻联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