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恸|陈德华:“我从来不是大红袍之父,只是一个爱茶人”

[新闻页-台海网]
台海网10月29日讯 据“茶道传媒”微信号发布 据悉,2020年10月28日下午三点二十三分,著名的武夷岩茶“大红袍之父”陈德华老先生逝世。
图片
他一生都在种茶、制茶、改良制茶工艺、研究茶。而在不求闻达的默默的行动中,陈德华影响了武夷山茶业的发展历史,引领着武夷岩茶的发展方向,为武夷山茶业的后续发展培养了不少传承的人才。历史一定会记住他为大红袍未曾虚度的几十载春秋,记住他为武夷碧水丹山茶香岩韵的无私奉献。
今先生遽然西归,是武夷山乃至中国茶产业的巨大损失!关于陈德华的事迹,《茶道》杂志也曾做过多次报道,今总结其生平,以此悼念,与茶友一同瞻仰其毕生贡献。
从“大红袍之父”谈起
从业界到民间陈德华都被尊称为“大红袍之父”。
可他却说:“我从来都不是什么‘大红袍之父’,只是够幸运,在武夷山工作的这几十年刚好与大红袍的有了那几次特殊的缘份。”对于“大红袍之父”的称谓,陈德华内心并不以为然。“大红袍是大自然赐予武夷山的瑰宝,我最多也只是在历史上的某些节点起到了推广的作用。大红袍的父母是武夷山这方灵秀的山水。”
“其实我只是个爱茶之人。我最喜欢的还是上山采茶。喜欢那种俭清和静的生活。”
图片
问起武夷山的茶农,没有不知道“陈德华”三个字。他不善言辞,周围很多人都亲切地称他“德华叔”。
他对大红袍的贡献,远远超越了历史上任何一位制茶人。默默耕耘,他从事武夷岩茶名枞品种的研究长达40余载,尤其对大红袍的剪枝繁育与制作技艺做出了决定性的杰出贡献,被评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红袍传统工艺技能代表性传承人。
由他焙制的特级大红袍多次以10万元以上的价格拍出,其亲制的一款60克重的“大红袍”更拍出56万元高价。他开启了大红袍一个全新的时代,成为现代大红袍价值纪录的开创者与引领者。
图片
1963年陈德华从福安农校毕业,分配到武夷山茶科所工作,开始了他和武夷岩茶的不解之缘。
1982年,陈德华在武夷山御茶园建起了一座占地5亩的武夷名丛、单丛的观察园。有165个品种,著名的大红袍、铁罗汉、水金龟、肉桂、天女散花……
1985年11月,陈德华到福安参加福建省茶叶研究所40周年所庆活动,私下向该所一位老同学要了5株大红袍茶苗,带回栽种在武夷山茶叶研究所“御茶园”名丛观察园中,也就是这5株大红袍茶苗茁壮成长,承担着繁殖推广的任务,从此,陈德华的名字和武夷岩茶连在一起,和大红袍连在一起。20多年来,陈德华繁育了大量苗木,使纯种正本大红袍的面积年年不断扩大。
1988年,陈德华受聘于武夷山市示范茶厂,当科技顾问。他和厂长虞德庆自行设计一台萎凋机,大大降低了青茶水份,并使萎凋这道工序由原来的4小时减少为半小时,同时投资把微电脑控制系统引进茶叶生产的关键环节。
之后,他帮助这个厂引进封口机,率先改进茶叶包装。精美的小包装茶叶投放市场后,果然十分抢手。陈德华在示范茶厂几年间,使这个厂一改过去亏损局面,年年盈利。
1997年陈德华退休后创办了武夷山市首家民营科技企业——武夷山市北斗岩茶研究所,后又创办了武夷山市(爱德华)实验茶场。
图片
他是一个闲不下来的人,一直在做,做各种各样好玩的事,尝试各种各样的可能。比如用纯种大红袍与数种优质岩茶拼配出商业大红袍,比如最早使用正山小种烟小种的烘干方法,比如第一批机械采茶,比如提议改良之后从浙江引进整体式的杀青机,这些点子,现在都在茶叶界大范围地使用。他还创造了很多个第一,第一个无性繁殖培育成功“正本”大红袍茶树;第一个研制成功大红袍商品茶;第一个恢复传统武夷龙团凤饼紧压茶,制成大红袍茶砖……他说自己“就是爱想,会去做那些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
图片
将“北斗”移进御茶园
1985年,陈德华将大红袍茶苗带回武夷山,在早一年的1984年,同样是他遇见北斗,将北斗带进御茶园。只是,北斗移植缘起于1979年的肉桂品种推广。
从1979年开始,福建省科委调拨专项资金八万元,在武夷山逐步推广肉桂品种200亩。1979年—1980年,在福建省科委的全力支持下,由崇安县茶科所牵头,陈德华具体负责实施,对武夷山的名丛、单丛进行几十年来(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拉网式群众性挖掘、整理和保护工作,涵盖了整个武夷岩茶产区。
