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潮绣精品,就是一座针法的宝库

图片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卜松竹 文/图) 广东优秀民间工艺潮绣,刚刚随着潮州城、潮汕文化的热度火了一把,日前,它就在中山美术馆以29件精品的规模,与广州、韶关、清远、中山四地的刺绣精品一道,登场亮相。
广东省首届民间刺绣精品展,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全面展现了广东民间刺绣的整体面貌及工艺家们孜孜不倦的创新探索。作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的粤绣,总体来说是潮绣和广绣的总称。其中,潮州民协会员、绣师谢锐群和搭档陈维芳带来了潮剧剧服(白蟒),素色的底色以金线勾缀,清雅中,又带着大气堂皇。他告诉记者,类似戏服,以及节庆民俗典礼中常用的“老爷服”等,都是今天仍在潮汕民间生活中大量使用的物件。活跃的民间生活,是潮绣的生命力所在。而展览中那些绣在女士正装上的缠枝花卉,则是工艺家们在潮绣当代化上的探索。
潮绣的工艺极为复杂多样,形式有绒绣、纱绣、金银线绣、珠绣四大类,喜气、富华,特色非常突出。主要有“过桥”“銮乾”“历艮”“二针锁”“三针锁”“三山起”,以及“打只”“化针”“乱针”“点绣”等六十多种针法。潮绣的特点是纹理清晰,金银线镶,托地垫高,色彩浓艳,尤以富有浮雕效果的垫高绣法独异于其它绣法。此外,以金碧、粗犷、雄浑的垫凸浮雕效果的钉金绣也引人瞩目。如展览中由潮绣大师卓桂芬创作的《迎福》(如右图),针法多达20余种,不大的画幅,却是潮绣技法的宝库。
中国民协副主席、广东省民协主席李丽娜在展览同期举行的经验交流会上说,广东民间刺绣的发展,一是要解决好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要是只是把刺绣作为一种艺术品的话,它能走多长、走多远?它是与我们自己生活紧密结合的东西”。要培育市场,要解决好人的认知,如何匹配时代?需要每一位从业者的潜心研究和不懈实践。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