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名城的田园文章

古色古香的繁华商业街,是握手楼改造成的;杂乱的田间窝棚,变成花海+稻田的美丽田园打卡点;昔日“龙须沟”,变为水清岸绿的生态湖……麻涌镇一系列变化受到各界好评,这是东莞市美丽乡村建设的缩影。

10月21日—22日,第二届“广东十大美丽乡村”系列评选活动实地考察组来到东莞市实地调研,分别走访了麻涌、茶山、寮步、大岭山、常平、谢岗等镇,就当地美丽乡村建设进行把脉,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本届系列活动主题为“寻找乡村振兴排头兵”,通过走基层、深调研、找突破、实评估、理思路、提报告等方式,研讨广东实施乡村振兴的产业特色与治理对策,评选出一批基础条件较好、推进建设较快、工作成效较为明显的榜样乡村,提供乡村振兴的广东经验。调研组一行获得调研镇村的热烈欢迎,多镇党委书记、镇长出境为所在镇村代言,广邀四海宾客来到当地感受“美丽乡村”建设成果。

东莞由农业大县发展成“世界工厂”,再到“新一线”城市,书写了发展传奇,“美丽乡村”工作交出怎样的答卷令人期待。

调研组发现,东莞市美丽乡村建设已初具规模,各地“网红村”串珠成链,古村落、传统文化、生态资源正逐渐活化迎来复兴,成为城市新名片,为东莞增添新魅力。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卢真伟 丘想明 韦基礼 刘远忠 陈启亮 何明强 见习记者 张珊珊 摄影:洪海 策划:黄少宏 统筹:何明强

A 都市闻稻香 美景惹人醉

“麻三村的村容村貌给我留下印象很深,‘垃圾不落地’等机制设计产生了积极成效。”10月22日,一名考察组成员表示。不少去年曾到麻涌走访的考察组成员称赞麻涌环境“变化大,环境越来越好,配套越来越完善”。

因为毗邻华阳湖,面积3.7平方公里的麻三村处处可见华阳湖的影子。麻三村充分利用华阳湖沿湖地块打造特色旅游产业,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村内营造健康、生态、幸福的环境。如今,在麻三村可以看到,创客坊等现代化商业体与华阳湖高品质的旅游资源有机结合。

徜徉在麻涌镇美丽的华阳湖南侧麻三村,湖光水色,天气晴好,人的心情跟着好起来。走进古梅广场特色商业街,道路整齐划一,既有广东小吃一条街,也有消费者熟知的餐饮品牌。

环境变靓了,生活便利了,村集体效益好了,成功摘掉“次发达村”帽子,村民的收入和分红也增加了,先后获得“珠三角最美生态乡村”和“东莞幸福村居”称号。

“麻三村通过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品质提升,走上了环境变优美、产业变高端的高质量发展之路。”麻涌镇委副书记、镇长谭叙棉评价。

同样的一幕发生在常平镇桥梓村。近年来,常平镇桥梓村围绕爱莲湖广场,规划建设以“濂溪致雅,光诉清莲”为主题的夜景亮化工程。如今,爱莲湖景区成为桥梓村的靓丽名片。

和煦的阳光下,青青的水稻随风摇曳。漫步在稻田的栈道上,不时迎来休闲的市民,嬉戏打闹的天真孩童……古村添新颜,美景令人陶醉。这样美丽的画面近来时常出现在茶山镇的上元稻田公园。

“以前菜农在这里随意搭建窝棚,周边环境又脏又臭。”据村民介绍,现在修好了路、新增了路灯、建起了公厕……2019年,茶山镇和上元村两级通过回收农田,拆除窝棚,完善道路、停车场、栈道、公厕等设施配套,将250亩农田打造成集生态保护、休闲观光、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稻田公园。

“这里能让孩子亲身接触禾稻,学习农耕文化知识。”市民刘嘉惠介绍,生活在城市的孩子很少有机会见到这么大一片稻田,且还有水稻科普文化长廊、农耕文化雕塑等供参观。如今,上元稻田公园已成为茶山的网红打卡点、市民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茶山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将以上元稻田公园为范本,推动其他村开展农田菜地的升级改造,加快推进1600多亩卢溪农业生态园建设,将其打造成集生态观光、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于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田园综合体,促进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B 文旅融合焕发新机

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给麻三村带来了巨大改变。麻涌人陈沃波在麻三村开了一家“古梅甜品”。在他看来,麻三村和麻涌镇环境不断提升,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也为当地带来创业致富的商机。

如今,麻三村“乡村游”项目以16公里水、陆绿道为纽带,串联已建成的特色景点,实现水网、路网、绿网与华阳湖湿地公园相连相通,让麻涌旅游呈现“水水相通,路随水走”的生态特色景观。

2016年以前,麻三村属于次发达村,村、组两级收入主要是华阳湖沿岸工业区的低端厂房租金。抓住市、镇打造华阳湖生态旅游区的机遇,麻三村以“三旧”改造为抓手发展集体经济,盘活闲置及三旧地块240亩,并对其中的85亩土地重新包装、推出市场,引进了华阳湖创客坊、原创坊、壹城、古梅广场等项目,获得收益1900万元/年,是改造前的6倍。

