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东莞|吴光明:搭建校企桥梁,推广东莞技工教育成果

上午10时,吴光明打开办公室的电脑开始整理近期科研项目的文件。几个小时前,他还在高训中心的各个实训基地检查设备、解决问题,是一个事无巨细的管理者。下午,吴光明又转换另一个角色,作为专家到企业走访、调研,为企业把脉。
吴光明来莞从教近30年,从初登讲台到如今已变为机械高级讲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同时也是东莞市高技能公共实训中心的科研带头人。长期以来,他忙着一边教书,一边进行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工作。教出的学生走向各大企业,贡献从他身上学到的知识与智慧。同时他获认证专利发明7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并实现产业化。他作为东莞高技能人才的杰出代表,享受2018年国务院政府的特殊津贴,是东莞在该领域获此殊荣的第一人。
图片
流水线上的“超级技工”
1991年,吴光明还是华南理工大学学习机械与工程专业的一名大四学生,临近毕业前他收到东莞市技师学院的邀请,到技术院校当一名老师。
从业伊始,吴光明便不愿当一个站在讲台上对着学生空谈的“理论派”教师,让学生在课堂同时掌握理论和实践技能才是他的目标。
吴光明的双手满是伤疤,那是以前给学生做机器示范时留下的。“上世纪90年代的设备保护措施没有现在这么好,操作是挺危险的,所以很多人都不愿意干。”他认为要弥补学生只会“纸上谈兵”的短板,只有靠老师亲手带教、一线实践,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机械的魅力。
为了丰富自己的技能,吴光明想到了去工厂“取经”。他说:“我觉得一个老师连学校引进的设备都不会操作,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
由于当时学校要求教师在工作时间不能随意外出,他便趁放学后,偷偷骑着自行车去工厂“求学”。
在工厂,吴光明从未把自己视为一名老师,扑下身子到一线生产,与眼前这些只有初中学历但已经能熟练掌握机器的人当老师、做朋友,最后将真材实料的技术学到家,回到学校“活学活教”。
图片
搭建校企人才培养的桥梁
2010年9月,东莞市高技能公共实训中心正式成立,这是东莞唯一一个面向社会的公益性高技能人才服务平台。
吴光明正是这个平台的建设者和参与者,他看着这个基地从荒地到垒起大楼,再到引进一台台价值不菲的机器,后又在他的“妙手”中,结出累累“硕果”。
从技术院校老师到实训中心建设者,吴光明为何选择转换自己的角色?吴光明说:“职业院校的实训设备相对落后,学生毕业进入企业后,一些先进设备根本不会使用;其实,别说学生了,学校老师一般也不会使用这些企业设备。所以我觉得做这个事很有必要。”
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脱轨,一直以来都是职业教育的弊端。吴光明很清楚,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是关键。但大多数企业内部培训往往缺乏师资与设备,无法拿出生产设备来进行培训。而建成的高训中心各类实训设备种类齐全,可以实现零件加工从粗加工、精加工到产品检验的全过程,完全适应学员实训和企业生产要求。
规划之初,吴光明也遇到了不少挑战。“公共实训基地的设备投入大,高技术设备、设施的规划也不容小觑。”在四处“取经”、刻苦专研的努力下完成了规划任务。至今这些设备没有出现过规划不当而产生的问题。
图片
推广东莞技工教育成果
吴光明还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和东莞市高技能公共实训中心的设备优势,与多间企业对接,开展技术攻关和校企合作项目。近年来,先后与多家企业合作,研制一系列新产品,解决了企业生产中核心零部件精密制造的关键性技术问题,填补了国内空白。吴光明先后获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科技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在科研项目或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取得重大技术创新成果,获多项发明专利。
常年与企业一起研发先进制造装备和在流水线上与工厂师傅交流的经历,让吴光明意识到技能人才普遍存在理论与实践割裂的短板。他说:“东莞的制造技术在世界处于领先水平,这些技术在企业、在一线工人手上。”但绝大多数技术没能转化为论文,传承下去。这在吴光明看来非常可惜。
图片
因此,传承东莞制造技术经验成为他后来大量撰写论文、写教材的最大动力。
常年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吴光明很了解企业技术特点和对技能人才的需求。由此他开发了适合技工教育和技能鉴定考核的教材和标准,并在全国大型出版社出版发行,发行逾10万册,将东莞的技工教育成果在全国分享,彰显了东莞智能制造技工教育领域的专业技术水平在国内、行业的影响力。
经过十年的筹划,吴光明与行业内几位首屈一指的专家一同交流、探讨,终于在2016年,12本教材全部撰写完毕。他说:“我喜欢把事情做到极致,一旦选择了开始,就要做到满意为止。”
【策划】靳延明
【记者】薛屏
【作者】 薛屏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