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肺结核疫情高发 四轮筛查难阻疫情传播

2018年3月,山东省枣庄市的医务人员在为小学生讲解结核病防治知识。近年来,校园肺结核发病率呈现上扬趋势。(ICphoto/图)

22位在校学生患肺结核休学治疗、43人被筛查出胸部CT影像异常……直到2020年10月14日江苏师范大学对外发布《情况说明》,四千余名在校师生终于获知,校方在2019年8月21日即发现在校学生病例,肺结核已在校内持续传播了一年以上。

最初看到这则新闻,北京结核病控制研究所副所长贺晓新并不惊讶。从事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十余载的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针对校园内的聚集性疫情,如何早发现、如何进行包括早期筛查和预防性治疗在内的处置、如何通报疫情,都是老生常谈的问题。

“很多人认为结核病(俗称“肺痨”)已经绝迹了,但实际上中国仍然是全球第三的结核疾病高负担国家,从发病率来看,每年每1万人中大约就有6个肺结核患者。作为呼吸道传染病,学校这种人口密集型场所容易发生结核病传播。而全国有这么多学校,情况各异,即便我国在2017年出台了《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出现一些聚集性疫情也在所难免。”贺晓新说。

江苏师范大学发布《情况说明》的当天,世界卫生组织也发布了2020年度《全球结核病报告》。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新发结核病患者约有一千万,其中约8.4%来自中国,仅次于印度和印度尼西亚。报告还提到,目前“2030年全球消灭结核”的目标进度过慢,新冠病毒的流行更使结核病防控雪上加霜。

江苏师范大学结核病疫情的暴发,青岛结核病患者院内感染新冠肺炎的消息,都让结核病这一最古老的呼吸道传染病,再度被推上风口浪尖。

2020年10月14日,江苏师范大学发布情况说明,该校科文学院潘安湖校区22位学生确诊肺结核,43人被筛查出胸部CT影像异常。(人民视觉/图)

校方曾组织四轮筛查

根据《情况通报》,从2019年8月21日至2020年10月12日的短短418天,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独立学院)潘安湖校区,陆续有22位学生被确诊肺结核。

多位就读于该校区的学生告诉南方周末记者,2018级软件工程一班成了此次疫情的“重灾区”。早在2018年,该班就有同学患上肺结核,之后每个学期都陆续有同学休学,先后约10人被确诊。

在2020年9月至10月间覆盖该校4868位师生的最新一轮筛查中,43名学生胸部CT影像异常,被单独隔离观察。该校一位学生在接受新华社等媒体采访时表示,其中二十多位来自前述班级。根据新华社报道,从校方接到第一起病例通报开始计算,时间跨度已超一年。

徐州市贾汪区疾控中心副主任吴云侠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2019年暑假,科文学院学生何某某在家乡的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被诊断为肺结核。科文学院所在地的贾汪区疾控中心得知消息后通知了校方,并对何某某所在的软件学院两个班级的91名密切接触者组织开展第一轮筛查,但未筛选出新增病例。

2019年年底,学校了开展第二轮和第三轮筛查,分别覆盖1296人和3450人,共发现7例新增病例。2020年1月至8月,学校因为新冠肺炎疫情未开学,但陆续接到生源地报告11例病例。

9月1日开学复课后,徐州市贾汪区疾控中心又接到生源地报告3例病例,校方随即开展了第四轮筛查,即《情况说明》中提到的,该校于2020年9月11日-17日,对全校师生及后勤人员进行了结核菌素试验筛查(PPD)和胸片检查。

“对在PPD筛查中呈强阳性的病例,我们会进一步进行CT筛查。”2020年10月15日,徐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科一位工作人员在电话中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已有五六位疾控专家赴该校工作多日。由于胸部CT影像较为灵敏,43位被筛查出异常的学生需先进行隔离,等待进一步确诊。

“PPD主要用于发现已感染结核杆菌但尚未发病的潜伏感染者,但感染不意味着一定会得病,发病的概率大约只有5%-10%。胸片和CT影像都只是辅助诊断的手段,最终确诊还是要靠病原学,看痰培养或肺穿刺活检的病理结果,有没有发现结核杆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副院长李亮从临床角度介绍了几种筛查方式的作用。

贺晓新强调,筛查还应注意质量和覆盖率,确保发现所有的患者和感染者。他认为,学校的筛查方式基本可以发现病患及潜伏感染者。

校园结核疫情呈上扬趋势

尽管同为呼吸道传播疾病,但肺结核的早期发现与检测预防要比新冠肺炎困难得多。

“新冠病毒有明确的潜伏期,比如在接触病人之后,两周内如果不发病,未来因此患病的几率就非常低了。但结核病没有明确的潜伏期,接触后可能不感染,感染了也可能终身都不发病,或在数月内、一年后,甚至十年后才发病。”李亮说。

该校大一新生张千(化名)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江苏师范大学因肺结核病情登上热搜之后,校方要求班主任召开紧急班会,目前校内教学仍正常进行,但讲台上都会摆放手部消毒液,九十人以下的教室也不再配备扩音设备和话筒了。

近年来,校园内暴发结核病曾多次引发舆论关注,规模最大的一次发生在2017年。当年8月,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第四中学发生一起结核病聚集性疫情,截至当年11月24日,共发现确诊病例81例,疑似病例7例。另在桃江县职业中专发现确诊病例9例,疑似病例3例。桃江县卫计局、教育局、疾控中心多名责任人被免职。