环境提升和旅游产业发展带动了麻三村集体和村民收入的提升。麻三村临华阳湖一块面积32亩的土地,租金从每月每平方米1元提高到1.45元,每年为麻三村带来1223万元租金收益。

麻三村乡村游景点火红的场景是东莞美丽乡村建设的缩影,越来的越多东莞乡村吃上了“旅游饭”。

东莞市茶山镇南社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景点,许多市民来此感受古村魅力。雕梁画栋、流水潺潺。从南社古村落西城门进入,一排排古祠堂翘角飞檐、雕梁画栋,岭南建筑设计精巧、精致古朴。

南社明清古村落是一座以谢氏家族为主的血缘村落,以明末年建造的古围墙为界,利用自然山势错落布列,已有800多年历史,先后获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

南社村党工委书记谢柱成表示,在古村落保护与开发方面,南社村将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相结合,逐步探索出“企业管理、村民参与、政府引领、专业推进”的发展路径。

常平镇桥梓村则以红色旅游产业带动发展集体经济,走绿色发展之路。常平镇桥梓村内周氏宗祠已成为东莞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是东莞市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和红色旅游路线重要景点。桥梓村打造的“爱莲”文化与红色文化交相辉映,吸引越来越多游客前来。为提升旅游接待能力,桥梓村将在桥城工业区“工改工”项目规划800个停车位的基础上,再投入400万元新建一个小公园和停车场。截至目前,该地先后接待游客超6万人次。

“环境变好了,人气旺了,物业出租收益提高了。”一名村民笑着说。2019年,桥梓村总收入4500多万元,纯利润3500多万元,全村的综合经济实力呈上升态势。

常平镇委书记刘裕昌说,接下来桥梓村将以申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为契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努力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为常平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C 铸品牌打造产业新模式

行香礼,取香炉,请香具,压香灰,添香粉……每一道工序都需要收放自如,才能在最后一刻品得一缕清香。在古筝声乐的环绕下,跟随着“古法篆香”一张一弛,既能平复思绪,也能关照内心。

寮步镇是一座独具味道的小镇,因丰厚的沉香文化底蕴和成熟的商业开发被誉为“香市”,许多市民前来开展一段奇妙的“寻香”之旅。

近年来,寮步镇把沉香做成了融合旅游和商业开发一体的大产业。寮步镇是莞香文化的发源地,素有“香市”“中国沉香之乡”等美誉。其中,香市文化旅游区是国内唯一一座以香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区,占地300多亩,依傍着神仙岭和龙船山,有着“仙迹留香,祥龙献瑞”的美好寓意。区内景点丰富、特色明显,除中国沉香文化博物馆外,还包括香慧寺、香远塔、迎香门,2017年获评国家AAAA级景区。

沉香之外,寮步镇陈家埔村的酱料也颇具名气。寮步镇豆酱是具有百年品牌的特色食品,一直保持手工制作、天然生晒、原汁原味的传统。曾经陈家埔村村里的人家都自制豆酱作为传统美食,其潜力得到挖掘。2019年,又一味食品厂建立“又一味酱园”,主营绿色果蔬菜制品,原生晒酿造酱油、寮步镇豆酱、辣椒酱等传统天然工艺调味酱料,探索“美食+旅游”的全新产业模式,吸引大量游客前来体验。

与寮步镇毗邻的大岭山镇鸡翅岭村立足于当地文化传统,以传承莞香文化为切入点,拓展文化生态旅游,推动乡村振兴。

2019年,贡香居被列为鸡翅岭村乡村旅游开发资源项目,致力发展成为以莞香为主体的科普文化观光园区,向国家AAA景区目标迈进。当前,鸡翅岭村已建设颇具规模的仲记“女儿香”“贡香居”和“聚香园”3个女儿香种植基地。

依托莞香文化的传承,鸡翅岭村的乡村旅游开发资源也在同步开发,有9个项目于2019年成功入选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的乡村旅游开发资源目录(第一批)中,涉及乡村自然景观类、乡村产业融合类、乡村民俗文化类等。

目前,该村以女儿香为核心,打造“一莞十香”的文化产业品牌,构建“三山夹两心,双环串十景”的空间结构,实现“一莞十香传四海,三山两园芳新颜”的发展目标。

“我们将加强对鸡翅岭村历史文化资源的发掘利用,以发展文旅产业为重要目标,推进精品示范村建设,改善村民生活环境和收入水平。”鸡翅岭村党工委书记汤柱森表示,该村将对村内连片旧民居进行保护性开发,改造建设一批特色民宿,同时发挥莞香文化与山水优势,推出精品休闲旅游项目,真正将鸡翅岭村建设为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

D 宜居宜游悠然自得

村在山中、九成是绿!东莞第一峰下有个“富氧村”,谢岗镇南面村优越的自然环境令人赞叹,“整个村几乎都围绕在银瓶山下,拥有难得的生态资源禀赋,或许现在发展得不够理想,但只要守住绿水青山,做好统筹规划,未来发展大有可为。”

