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迎重阳话辉煌 志愿军老战士讲述抗美援朝往事

图片
活动现场。
图片
志愿军老战士麦春福现场与正在火箭军某部服役的孙子视频通话。
红网时刻记者 陈宗昊 通讯员 焦盛洋 常德报道
10月22日上午,在常德市鼎城区草坪镇的“农耕博物馆”前,当身着65式军装、佩戴奖章的志愿军老战士麦春福被搀扶下车时,顿时成为现场所有人关注的焦点。向老人问候、致敬、合影的游客数不胜数。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日和重阳佳节来临前夕,湖南省军区常德干休所和鼎城区人武部联合主办“忆峥嵘岁月、话美好时代、迎重阳佳节”活动,邀请三位志愿军老战士讲述战斗故事,共话70年前的那场伟大胜利。
参加活动的干休所工作人员和鼎城区民兵分队队员将老战士们簇拥在最中间,鹤发童颜的老战士与一张张年轻的面庞相衬映。
“每思祖国金汤固,便忆英雄铁甲寒。70年后‘最可爱的人’身上闪耀的英雄气概仍充盈天地间。”担任活动主持的干休所政委李超斌用简短的话语拉开活动序幕,他随后向现场所有人介绍参加活动的志愿军老战士。
麦春福,湖南常德人,1928年出生,1949年入伍,1951年随中国人民志愿军炮一师33团入朝参战,荣立二等功、小功各一次,1956年回国,他历任干事、文化教员、政治助理员、政治指导员、政治教导员和学院教授,1988年离休。
王翔起,湖南常德人,1936年出生,1951年入伍,1953年随中国人民志愿军47军141师入朝参战,1954年回国,1955年复员。
周学爱,湖南保靖人,1936年出生,1951年入伍,1952年随中国人民志愿军47军141师432团入朝,担任战地医院护士,1955年回国。
“我们部队当时驻扎在广东,接到命令后,乘坐了三天三夜闷罐火车赶往中朝边境的丹东。到达后修整了一天,为避开敌人空袭,选在晚上开赴朝鲜。”92岁的麦春福依然记得跨过鸭绿江的那个夜晚,当时部队士气十分高涨,根本没考虑过能否活着回国。
他说,在朝鲜作战时,身为炮兵不仅要为火线上的战友提供稳准狠的炮火支援,更要随时防备美军飞机轰炸,“我们发射之后会赶紧转移阵地,避免损失,每到一处首先做的就是隐蔽。”
和麦春福一样,王翔起老人在入朝参战的时候也没有想过生死问题。
“我们大家当时心情都很激动,为能够上前线感到无比光荣。”这位15岁参军的老战士,入朝时还只有17岁,当主持人李超斌问她“有没有想过万一回不来怎么办”的时候,老人停顿了一下,淡淡地答道:“没想那么多,只想着自己是军人,职责就是保家卫国。”
与王翔起同庚的周学爱老人比她早一年入朝参战,身为战地医院护士的她已经记不起自己在炮火纷飞中抢救伤员的次数。
“战地医院距前线近,危险大,但当时我们都不怕。哪怕炮火再猛烈,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要千方百计救治伤员。”
三位志愿军老战士的讲述让所有人仿佛回到了战火纷飞的抗美援朝一线战场,他们平实而简短的话语赢得了阵阵热烈掌声,现场工作人员为他们献上了鲜花和祝福。
对于麦春福老人来说,除了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经历,更让他感到自豪的是自己一家三代共有5人参军报国。2019年,他将最小的孙子送到部队,延续军人世家的传统。
经过协调,活动主办方现场联系上这名正在火箭军某部服役的新战士,让他通过视频通话方式,聆听祖父的教诲。
“行行,你在部队经过一年摔打,已经是一个合格的解放军战士了,看到你穿军装的样子,我非常高兴。”看着视频里的孙子军姿标准,精神抖擞,麦春福亲切地唤起了他的小名。
“爷爷,我们部队也曾入朝作战四年,请您放心,我作为志愿军的后代一定不会辜负全家人的期望,在部队好好表现。感谢你们当初保家卫国的牺牲和奉献,也请您和奶奶,以及干休所的所有志愿军爷爷奶奶保重身体,健康长寿。”
听到孙子的祝福,麦春福再三叮嘱他要在部队安心服役,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革命军人。
随后,为了向志愿军老战士表达节日问候,来自常德干休所的工作人员集体朗诵诗歌《铁血军魂》,鼎城区人武部民兵分队表演合唱《我的祖国》。
“很荣幸,麦老服役过的炮一师也是我的老部队,听到他讲述的军旅故事,让我感到十分亲切。”鼎城区人武部部长徐建新介绍,此次活动不是简单的纪念,而是作为对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的传承,向70年前的伟大胜利致敬。
常德干休所所长陈聚坤表示,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参加过那场战争的每一位志愿军老战士都值得我们去走近、去聆听、去铭记,“只有记住老前辈们的丰功伟绩,才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