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侯门山,见证一所废弃山村学校的重生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史春波 通讯员 刁卓璐
山坡上,水杉和银杏的叶子簌簌落下,太阳照出金色的光芒。山间传来一阵清澈读书声:“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
这是11月8日早晨,诸暨最西部的山区,马剑镇上和村侯门山书院。
图片
这是一所留下了历史印迹的乡村学校。
这里曾是一所山村学校,从1957年到2013年,近半个世纪里,不知培养了多少山村学子。他们走出大山,从此改变命运。
在废弃多年以后,曾在这里读书的陈可英,把它改造成了一所乡村书院。现在,每个周末,她和义工伙伴往返于山村和城市,传播书香,传递希望。
这两排低矮的房屋,让许多贫寒学子种下梦想,让许多游子找回了乡愁,也让这个偏远沉寂的山村看到了振兴的曙光。
图片
热闹的旧学校
11月8日是星期天,一早,陈帆就把书院的门打开。
在最近的几年,这个乡村书院是她的精神家园。她一边管理它,一边享受读书的乐趣。
和她一起的书院管理员陈帆,是一名脑瘤患者,今年28岁,她的青春一度是灰色的,直到遇到陈可英。前两天,陈帆接到陈可英的电话,书院会来很多客人。
果然,一辆辆小车开进了山村。
一大早,陈作兵就从杭州出发了,这名平时不得空闲的医生,终于抽空回来。在赶路两个多小时后,回到了熟悉的山村。
陈作兵和陈可英都是上和村人,两人是发小。陈作兵现在是浙大一院的副院长。
“35年前,我在这里度过了快乐的五年,这几乎是我童年的全部,那时没想到会考上浙江大学,还能在浙大工作。”面对一群孩子,他这样深情回忆。
这次重回家乡,陈作兵给陈可英带了一份珍贵的礼物: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要在这里授牌。
图片
在校园里,举行了一个简短的挂牌仪式。一块刻着“浙江大学”的沉甸甸的牌子,交到了陈可英的手上。
“我们浙大教育基金会,以前都是做大项目的,到这样一个山村来做基地,还是第一次,虽然小,但是意义特别大。”陈作兵这样坦言。
“小时候,我们翻来翻去想读书,但是没有书读。”他回忆说,“现在条件是好了,但是读书的孩子却少了,我希望孩子们能多读点书,少玩手机。”
将来,浙江大学教育基金还会投放到更多的山村,让更多的山里孩子看到更多的好书。陈作兵承诺。
在陈可英看来,陈作兵此行更大的意义在于,“浙江大学”这个名字从此刻进孩子们脑海里,如星星般引领他们前进的方向。
图片
陈可英在和孩子们互动。
在嵊州当老师的吕群芳也来了。她和姐姐一起在这里做志愿者,两个人开了两个多小时的车,来到学校。一群孩子已经在等她们。
孩子有三四十个,都是留守儿童,大部分是村里的孩子,还有一些是附近务工者的孩子,还有从诸暨城里来的,由爸爸妈妈带着来参加周末的活动。
在一间教室里,吕群芳和姐姐给孩子们上了两堂课,一堂讲的是甲骨文,汉字的演变,另一堂是讲“笠翁对韵”。
“这里的学习氛围很好,孩子们的知识面也比较广,和我来之前想象的不太一样。”吕群芳这样说。在图书馆,吕群芳留下了她写的一本书《字若星辰》。
这位吕群芳老师,是一位网红老师,她给学生上汉字演变的课程,钱江晚报也曾经报道过。
图片
古村学堂荒弃
陈可英忙了一天。她是这所乡村书院的发起人,一名小学教师。在当地,她还负责一个名为“越民生”的义工组织,主要推广公益阅读。
在一所废弃学校上创办一座书院,在陈可英看来,更像是使命。
建造于1957年的上和学校,从幼儿园到高中,规模最大时曾有四百名学生,附近村子都来这里上学。山坡上,曾经书声振耳。
陈可英那一代人,从小在这里读书,毕业,后来考上大学,她又回到这里当过幼儿园的老师。
在这里教书的时候,她认识了现在的丈夫。他们在校园里种下花和树,腊梅、海棠、绣球、松树,现在已经长大,枝繁叶茂。看着这些,陈可英就像是看到了自己的青春。
图片
陈可英的父亲曾参与建造老学堂,父亲去世后,她的母亲每天凌晨三四点起床到学校烧饭赚工分,师生们喝的水都是母亲从山脚池塘挑来的。
随着时代发展,学生越来越少,2013年,学校正式停办。房子就一直空着,堆满了杂物,有的还断了房梁。村里的孩子,都到城里去读书了。
2017年初,陈可英和义工到上和村做公益。孩子们在荒草地上就地围成圈听故事,让她感触颇多。