1981年,开始在御茶园旧址整理开辟茶园,经过一年多的开垦、整理,按武夷岩茶产区传统的茶园式样建成了5坪茶园,每坪约1亩,后分批种下了165个名丛、单丛。这其中,“北斗”的移植在1984年完成。
1983年—1984年,武夷山菜茶换种肉桂,在跟崇安茶厂的姚月明一起到竹窠茶场了解情况在时,流香涧到竹窠的一片菜茶茶园里发现了一分多地的北斗茶树。
图片
“那片北斗有30多公分高,在一片菜茶中很显眼。当时御茶园的100多个名丛里还没有北斗,隔天我就去找了姚月明。”陈德华回忆,“见到老姚我就开门见山,说‘老姚,你那个北斗挖给我十棵。’他没作声,我就又自言自语的说‘反正我知道茶树在哪里。’听我这么一讲,老姚他知道这茶树是给也得给不给也得给,就松了口,写了条子答应让挖十棵。第二天就派了茶科所的叶以发和应姑仔拿着批条去挖茶树,当时我还嘱咐要挑茶树密的地方隔着小心挖,以免把茶园挖坏,结果还是挖了十一棵回来,挖回的茶树就直接种在了御茶园里。挖茶树那天是叶以发第一天到茶科所上班,我记得非常清楚。”忆起往事,一切如昨。
图片
1984年2月19日在御茶园种下北斗,三年后采茶,移回的十一棵茶树里面有一棵较早发芽,叶片也呈圆形,和其它十棵有不同。不过坊间所传“北斗一号”、“北斗二号”的说法,陈德华表示他也不清楚何时出现。“当年找姚月明挖茶树的时候,他没和我说过北斗有’一号’、’二号’,我也没听其他人和我提过这种说法,就只是在种植的过程中,我们只是发现有所不同,从未做编号命名。”
首创武夷岩茶紧压茶
武夷岩茶紧压型新产品是属于传统岩茶的再加工,基本思路是借鉴普洱茶紧压型产品的生产原理,即把岩茶原料经蒸汽蒸软后送入模具中用机械的压力压制而成。
1994年,陈德华到昆明参加中国茶叶学会年会,在当地的茶叶市场参观时看到各式各样的紧压茶,唯独没有乌龙茶。试制以武夷岩茶为原料的乌龙茶紧压茶的想法由此萌生。
图片
“武夷岩茶初制过程无包揉造型工序,茶叶条索疏松呈直条状,体积蓬松占位。在不影响品质的前提下,如果把它制成紧压型饼茶或砖茶对方便贮运是有意义的;而且武夷岩茶在历史上就有不少对其贮存后的品质显著优于新茶的论述。基于以上这两点,我认定开发武夷岩茶紧压型产品符合实际。”陈德华对武夷岩茶紧压茶的想法有着专业的依据,不过直到1996年提早退休,这项工作才进行实质性的尝试阶段。
1996年,先是将武夷岩茶的原料委托昆明一家茶厂,代为加工成小沱茶。后经审评,压制成的小沱茶与原料茶的品质几乎无差异。后因购买压制小沱茶机器的想法没能得到满足,遂决定自主研发压制机器。1997年初到大理下关茶厂的参观,陈德华深刻体会到知识产权的宝贵,对后来的武夷岩茶紧压茶的研制起了很大作用,回武夷山后就着手研究如何完成样机的设计并投入试产。
图片
“为了研发压茶的机器,1997年花了一万块买了一台不锈钢锅炉做蒸茶用。后来做了很多尝试,最后选择的拖拉机液压缸还是因为压力小、定压时间不长而以失败告终。后来改用压地砖的机器加大压力同时加深模槽高度,结果产品一出,即美观又容易定量取茶,改变了饮用紧压茶必须用刀撬的老办法。”
在学习了普洱茶的加工程序后,陈德华又结合武夷岩茶消费市场的习惯,将茶品的外观形状做了调整,以100克茶砖为样本,分成八条,每条重12.5克,一半则为6克多,再后来又改成“巧克力”状一样十小块,这样可方便不同的消费者。
图片
讲起当初决定做武夷岩茶紧压茶时的心情,陈德华说:“当时就想反正已经退休了,失败了出洋相,但只是个人行为,无碍武夷山茶业大局;如果成功也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或许将来仍能为武夷岩茶增添一些新品。”
1997年开始加工茶饼,当时只有一家加工生产厂家,茶饼每年产量2000多斤,至1999年三年共生产7000多斤(精茶)茶饼。2013年统计,武夷山有规模的生产茶饼厂家有16家,年常量20多万斤(精茶)。武夷茶饼的研发,增加了武夷岩茶商品的多样化,延续武夷茶文化历史,促进了武夷山茶产业的经济发展。
图片
后记:
曾经在采访的过程中,陈德华对具体事件的年月和人名都能讲的不差一二,尤其是在参考文献方面,他甚至能流利地复述章节里面的内容。通过对他半数人生往事的回顾,也带我们回忆那些我们不甚清楚的历史。
“做科研、做学问、写文章,都要凭资料说话,实物资料和文献资料都一样重要。”陈德华一再强调,他的严谨态度着实让人敬佩。希望华叔一路走好!您的精神依然留在广大爱茶人心中!指引我们为茶事业而奋斗!(来源:茶道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