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轻生:是什么让孩子的生命之光变暗淡?3因素家长要重视

导读:青少年轻生事件偶有发生,每一次看到这样的事件都很痛心,是现在的孩子太脆弱?还是他们真的承受压力过多?这篇文章从一些案例解读他们的心理状态,以及我们父母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文/百变爸妈
10月12日凌晨,留下一封遗书后,江苏泰州高二男生朱剑跳河自杀。在其家属提供的一份据称是朱剑写的遗书中,有朱剑对父母的愧疚和爱意,写下了对爱情的憧憬。也写下了疑似自杀的原因:"您(指班主任焦某)的辱骂,让我想撞死在墙上,您亲手毁掉了我的白月光,毁掉了我的救赎。"
9月17日,武汉江夏区一中,初三男生因与同学玩扑克,被叫家长。孩子被妈妈扇了两个耳光后,跳楼自杀。
图片
案例我就不一一列举了,都是令人悲伤的故事。在这些案例中,我不想讨论谁对谁错,我只想分析他们的心理动态、年龄特点以及家长需要特别注意的因素。
年龄特点
埃里克森认为: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他们的心理发展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性,防止同一性混乱。简单来说,就是对自己以后成为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职业,如何规划人生,在这个阶段就开始了。
所以,这个阶段的孩子,看似叛逆、独立,身体和思想都有了与成人抗衡的程度,但其实他们"脆弱"的很。这种脆弱表现在:极力需要同辈、权威(老师、家长)的认可,希望被承认长大。
看到这里,我想你已经明白了这些孩子为什么在花一样的年纪,却放弃了生的念头!
图片
心理动态
通过高二男生朱剑的遗书中,可以大概推断出他经受了巨大的精神压力---焦虑。一方面是来自于老师的不认可:第一是没有报老师的辅导班,第二是因为自己谈恋爱被老师训斥;另一方面是来自于家长对于孩子情感需求的"漠视"。
对于孩子而言,老师、父母都代表着权威,学校就相当于是社会,自己的行为在学校中不被老师认可,而回家后,应该获得的情感支持被父母所忽视(并非刻意)。
什么概念呢?举个例子说明:
相当于是一个成年人,在工作时,每天都被领导骂,回家后,你的家人问你的话永远都是:"升职了么?加薪了么?这月怎么又是4500?你定薪不是8000么?是不是没好好上班……"请问:如果你处于这样的环境,能坚持多久?
图片
父母需要特别注意的4因素:3种关系+1个方法
1、师生关系
人,对于权威,本性中就具有服从性,简而言之,对于孩子来说:"老师说我错了,而我有自己的想法,可我又不能反抗老师。"所以,孩子就会活的很拧巴,每天大量的精力被内耗掉。 (有相关实验做过服从性的实证,在此不再赘述,感兴趣可以私信我)
当孩子回家后如果有说起师生关系的内容,别着急评论,听听孩子的想法,再做分析。孩子能跟你说,说明他信任你,这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是很难得的表现。如果哪天,你发现孩子什么也不和你说了,你才真的应该着急。
图片
孩子在此时,需要的不是你的大道理,需要的是你的情感支持!他们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完成,以证明自己是个有能力的、长大了的人。所以,想帮助孩子解决,请多使用"启发式"的提问。例如:你准备怎么办?你有什么好办法?你怎么看待这件事?当孩子实在搞不定,你也可以主动地问问:"需要妈妈帮你做些什么?""你需要我帮你和老师谈谈吗?"
切记:直接否定,认为老师就是对的,孩子就是错的。即使,这是真的,你也需要用启发式的问题来诱导孩子自己发现。
2、同辈关系
霍妮认为:儿童(18以下)的基本焦虑主要来自于对于人际关系焦虑,当他们处在一个充满敌意的环境中,所抱有的一种孤独、无助的感受。人是群居性动物,孩子也需要获得同辈间的认可和接纳。
图片
两个案例中的孩子都是如此:第一个案例中的孩子曾提到过,曾嫌弃父母无权、无钱,这说明同伴之间存在比较,而且因此影响到了他自己的心态,以及和同伴相处的方式,而父母没有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第二个案例更是明显,孩子在教室外被妈妈气冲冲的扇了耳光,同学怎么看我?会不会嘲笑我?他一定是想到了最坏的那种可能性,感觉自己无法承受。
切记:在处理孩子的问题时,一定也要考虑到孩子的同伴关系,考虑到孩子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给孩子留面子。
3、亲子关系
我认为这是所有关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没有之一!家,从来不是讲理的地方,而是获得情感支持和理解的地方。有人把家比作是"温馨的港湾",父母也可以问问自己:在家庭氛围建设上,有没有让家变温馨,能让孩子这艘小船安心的停靠?
图片
当一个孩子遇到问题时,向父母提及,获得到的结果,总是自己的问题,而且得不到情感支持,那么孩子的那颗心又有谁来温暖呢?
切记:与孩子交流、沟通时,做到不评判,客观看待问题;优先处理孩子的情绪,做到接纳、包容,提供情感支持。而后,利用启发式问题,让孩子自己思考如何做,而不是一味指责。
4、值得孩子留恋的事物清单
轻生的孩子,是他们真的不想活了么?不!是他们不知道怎么活!
弗洛伊德曾说人有死的本能,这种本能表现为两个方面:一种是向内的,即人的自我谴责、自我惩罚、自我毁灭、自杀倾向等;另一种是向外的,即在有可能向外发泄的情况下,它不再寻求自我毁灭,而是企图毁坏他物,破坏、侵略、离间、殴斗、战争等。
由此可见,死亡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本能,而弗洛伊德对于本能的解释也是用到了冲动两个字。轻生,真的就是一瞬间的执念!对于孩子来说,这世间真的是没有值得留恋的事物了吗?不是这样的,只是在这一瞬间"钻了牛角尖"。
图片
父母可以在一个放松的环境中,尝试问问孩子他最珍惜的十个事物(事情+物体)是什么,并让他记下来,以此激励自己,努力实现收获这些事物的愿望。那么,这个清单,在关键时刻,或许可以成为孩子的"急救包"!
切记:不要强迫孩子去写,应该在放松、温馨,孩子又愿意说一说的前提下进行,而后征求孩子的同意是否愿意把他记下来。
结语:各种人际关系,是孩子基本焦虑的来源,父母无论在处理任何问题时,请一定要考虑到孩子自己的感受、观点,尤其是家庭成员间的情感支持,尤为重要!别让关系成为压倒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最后,邀请大家讨论:如果孩子向你说起师生关系的问题,如:被老师针对,你会怎么处理?也许你的观点会帮助到其他人。
@百变爸妈 从事儿童教育工作15年,心理所在职研究生,专注婚姻与亲子。你有育儿问题,我有 教子方法,如果恰巧你也喜欢我的内容,这是遇见的缘分,别错过,点个关注再走吧。
分享出去,做一个价值的传递者!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