“这两年村里人越来越多,不少年轻人也回来了。”钟阿婆30多年前嫁入南面村,见证了由当初家家户户以耕田、种果树为主,到逐渐有人外出务工,再到近几年越来越多人回来开店做生意。村里许多老宅子变成新楼房,还开了好多商铺。“很多路都铺上了柏油,建了小公园,晚上很多人在跳舞,在村里生活很方便。”

2019年,东莞市空气质量监测部门监测,在银瓶山森林公园内一处瀑布附近曾测得当时东莞富氧含量最高值,南面村一时被称为“富氧村”。

作为东莞第一峰所在,银瓶山森林公园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附近居民及外来游客前来慢行、野炊、锻炼的热门之地。每逢节假日,由南面村通往银瓶山的道路车流经常爆发性增长,导致“逢节假必塞车”。

“路堵的主要原因是游玩的人多了,但也说明道路建设标准、疏导能力有提升空间。”谢岗镇委书记胡毅峰指出,随着生态环境建设不断推进和配套设施逐步完善,银瓶山森林公园吸引越来越多游客,道路交通一定要跟上。

秋风微微起,湖面荡涟漪。10月22日上午,佛灵湖生态旅游区,湖边的大草坪上,60来岁的陈先生正与孙子逗得正欢。陈先生是镇上的居民,家住两三公里外的陈家埔村,数十年来一直是佛灵湖的忠实粉丝。“这里风景很好,空气清新,非常适合休闲娱乐。”

佛灵湖位于寮步镇南面,总面积约4000亩,水库面积约650亩。湖区内植被丰富,绿树青葱,环境优雅,空气清新,是不可多得的天然氧吧,每天早晚都吸引不少镇内及周边镇区居民到此散步、运动。根据统计数据,该地每年游客人数达100万人次。

佛灵湖生态旅游区的发展离不开寮步镇对生态环境的重视。自2019年以来,寮步镇实施“3年3个亿”的农村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投入大量资金完善村道路建设、游步道建设、标识系统建设、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等配套设施建设。“住在寮步镇的人假期不需要出去跟别人挤,在镇里就能享受悠然自得的生活。”郭女士表示。

■“我”来代言

常平镇

“古村桥梓,红色传承;莲香飘溢,百业兴旺。我是常平镇委书记刘裕昌,我为美丽乡村代言。”——东莞市常平镇委书记刘裕昌

谢岗镇

“东莞第一峰、谢岗银瓶红。我为谢岗美丽乡村代言。”——东莞市谢岗镇委书记胡毅峰

大岭山镇

“莞香文化之乡,美丽幸福村居,我为大岭山美丽乡村代言。” ——大岭山镇委副书记、镇长黄德洪

麻涌镇

“麻涌镇麻三村积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走上了环境变优美、产业变高端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是东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缩影,我为麻三打call,绿水青山,美丽麻三,加油!” ——麻涌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谭叙棉

寮步镇

“芬芳香市,魅力寮步,我为寮步美丽乡村代言。” ——东莞市寮步镇委副书记、镇长黄荣峰

茶山镇

“寒溪水村、南社村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底蕴。我是茶山镇副镇长胡长勋,我为寒溪水村、南社村代言。”

——东莞市茶山镇副镇长胡长勋

■记者观察

让绿色与发展在村庄和谐交融

东莞地处粤港澳大湾区腹地,绝佳的地理位置让其成为改革开放后国内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

曾几何时,东莞的经验是招商引资,市镇村“多轮齐转”,以“村村点火,处处冒烟”为特点的农村工业化迅速发展,出现了“满天星斗”的发展局面。不过,在熠熠星光之下,与江浙不少城市相比,村居环境不佳一度令城市“失色”。

一些东莞镇街除了环境污染,还因为日益发达的产业业态和缺乏城市规划,承受了“城不像城、村不像村”的伤痛。大量资本涌入和人口集聚,更是加剧了这种割裂。

上世纪80年代初,桥梓村是常平镇最早引进“三来一补”企业的农村之一,毛织、电子、塑料加工企业纷纷入驻。在1990年代,该村年集体收入超1000万元,成为当时东莞“五强村”之一。

然而,随着产业发展,过去粗放经营的企业被挤出市场,只给许多像桥梓这样的村庄留下一间间空置厂房。越来越多年轻人从村庄逃离……

在水乡,许多镇不得不花费重金加码水污染治理和土壤修复。一度被默认的“先发展后治理”模式被证明行不通,共识建立起来之后,东莞乡村面貌的新变革拉开了大幕。

近年来,东莞不但出现像麻三村、南面村这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样板,也有像南社村、陈家埔村这样对产业业态进行严格甄别,将产业与村庄发展进行有机融合的优秀案例。桥梓大力改善环境,走上了以红色旅游产业带动发展集体经济的绿色发展之路……

当下,东莞不少村社区正积极探索从建设美丽乡村、管理经营美丽乡村到打造全域旅游大景区“三部曲”,形成了城乡之间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新景象,美丽乡村建设的考场上东莞写出漂亮答卷。

如今,不管是景色如画的美丽乡村,还是高效现代的“智造”名城,都同样成为东莞的城市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