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这位女科学家,中国可能未能摘掉,“乙肝大国”的这顶帽子

对于乙肝,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在以往的医学宣传中,乙肝大国都戴在中国的脑袋上,动不动就说我国是第一乙肝大国,呼吁全社会需要关注乙肝健康。

不过好在持续多年的努力下,这顶帽子终于可以摘下来了!

10月28日,国新就办“十三五”卫生健康改革发展有关情况举行相关发布会。

据媒体报道,目前我国肺结核发病率从原先2015年的63.4/10万降低到2019年的55.6/10万,其中5岁以下的儿童团乙肝病毒的感染率降至1%以下。

这意味着我国乙肝患病率逐渐下降,可以摘掉了乙肝大国的帽子,被世卫组织誉为发展中国家的典范。

而据早前世卫组织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100多万人死于肝病,而我国患病人数不在少数,各种原因的慢性肝炎随着病情发展,就会转化肝硬化,从而引发肝癌,

据统计我国乙肝感染者为8600万左右,约2800万慢性乙肝患者,且还有丙肝感染者约1000万,

不管是国家防疫防控上,还是我们国民自身的预防意识上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被誉为中国乙肝疫苗之母,她以身试验,改变了中国防控病毒性肝炎的历史

通常说,一个地区乙肝发病率和医疗水平有关,而医疗水平往往和一个地方的经济挂钩,像非洲这样的国家相对欧美这样的发达国家,乙肝患病率就高了很多倍。

上个世纪70年代,我国的医疗水平差,经常出现医疗器械重复使用的情况,比如:注射器和针头重复使用,都会给乙肝传播创造条件,每年有大量人因肝病而死亡。

再加上那时候正处于我国新生儿快速增长期,肝炎病毒蔓延很快。而医疗卫生方面是阻断乙肝的一个途径。

当时我国医学界对乙肝病毒了解几乎是空白,直到1972年国际出现一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中国医学界才知道肝炎还有乙肝这一分类。

此时陶其敏冯百芳教授,在米勒教授的支持下,共同创建了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

(汉斯·米勒和他的妻子中村京子)

1973年,米院长用各种关系,将陶其敏送往日本学习血凝法检测技术,了解了当时国际上的乙肝病毒检测和诊断技术。

在国外进修后的陶其敏,回来就开始制造自己乙肝检测试剂盒,由于当时国内没有葡聚糖,于是她找各种替代品。

(当时北京人民医院乙肝疫苗研究团队(右三陶其敏))

经过4个月不分昼夜的实验,经过无数次的失败,最终她制成了带有表面抗原的敏感血球,1973年建立了国内第一个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及表面抗体的检测方法,让中国进入了认识乙肝的时代。

(肝病研究所研发的HBeAg Ab EIA试剂盒)

在研制疫苗时,由于当时联系不到试验的大猩猩,陶其敏决定以身试验,给自己注射了乙肝疫苗,经过多次的临床数据调查,3个月后抗体出现,研制的乙肝病毒疫苗也预示着成功!

(1975年8月29日,陶其敏(左一)在自己身上实验肝炎疫苗)

1975年,中国第一支乙肝疫苗问世,中国乙肝预防工作开始进展。同年还建立了中国第一HBV DNA检测方法,使中国进入了认识乙型肝炎病毒特点的时代。

经过多年的试验,1984年,血源性乙肝疫苗开始在我国应用,先后实现了疫苗免费接种、新生儿乙肝疫苗免费接种,大大阻断了乙肝在人群中传播。

(上世纪80年代,幼儿接种乙肝疫苗)

除了乙肝,陶其敏还继续研究丙肝的医学探索,在1991年成功研制了中国第一个丙肝抗体检测法,1993年被批准用于献血人员的筛查。

仅仅1993年到1994年,丙肝感染人数很快下降了一半,目前我国针对丙肝新药应用于国外基本持平,其自主研发的丙肝新药也已经问世,给患者提供充分的选择。

(乙型肝炎疫苗研制和北京医学院肝病研究所建立的三位创始人:米勒教授、陶其敏教授、冯百芳教授)

之后陶其敏一直都继续研究肝病科研工作中。

她生前最大心愿,一是希望清除掉乙肝病毒,让国人不再受到乙肝的困扰;二是让患者尽快用上肝病口服药物,减少注射痛苦,效果更好。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肝病防控工作也取得重大突破。

然而中国这位乙肝疫苗之母却在2017年11月15日去世,享年86岁。

古有神农氏尝百草,今有陶其敏试疫苗。

如今听到中国摘掉“乙肝大国”的新闻,我们也不能忘记---在上个世纪,一位女医生以身试验,成功研制乙肝疫苗的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