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南雄 群英荟萃忆辉煌,秉承遗志谱新篇

“我们齐聚一堂,共同研讨水口战役的历史,缅怀革命先烈,这既是对历史的追忆,也是对历史的铭记。”10月16日,由广东中共党史学会与中共南雄市委共同主办,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参与承办的水口战役胜利88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南雄成功举行,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广东中共党史学会会长王涛在致辞中如是表示。

再回首,88年前,在韶关南雄水口镇,一场艰苦卓绝的战役打响。它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红军入粤作战历时最久、歼敌最多、影响最大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共击溃国民党军15个团,使中央苏区的南部基本得到稳定。

看今朝,88年后,在水口战役主题公园,一场庄严的祭奠活动举办。“水口战役英勇牺牲的红军烈士永垂不朽!”开国大将黄克诚之子黄煦表示,正如公园红军塑像上的题词一样,水口战役精神永存,它激励着后辈秉承革命先辈遗志,传承红色基因。

水口战役胜利88周年学术研讨会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进一步还原、丰富和提升了水口战役的历史地位、作用和意义,助推南雄的红色文化进一步立起来、活起来、丰富起来。同时,这也对南雄进一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推动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红色文化产业的拓展创新,将红色文化优势转化成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等方面的工作起到积极作用。

回声激荡

专家学者、革命后代,共话南雄红色文化

“重返当年战场举办学术研讨会,对于推进南雄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推动老区苏区振兴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韶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启宇说。学术研讨会上,大家坚持正确导向、积极建言献策,用研讨交流助推韶关和南雄红色文化建设的发展。

研讨会虽已结束,但回声仍在专家学者和革命后代的心间激荡。记者专访了水口战役胜利88周年学术论文特等奖的获得者和参会的革命后代,听听他们对于南雄红色文化的看法。

▷▶中共福建省委党史方志办研究二处副处长毛立红

做好基础性研究,注重专业人才培养

“研讨会学术性很强,是一次难得的深入学习交流机会。”毛立红说,此次会议的召开,对进一步深化水口战役的研究,树立南雄红色文化品牌,弘扬伟大的苏区精神,助推革命老区、苏区发展振兴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毛立红研究认为,水口战役是红军将士浴血奋战、勇挫强敌的成功范例,南雄地方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对红军的大力支援是战役胜利的重要保证。水口战役的胜利为红军今后的战略行动积累了宝贵经验,在中央苏区从发展巩固走向鼎盛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南雄是一块很红的土地。”在研究过程中,毛立红发现,南雄的红色资源非常丰富。站在红色资源“富矿”上,如何“开采”十分关键。他提出,要进一步做好南雄革命斗争的基础研究,这需要更多学者来关注水口战役。

“这次学术研讨会是很好的宣传途径。”毛立红认为,现在红色文化宣传要持续开展,“不能只注重学术研讨会期间,后续的研究和宣传都要跟上。”他建议成立官方或半官方的研究组织,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以推动红色文化的持续研究。

“水口战役陈列是重要的历史载体,围绕它向外拓展,与周边的资源形成联动很重要。”毛立红说,南雄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非常有意义,它不仅弘扬我们的红色文化、庚续红色血脉,还可以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

▷▶江西瑞金干部学院特聘教授胡玉春

树立红色地标,打造有趣课程

“在红军胜利的红土地上,我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感受到红军长征入粤第一站粤北南雄的勃勃生机。”胡玉春的研究认为,水口战役是一场伟大的胜利,它巩固了苏区政权,更把核心领导人凝聚在一起。

水口战役陈列等南雄众多红色资源,都是中央苏区历史的重要载体。它们将成为苏区寻根之旅的新热点。为了放大这个热点,胡玉春提出三点建议。

树立标志性地点。水口战役需要一个标志性实地体验点作为红色培训的承载场景。作为战役的发生地,大部桥遗址是绝佳选择。大家穿上红军服,走上大部桥,感受红军精神,重温战役的胜利。“我希望大部桥将来成为一条‘红军胜利桥’。”胡玉春说。

打造有趣的课程。红色教育需要乐趣,思政工作者要把自己真正地浸润在红色文化中,首先自己找到乐趣,才能感染他人。胡玉春提到,他在讲课时,很少出现学生中途离场的情况。2000人的大课堂、近3小时的课程,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这其中的秘诀就是让课程变得有趣”。

用活红色历史资料。口述史、文献资料和研讨的学术论文,它们的关键是要提炼出来,用于现今的教育。让历史活过来,它就成为吸引人、打动人的教学方案、宣讲方案和思政工作教材,否则就堆在文献库里无人问津。

胡玉春认为,近些年红色文化的保护与挖掘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持之以恒。“红色文化的保护不是一时头脑发热,而是把这种文化注入我们的灵魂,这不光是专家的事情,还应是全社会的共识。”

