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老巷子里的小店:30多年只懂得包粽子,祖传的招牌容不得马虎

老店并不意味着,可以征服所有人的味蕾,但它却可以很自信地说,是最了解它所辐射范围内的食客们。在这场熟识的美食交流中,便就此形成了一个地方最无法割舍的乡情。

每日早上的九龙巷,早起散步或是上班的街坊,总能在一家老店前看到锅里热气腾腾的粽子。要上两个粽子,就够一顿早餐。若是中午一个人懒得做饭,来几只粽子也是能应付一顿了。

打小在这里成长的老街坊,对这家小店是再熟悉不过。刘粽子已在九龙巷开了三十多年,这几十年以来,无论是端午节还是日常时间,它都承包了人们对粽子的需要。以至于到今天,巷子里的街坊邻居,都有几十年没有动过手包过粽子。

早起淘米,洗粽子叶,然后包粽子,煮粽子,卖粽子,是老范一家每天的工作。这样的生活日复一日,其实多少是有些枯燥的,但两口子更多是习惯。习惯两个人包着粽子说着话,习惯老街坊上门买粽子时的交流,还有这手里的活。

这是上个世纪年代人的执着,做一行就要认真踏实地干好这一行。过去那是为了基本的生计,你得做好,还得凭着良心做事,才能一直保持下来。现在,可不止是为了几十年街坊的信任,还得对得起自己这门老手艺。

老范的粽子手艺是从母亲手里学来,母亲娘家的刘氏粽子在乐山颇为名气,是一门祖传的老手艺了,算算也是乐山的非遗之一。作为传人之一,老范包的粽子就从来没有让九龙巷的街坊失望过,这可是祖传手艺的脸面问题,容不得半点马虎。

九龙巷是乐山老城区比较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巷,经过修缮后,也逐渐开始转型发展文化旅游。老巷子的历史风貌其实留下来的不多,当然也不是其最主要的特色,它的存在在我们看来,更多是能够体现老乐山的市井生活。

这在日渐被诟病城市人情味低的年代,显得弥足珍贵。而这些充满年代感的老店,便是这些老街巷子里最真实的灵魂。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门手艺,一个地方的美食文化,其承载的也是一种乡情的记忆。

而正是因为这些平凡的老店,才构成了一条老街,一条巷子最真实的味道。这是与那些古镇古城不一样的地方,因为它经营的主体是地地道道在这里的一份子。这就是为什么,你走遍所有古镇都会感觉到千篇一律,商业化太重。但有时路过一条无名老巷子,却能够感受到一股触动。

摄影师:胡东进,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就职于四川省乐山师范学院,去驴行专栏摄影师。图片未经本人许可,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