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刊》主编李少君谈中国新诗百年特点:人民性、英雄性、自然性

11月1日,第六届中国诗歌节在成都开幕,11月7日将在重庆闭幕,作为疫情防控下新常态下举办的第一个国家级大型文化活动,全国知名诗人、评论家等文化名人齐聚成渝,共商诗歌艺术发展之路。
作为此次诗歌节的承办单位之一,《诗刊》社主编李少君告诉红星新闻记者,选择在成渝两地共同举办,充分展示了巴蜀诗歌底蕴和地方文化特色,同时也展现了川渝乡村振兴成果和现代城市形象。巴蜀地区历史文化底蕴丰富,具有悠久的诗歌文化传统,享受“自古诗人皆入蜀”的美誉。李白、杜甫、苏轼、郭沫若等一大批诗歌巨匠都在巴蜀大地上留下了不朽的名篇,这里是浸透了优秀诗歌传统和人文底蕴的一片文化区域。
图片
《诗刊》社主编李少君(图片来自受访者)
李少君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既在经济上面领先,在文化上也有引领的作用,“拿四川来说,实际上中国的地域里面文脉几千年没断过的,恐怕也就是山东和四川这样的地方。”本届中国诗歌节是在疫情防控新常态下举办的第一个国家级大型文化活动,对此,李少君表示:“这是向我们发出一个信号,中国疫情防控已经取得了重大的战略成果。经济、文化都在迅速恢复。”
中国新诗已经走过了百余年的历程,在发展过程中,诗人们在很多方面都进行了独特、深入的探索,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成就,此次在成渝两地共同举办的中国诗歌节,全国各地一百多位诗人、评论家汇聚在此,老少咸集、群贤毕至,是对中国新时代诗歌队伍的一次检阅,“我认为,创新与建构是新时代诗歌的双重使命。”李少君说,如果说1970年代末开始的新时期文学阶段,诗歌尽管不断革命,但主要是一种自我怀疑、自我批判乃至自我否定的诗歌历史,是一种解构主义思潮的诗歌历史。那么,新时代的诗歌,其主流是一种创新和建构的诗歌,一种日益增强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一种新的诗歌方向和价值建构的生成。
他认为,中国新时代的诗歌有很强烈的“人民性”、“英雄性”“自然性”三大特点。
谈及诗歌中的人民性,李少君从脱贫攻坚中举例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他了解到,大量写作脱贫攻坚主题的诗人属驻村第一书记,“当很多诗人经历了脱贫攻坚,与百姓同甘共苦后,对他的写作、感受、内心触动是巨大的。诗歌的感情更真实,文字更接地气。”
此外,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期间,国家表彰了大量的英雄人物,包括人民艺术家、最美奋斗者等,这是对中国新诗整体氛围的转变。“其实歌颂英雄本来是诗歌的基本主题,无论是荷马史诗还是格萨尔王,都是英雄的照射。疫情之后,我们出现了大量歌颂医务人员、钟南山、基层工作人员等战疫英雄主题的诗歌,这也是中国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
而“自然性”则成为了一种新潮流。李少君认为,中国自古就有自然山水诗的文化,随着社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对自然生态的写作成了新潮流。结合成都这座公园城市,李少君认为是自然诗歌天然孕育的城市,“为什么从古至今那么多诗人来到成都,首先其自然环境很好,‘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同时,人文底蕴深厚。此外,生活在这里的市民很安逸,来了都不想走。所以,成都有天然的诗歌优势!”
红星新闻记者 邱峻峰 曾琦
编辑 姜山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