▷▶暨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张晓辉

要如同保护自然环境般保护红色文物

“会议真实还原了水口战役的历史地位,充分肯定了水口战役对于中国革命的特殊贡献及其时代价值。”张晓辉表示,研讨会扩大了水口战役历史影响力,为推动全国学术界拓展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有助于擦亮南雄红色文化品牌和打造红色文化高地。

其研究认为,南雄水口战役是红军战史上一场著名的硬仗,是敌我双方打成势均力敌的消耗战,它留下了极为重要的经验和教训。“从历史的研究者出发,水口战役是红色历史的一笔财富。”张晓辉说,要活化利用红色历史。

张晓辉认为,红色历史也是一种精神资源。它不仅是优秀的革命传统,还是宝贵的人文精神。用好红色人文精神,将它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原材料”,传授给普通民众,特别是青少年。“教育是红色历史的重要功能,后辈要铭记这段光辉的革命历史。”

红色历史的开发要跟现实相结合。“红色历史的传承,不是空洞的传承,是要载体和根基的。”张晓辉建议,以红色文物陈列和各类遗址为载体,以历史资料和学术研究为根基,让大家有物可寻、有史可循,这样才能切身体验红色历史。

遗憾的是,以前许多珍贵的红色文物没有得到保护,正在逐渐消逝。张晓辉认为,要加强对当地人保护红色文物意识的教育。“保护红色文物如同环保一般,只不过保护对象不是自然环境,而是人文环境。如果大家都有保护文物的意识,整个民族的红色文化水平都会提高。”

▷▶开国中将彭嘉庆之子彭涌

回到水口,有种家乡的亲切感

亲历水口战役的开国中将彭嘉庆,是当时的红三军9师25团的连长兼指导员。在彭嘉庆的回忆录里,一生历经千百次战斗,其中对南雄的水口战役有专门提及。“所以我回到水口,站在我父亲战斗过的地方,有种回到家乡的亲切感。”彭嘉庆之子彭涌感叹。

早在2017年,彭涌便来过水口。“我的父亲去世后,在整理他的资料时,提到水口这个地方,我就进一步去考证。”彭涌回忆,当初来到水口战役主题公园时,园内还没完成内容陈列,只有一个红军雕像,四周墙上是瓷砖拼成的水口战役场景。

“如今真是大变样,公园四周建了长廊,新建的陈列室里,浮雕、绘画、视频生动地反映了当时水口战役的场景。”他表示,能从变化中感受到韶关和南雄非常重视水口战役,在资料的寻找整理和配套设施建设上下了不少苦功夫,“非常感谢咱们相关部门的同志!”

“不能忘记水口战役中浴血奋战的先辈和牺牲的英烈。”彭涌说,要继承和发扬红军精神,就要保护好红色文化资源,同时也要利用好这些优质资源。

▷▶开国中将周贯五之女周甄励

“抢救”红色文化资源,我们义不容辞

“这是我第二次来南雄,这次到水口,看到那些关于水口战役的陈列,看到那些我父亲曾经的领导、战友的名字和照片,我很感动。”开国中将周贯五之女周甄励说。

2018年时,为了追寻父辈曾经战斗过的足迹,她第一次踏足南雄。“我父亲当年是团部的书记官,他回忆自己唯一的一次负伤也是在这次战役当中,可见当时敌我双方交战的激烈。”周甄励表示,受到父亲的影响,她对水口战役的相关情况都很有兴趣,但在搜寻过程中发现详细介绍水口战役的资料并不多,而且很分散。

为了最大限度地搜集资料,还原水口战役历史,周甄励与南雄市委宣传部、史志办的有关人员一道前往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和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原国民党档案馆)等地,并寻访健在的当年参加水口战役的开国将军及后代,做了很多的资料搜集工作。

“像我这样的红军后代对水口战役是有情结在的,搜索抢救这些红色资源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周甄励说,研讨会更丰富了水口战役的历史,看到了南雄当地对红色文化保护所做的努力。她建议,当地在交通、红色旅游周边配套设施、挖掘红军故事等方面加大投入和宣传。

品牌擦亮

学术研讨会助推打造红色文化高地

水口战役胜利88周年学术研讨会的落幕不是结束,而是南雄全力打造红色文化的开端。研讨会后的系列措施,让其影响持续放大,也体现了南雄助推韶关打造红色文化高地的决心。

科学规划,围绕水口战役开发红色资源

研讨会结束后,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将指导汇编相关入选研讨论文,并协调出版。论文汇编的出版将让南雄红色历史研究更上一层楼。此外,水口战役陈列工作的进一步开发、主战场遗址大部桥的修缮等工作将继续盘活南雄红色文化资源。