上和村是个古村落,有600多年的历史,村里的《陈氏家规》中就提到“为人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这里《弟子规》里的话。
因为这句话,从古至今,村里出了很多读书人,他们中有做军官的,有名医,有教师,也有公务员。
图片
重现书声
看到老学校日渐破败,陈可英便有了改造的想法,想要让学校坊书声再现。而这个心愿背后,是无数个爱心汇流成河的故事。
2017年,在她的倡议下,30多个在学校读过书的学子捐款6万多元,10多位诸暨作家捐赠近千册图书,还有不少爱心人士捐字画、桌椅、空调和书架等。
图片
“你看那些课桌课椅,都是一些学校淘汰下来的,他们听说我们需要,就捐给我们了。”陈可英说。
陈天京是上和村党支部书记,他带头清理校园内的杂草,搬杂物,再顶着烈日,一趟又一趟把书用扁担挑上山。
那段时间,家住诸暨城区的陈天京,每天起早摸黑往返家和村子之间。
公益的力量是巨大的,周边的村民们也被感染了。
有住在山腰的,他们主动参与搬运、打扫书院的卫生;有的给孩子们做后勤保障;有的还从城里赶回来做志愿者。村民陈金海把家里的雕花老桌子搬到教室,铺上一块桌布,成了现在的讲台。
图片
在各方力量的支持下,侯门山书院已有4千多册图书上架,3间教室被划分成少儿类、青少年类、成人类不同主题的图书室,有经典名著、英语绘本、地方名志等,书香氛围浓郁,这里成了当地孩子的精神乐园。
看着侯门山又恢复了书香,许多村民用手机将侯门山新貌拍下,发送给在外工作的亲人,忍不住骄傲地感慨:“我们上和人的读书声又回来了!”
图片
播下读书的种子
书院办起来容易,怎么样让人气聚起来,让孩子把书读起来,这是不小的难题。
还好,陈可英背后有一支四五百人的义工团队,平时志愿者们就在做有关阅读的公益活动。
三年多来,在陈可英组织下,侯门山上已开展了50多场主题读书活动,包括邀请作家名师来讲座、走读乡村、各类陪读活动。
来参加活动的孩子,有本村的,也有来自周边乡镇的孩子,外来务工者子女,还有杭州、诸暨、上虞赶来的城市孩子。他们在这里尽情阅读,和义工们一起学习剪纸、武术、插花、制作香包等等。
图片
今年七夕节,一场孩子们期待已久的露营活动在侯门山展开,活动还吸引了一批乡贤的加入,包括援鄂重症医疗队领队、浙大一院副院长陈作兵等等,都回来了。他们为孩子们分了享个人成长经历,鼓励他们通过学习走出山村,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们的村子很偏远,走出去的人很多,回来的人却很少。”作为村党支部书记,陈天京说,乡村书院不仅让更多人认识了解传统文化浓郁的上和村,也让在外的游子再次回到这里反哺家乡,给了上和村更多发展的可能。
图片
目前,侯门山乡村书院已是诸暨大侣小学、杭州胜蓝实验学校、上海赫德双语学校的校外德育实践基地,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陪伴成长营实践基地,也是绍兴市首批爱心驿站之一。
侯门山乡村书院给孩子们带来了什么变化?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来过侯门山的每个孩子,都会背上几句《陋室铭》。
走进教室,黑板上就抄着两篇文章:《少年强则中国强》和《陋室铭》。“走进侯门山,深刻理解了‘陋室铭’的意义。”一个孩子在留言本上这样写道。
图片
今年上三年级的陈江泉是个活泼的男孩,原本一放假就满山乱跑的他,现在一有空就和伙伴们钻进图书室。
开学前,他和陈烁宇小朋友还当起了“学习委员”,把志愿者们买来的课外辅导教材整理好,分发给孩子们。
书院的管理员叫陈帆,她曾是学习成绩非常优异的学生,却在高一时因为罹患脑瘤不得不放弃学业,与病魔顽强抗争了几年后又在去年复发,做了开颅手术。
在山村里,陈帆的青春一度是灰色。书院的出现,给了她全新的色彩。
陈可英为陈帆申请了1万元补助金,还鼓励她来做乡村书院的管理员,在书本中自学技能,重拾读书梦。
图片
陈帆虽然没能上大学,但是,刚刚,他参加了绍兴文理学院学前教育的自考。“成绩马上就出来了,应该没问题,这一切都因为陈可英老师和侯门山而变得美好。”陈帆笑着说。
在侯门山,陈可英努力给孩子们播下一颗读书的种子,她相信,这粒种子终将发芽破土、蓬勃生长。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