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浏阳人,找到了!

文|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罗时茂

电影《八佰》

一部让人热血澎湃的电影

在这部激烈的战争片中

浏阳人意外地听到了浏阳话

看到了浏阳人的名字

浏阳“壮士”是谁?

引起了广泛关注

报道刊发后

搜集到了“浏阳壮士”信息

9月4日,浏阳日报刊发题为《“八佰壮士”里的刑国槐是浏阳人》的报道,发动寻找刑国槐的有关信息。

住在上海的淳口人孔北海从网上看到这篇稿子后,他猜测,“刑国槐”很可能是姓寻。他把报道的链接发到同学微信群后,呼吁老同学们“回去问一问上了年纪的人、翻一翻族谱”。

从浏阳市人民法院退休,现居城区的寻佳章老家在社港镇淮州村。他发现,“刑国槐”的通讯地址“湖南浏阳北乡社港市邮局内玉田寻业广收”跟他有点关系:“我家那边叫淮州村玉田组,以前叫内玉田,但没听说过有此人。”另外,他老家有个邻居叫寻荣广,会不会跟寻业广是兄弟?

10月中旬,寻佳章回老家翻族谱,顺利找到了寻业广的信息。在寻业广儿子寻翔舞这一栏,赫然记载“抗日战争守上海四行仓库,谢晋元部队,著名的八百壮士之一,任少尉排长”。

寻翔舞的儿子寻承仙今年63岁,他证实,父亲确实遗留过一些物件,证明其曾参与四行仓库保卫战。

如何证明

“寻翔舞”就是“刑国槐”?

今天上午,记者和寻佳章一起,去了一趟他的老家。

在一座小山前,一栋朴素的民居,这就是寻承仙的房子。得知记者会来,他一早就把族谱借回了家。

在这本上世纪八十年代修的族谱上,详细记载了寻业广、寻翔舞的生卒年月及重要信息,寻翔舞是1912年生、1978年去世。

如何证明寻翔舞就是“刑国槐”?

寻承仙介绍,父亲曾保存过一个“刑国槐”的私人印章,一个留澳返国四行孤军纪念章,一份任少尉排长的证明,还有一份谢晋元去世的祭文。

“这些(遗物)是我父亲带回来,也一直保存的东西,应该是最好的证明。”寻承仙说,父亲去世后,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他堂兄曾拿来一份报纸,讲述了四行仓库保卫战的事情。想着留在手里不便保管,于是,寻承仙就将父亲的四件遗物交给了堂兄,后不慎遗失再未回归。另外,父亲还曾有一些过塑的穿军装的照片,也因多次搬家丢失。

如今,家里仅剩一个黄色行军布袋,一个行军水壶。记者发现,布袋的布料硬扎,保存完好,铜质的环扣已经布满绿色的铜锈。铝质水壶的塞子换成了一个木塞,背带断了。

“这个布袋,小时候我母亲就常说是我父亲带回来的。”寻承仙说,在战争年代,布袋装着武器弹药跟随父亲出生入死。回乡后,父亲改行做篾匠,布袋里的东西换成了他谋生的工具——篾刀。

寻翔舞怎么会改名“刑国槐”?

对于寻翔舞当兵的经历,寻承仙说父亲是个话不多的人,这些经历更是很少讲。比他小一些的邻居们也表示,因为当时大环境影响,他没有对外说过。

据史料记载,四行仓库保卫战后,谢晋元率领的300多名将士被日军俘虏,软禁后送至国内多地及海外当劳工。

根据已经考证的资料,一部分士兵被送至巴布亚新几内亚(当时被日本占领)做奴工。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128名活着的四行孤军辗转香港回国。

已经遗失的留澳返国四行孤军纪念章或许能证明寻翔舞经历了这段历史。寻承仙的姑父、寻翔舞的妹夫徐霞诞回忆,寻翔舞回家时,带了一些椰子壳作纪念,“他说在那边吃的是生食。”其他的,他从未详细讲述过,哪怕对自己的儿女。

至于他改名的原因,寻承仙认为,可能是当兵后用的一个化名。

来源:浏阳日报

责编:周婵

审核:刘志光 高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