根据《南雄市水口镇总体规划(2016—2030)》,水口镇以符合城镇性质、空间结构及旅游发展规划为原则,规划水口战役主题公园、大部桥及沿江红军路景观带为重点项目。水口战役主题公园选址将向北扩展至江边,水口战役的主要战场——大部桥北面的当面岭,则以战斗遗址园进行开发。通过红军路及游览线,大部桥和水口战役主题公园将串联起来,共同形成水口北部片区“两园一带”的红色主题革命遗址景观。

因地制宜,让南雄红色资源焕发新生

作为革命老区的南雄,红色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南雄以连片打造为抓手,高位推进红色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19年,南雄晋升为全国首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但南雄红色文化的开发仍存在问题:各时期景区开发较孤立,红色资源缺乏整体联动;红色文化品牌知名度不够高,营销宣传欠缺。

针对缺乏整体联动,《南雄市红色旅游发展规划》对全市红色旅游发展工作做出总体规划。根据红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情况,以南雄市区为中心,以国道和省道为依托打造红色旅游线路,带动红色旅游片区的发展。南雄将梅关古道、珠玑古巷、南方三年游击战根据地、长征入粤第一站遗址、水口战役主题公园、瑶坑省委机关旧址等著名红色遗址串珠成链,打造成红色精品旅游圈。

针对缺乏文化品牌建设,南雄以红军长征革命遗址为基础,将“重走长征路”打造成红色品牌活动。目前,已连续三年成功举办“重走长征路”主题活动,吸引近17万游客开展红色文化研学等活动。该线路已被列入省级十大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同时,以红色旅游为主题,按照“革命遗址+教育传承+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思路,已打造3条红色生态旅游精品线路。

开门办史

整合资源挖掘史料,强化保护活化传承

“之前我只知道我们南雄有水口战役,但具体情况不太清楚。今天看了这个宣传栏,才让我真正了解这个战役。”市民王先生说。近日,为做好学术研讨会的前期宣传工作,南雄市委宣传部联合该市红色文化史料收集工作小组制作了主题宣传栏。它在南雄市委、市政府门口的橱窗一经亮相,就吸引众多市民驻足观看。

前期的宣传工作为南雄积极筹备学术研讨会提供了良好的保障,而研讨会的顺利举办更离不开当地各部门的多方面努力。

85人小组,专业架构推进研讨会筹备工作

近年来,南雄史志办坚持“开门办史”,积极整合资源,吸纳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党史、地方志工作,为深入挖掘和发扬南雄红色文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推进南雄红色文化建设,必须加强革命史料收集,为红色文化展陈提供支撑。2019年12月,南雄市红色革命史料收集工作小组正式组建。“这一架构是前所未有的。”南雄史志办主任肖兴麟透露,史志办在广揽人才方面,以史志项目综合编辑部为基础,组建形成“一办六部六组”工作架构,各项目工作人员共85人。

80万字党史,丰富史料撑起研讨会学术高度

在小组成立前,南雄就对红色革命史料收集工作开展已久。除了积极对接革命先辈后代来访,南雄市委史志办主动加强开展与革命先辈及后代的专访活动。2018年,南雄市委宣传部、史志办负责人及有关人员专程前往北京,由开国中将周贯五之女周甄励等陪同,对杨永松少将(水口战役亲历者,时为100岁高龄)等进行专访,收集了一批革命先辈的回忆录、传记等珍贵资料。

同时,有关人员不断加强查档、调研、收集党史资料。据统计,南雄共收集党史专项史料223项466页,收集有价值的党史资料近80万字;购买有关党史、军史专题书籍共252项512册,为南雄党史、军史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史料基础,也撑起了研讨会的学术高度。

19处正抢修,遗址保护奠定弘扬传承基础

红色史料不是无源之水,需要红色革命遗址的承载。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遗址,活化利用才能有基础。面对丰富的红色革命遗址资源,南雄坚持规划先行,保护与传承齐头并进。《南雄市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建设规划(2019—2021)》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革命遗址发掘、保护、开发、利用的意见》,对全市红色革命遗址进行整体规划管理、保护和利用,构建市镇村全覆盖的红色革命遗址保护体系。

2019年11月,南雄根据全省革命遗址大普查工作部署,在全市组织开展新一轮革命遗址大普查。经普查,南雄初步确认为革命遗址共有151处,比2010年增加110处。完成革命旧遗址全面普查后,南雄以普查结果为依据,加大革命遗址修缮保护力度,加强红色革命遗址的建设规划。目前南雄已筹集资金9000多万元,对19个遗址进行抢修保护。同时,南雄积极申报评选各级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完成国家长征文化公园建设的规划申报。

撰文:叶志强 唐音 张卿雄 赖信英 董子龙 曾诚

图片由南雄市委宣传部提供

编辑统筹:甘韵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