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奎聚街道黄辛村:书写产业振兴的“山楂树之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王小涵 实习生 乔春娜

“看看我们村的小红果,就是这小红果,让我们村有了现在的面貌。”黄家辛庄村书记杨新华指着园里火红一片的山楂说。

黄家辛庄村位于奎聚街道驻地北5公里,潍坊昌邑市奎聚路北首。明弘治年间,彭姓迁此定居,因立村与沙岭旁,取名彭家沙岭。后黄、唐等姓相继迁居于此,年增人盛,改称黄家新庄,后改称黄家辛庄村至今。聚落呈长方形,村内道路三纵两横,占地面积0.61平方公里。现有人口405户,1382人,是山东有名的“山楂之乡”。村里有300多年的果树种植历史,所生产的大线穗梨、“大金星”山楂于1989年10月获得“山东优质水果”称号。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发展,果树种植转向优质化、多元化,目前山楂种植近2000亩,桃、黄金梨等400多亩,成为山东有名的“山楂之乡”水果种植专业村。

酸甜小红果,致富大产业。黄辛村已经有百年种植山楂的历史,上世纪中叶,在山东大学罗新书教授的帮助下,成立山楂种苗繁殖专业队,在1982年建起了全县仅有的第一家罐头厂。近年来,黄辛村充分挖掘百年山楂种植优势,在奎聚街道支持帮助下,举办了昌邑市第一届山楂民俗节、第一届山楂生态旅游节,着力以黄辛村为主打造集种植、采摘、休闲旅游于一体的万亩山楂园,打响了奎聚乡村旅游特色品牌。

在党支部积极引领下,黄辛村注册成立昌邑市山楂火了种植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村集体以土地+资金入股,村“两委”注入资金,引导果农以土地入股。依托合作社和“山楂+”产业载体,黄辛村实现了山楂的统购统销,此外,黄辛村还积极探索三产融合,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开发山楂酒、山楂保健品以及山楂休闲食品和罐头、饮品等产品,打造“山楂火了”品牌,以“小红果”带动“大产业”,增加农户收入,实现产业振兴。

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黄辛村依托万亩山楂园,打造“山楂树之恋”,以山楂的酸涩与甜美,比喻青涩的爱情,深入发展产业文化。围绕“山楂树寻爱之旅”主题,以“山楂红了”做活山楂文章,以休闲旅游采摘为方向,挖掘相亲相爱树、千里姻缘、红绳系情、甘棠遗爱等元素,丰富山楂树文化,增强文化吸引力。

村民腰包鼓起来了,集体经济也不应落后。为盘活集体经济,建立长效机制,黄辛村计划把村里原有的300多亩承包地有效利用起来,进行土地入股,同时以占地10亩的旧厂房招商引资,切实围绕山楂做大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发展村庄公益事业,让每个黄辛人共享发展成果。

黄辛村坚持以“五个一”为方向,即一个宣传队激发出黄辛精气神;一系列机制推动村集体长效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个农村合作社;一支班子凝聚村级发展新能量;一场节会推介昌邑特产知名度,凝心聚力,打造出了乡村振兴奎聚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