2020年10月15日,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及江苏省教育厅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下称《通知》)显示,2020年该省连续有扬州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两所高校发生结核病聚集性疫情,涉及人数较多,面临较严峻态势。

江苏师范大学附属学校官网转发的《通知》中,提到2019年江苏省结核病报告发病率为30.6/10万,比2015年下降了27.5%,但校园结核病疫情却上升。学生肺结核登记发病率从2015年的13.7/10万上升到2019年的16.1/10万,5年间上升了17.5%。

此外,校园结核病聚集性疫情(学生患者数3例及以上)也有上扬趋势。2015年,江苏全省共报告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22起,2019年上升到52起,翻了一倍多。全省80%以上的肺结核聚集性疫情发生在高中和高校。

目前,国内学校的常规结核病筛查主要在新生入学体检时进行,18岁以下询问接触史,进行流行病学调查,18岁以上才拍胸片筛查。可能有学生未被筛查出,或在入校一两年后才发病。

贺晓新认为,校园内学生一起上课、生活,人口密集,相对封闭的课堂和宿舍环境,学业压力、生活不规律导致的免疫力下降等,都容易成为聚集性疫情暴发的原因。肺结核的症状和其他呼吸道疾病很像——咳嗽、发热、咳痰,加剧了早期发现和及时诊断的难度。加上部分学生不及时就医或不愿休学,进一步加剧了学校结核病防控难度。

“所以要对校医进行培训,发现学生出现类似症状,要及时想到做结核病筛查。学校也要多向学生传播结核病的知识,勤锻炼,多通风,发现病患及时告知学生与家长,与疾控部门做好联动筛查与防控。”李亮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学生预防性服药比例低

通常情况下,普通肺结核病人若接受正规治疗,疗程需6-8个月;如不进行治疗,每个病人一年平均可传染10-15人。一旦有学生被确诊,学校应根据有关规定及医院开具的证明文件,为学生办理休学和复学手续。

前述《通知》显示,江苏省在分析省内几起聚集性疫情后发现,该省在学校结核病防控中,存在新生入学筛查落实不到位、密切接触者的筛查程序欠规范、疫情处置措施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目前,我省最严重的薄弱环节是单纯PPD强阳性的学生预防性服药比例很低,今年发生的两起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原因为单纯PPD强阳性的学生拒绝预防性服药。”《通知》写道。

单纯性PPD强阳性,提示体内已感染结核杆菌,有可能发展为结核病,也可能依靠自身抵抗力控制了结核菌而不发病。“这类人群的终身发病率约为5%-10%,很多学生或家长存在侥幸心理,拒绝进行预防性服药,但他们有可能在未来某一时间发展为活动性肺结核,成为传播疾病的隐患。”贺晓新介绍。

在聚集性疫情处置中,预防性治疗是减少续发病例最有效、最可靠的手段。但只有当单纯性PPD强阳性学生的预防性服药比例达到70%-80%甚至更高时,才能够实现预防效果。目前我国的结核感染预防性治疗遵循知情同意原则。

“如果只有30%的人吃药,疫情就很难控制,病例发生就会绵延不绝。这时疾控和学校需要反复宣传动员,但仍然会有学生或家长坚决不同意。”贺晓新说,如果能像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那样,符合条件的单纯性PPD强阳性必须接受预防性治疗,情况就会完全不一样。

消除结核:推进预防是关键

江苏师范大学肺结核疫情,暴露出预防性服药依从性低的难题。学生或家长认为不发病就无需服药,担心药物治疗的毒副作用,是主要原因。

按照江苏省《通知》中的要求,发生疫情的学校要承担主体责任,务必使单纯PPD强阳性的学生预防性服药比例达到90%以上。如有学生拒绝服药,学校必须采取线上教育等形式教学,确保观察期内避免与其他学生接触。但《通知》并无强制约束力。

在2020年10月20日召开的第51届世界肺部健康大会上,“推进预防”成了今年的年度主题。

新冠疫情期间,很多国家都出现了患者推迟就医、结核病检测优先级下降等问题,这直接导致病人发现率大幅下降。

“到2020年底,也许新冠和结核病分别将导致全球150万-200万人死亡,很难说哪种病会成为今年的头号传染病杀手。”全球抗击艾滋病和结核、疟疾基金执行总裁Peter Sands博士说。

而为了实现“2030年全球消除结核病”的目标,加强预防成为关键。结核病的预防性治疗,即对已经感染结核杆菌的人,给予抗结核药物。《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接受预防性治疗的感染者从2015年的100万上升到2019年的410万。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副执行主任香农·哈德(Shannon Hader)说,针对艾滋病、肺结核双重感染者的预防性治疗,有效降低了艾滋病毒携带者患结核病和死亡的风险,未来计划提高目标,譬如在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家庭的儿童中,取得更大和更快的预防性服药进展。

“新冠肺炎疫情给公众上了一堂关于呼吸道传染病的科普课,结核病很可怕,如果能早发现,就可防可治;如果延迟发现,就可能持续传播造成聚集性疫情。”贺晓新认为,加大结核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加强管理、增大防控投入同样重要。

南方周末记者 崔慧莹 南方周末实习生 董梦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