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地护士王保振

1950年10月,第四野战医院接到命令入朝参战,全院600多人到达平壤郊区,王保振就是其中的一员。如今,老人已经年近90,回忆起当时,老人说,那时候他根本没想到害怕,一心就想着一定要保护好战友们。
王保振老人,出生于1931年11月,已是耄耋之年的他,精神焕发、思路清晰。他说,1947年春,胡宗南率国民党反动军队大举进攻延安,他义无反顾的加入到战地护士的行列中,从护理员做起,边学习边实践,在一次掩护伤员转移途中,由于要为伤病号导尿,王保振和那位伤员落在了最后。眼看着敌人追上来了,王保振一把背起伤员,连续奔跑几十里路,安全护送战士转移,也追上了撤退部队,因此荣立二等功。
抗美援朝战地护士 王保振:也没想到害怕,就是和敌人干就对了,能保卫咱们祖国、能打仗。
图片
1950年10月,王保振所在的第四野战医院接到命令入朝参战;12月4日,全院600多人由宽甸县跨过鸭绿江,经定州、安州,到达平壤郊区;1951年12月医院整编为志愿军第三基地医院。战火纷飞的年代,保住生命就是最大的幸运,可是在王保振眼中,保护好战士们才是最重要的。当敌人的细菌弹投下来,几千人都未能幸免,同样受伤严重的王保振总会叮嘱大家,将救命药先给战士们用。他说,有一次,一辆卡车拉来了40多位战士遗体,这些遗体全部要被运送回国,因为战火未停,需要暂时存放在医院,王保振没有一刻迟疑,将这些“长眠”的战士,一趟又一趟的背进了防空洞。
抗美援朝战地护士 王保振:有时候几架,有时候几十架,有时候几百架,轰炸平壤的时候有成千架。活着能为伤病员服务,能救一些人,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的,为伤病员服务,死了就是光荣的。
图片
王保振担任过护理员、化验员、护士长,完成大量伤病员收容、救治、后送任务,为保卫祖国,支援朝鲜做出贡献。而在这之后,他多次放弃较好的工作机会,主动要求去“北大荒”开拓,这一去就是六年,六年后又坚持去了离县城30多公里的下寺湾医院,成为了一名普通的乡医。他说,他救了无数患者,却耽误救治自己一岁多的儿子,这是他一辈子的遗憾。
王保振二女儿 王永红:我有一个最伟大的父亲,因为在我记事的时候,我父亲就一直是治病救人,救死扶伤,跋山涉水,相当辛苦。他教我们想要做好事就要做好人。
图片
如今,王保振老人每当翻起当年的照片,说起那些故事和战友,老人依然激动不已。
抗美援朝战地护士 王保振:想起来那些志愿军战士,在前方打仗、流血、流汗、牺牲,我们比起他们好太多了。我们是幸存者,国家现在这么发达,人们生活这样的好,我心里面觉得我们党真是伟大。
延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吕辰雪 通讯员 李珊珊 刘椭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