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刀斩陋习,乡村树新风

据白荞村党总支书记常向虎介绍,过去,在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县富恒乡,除红白事、婚丧嫁娶外,生小孩、过生日、修祖坟、竖大门……各种各样办客的名目不下20种。频繁办客看似人情味浓,实则给大家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人情压力,不仅浪费时间、浪费食材开支,还引发攀比礼金、酗酒和赌博等不良风气,给村里带来了不少矛盾纠纷和社会问题,部分群众一年的收入还不够应付做客的礼金,有的村民还借钱做客,严重影响了村民的正常生产生活。
《村规民约》上墙提醒群众
如何改变这种不良风气的局面?富恒乡深入调研,结合村情民俗研究制定了“一项标准”“三项机制”“九个不准”的要求快刀斩陋习,把可以办理的客事简化为婚丧两项,明确请客范围不超出邻里亲朋范围,待客菜谱严格控制在彝族自古传统待客“八大碗”范围内,对办客期间的食品安全和环境卫生也提出明确要求,并把这些规定都纳入《村规民约》统一管理。
“打歌队”志愿到农户家中打歌祝贺
同时还由村民选举产生红白理事会,以村民自治的形式开展移风易俗客事从简工作。另外,全乡各党组织牵头专门组建了一支以500多名党员为主体的志愿服务队,配合红白理事会开展工作。志愿服务队不仅带头移风易俗、从简办客,还以分片挂包农户的方式,监督和指导群众规范办客。志愿者白天务农,晚上配合乡村两级通过以“火塘会”“院坝会”等方式,向群众宣传移风易俗树文明新风:办客前,给群众提提醒;客场上,履行好客事管理员、食品安全和环境卫生监督员职责;遇到家庭困难农户办理红白事,动员群众发扬一家有难、大家帮忙的优良传统,出资出力相互帮扶。
说到自己家生活的改变,白荞村本务村民小组王贵英滔滔不绝:“过去每年都要向亲戚朋友借万把块钱用于客事人情往来,客事简办后,人情往来少了,我们把节约出来的钱和时间用于发展产业和家里的建设。我给你算下:去年我女儿去丽江打工半年,工资收入就有2万多;家里养殖了两茬猪,卖了十多头收入差不多有三四万,除去生活开支还结余2万多元。你看这个是我们用结余的资金建的卫生圈,扩大了养殖规模,今年又遇着猪价涨,家里的闲钱多了,我们又新买了一张车。”
云南网记者 杨苑 通讯员 李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