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说文化 京湘共育人

初冬时节寒意渐浓,京城的教育圈内却是热闹非凡。11月19日至20日,第三届京湘基础教育论坛在朝阳区劲松职高举行,湖南教育大咖们线上参加论坛。此次论坛的主题为“深耕文化内涵,培育时代新人”,京湘两地教育专家、校长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交流、研讨文化在培育时代新人方面的意义和实践路径,以及文化如何渗透到课堂教学和全方位育人工作中所起到的引领、示范作用。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今年,是京湘两地教育部门“强强联手”走过的第三年路程。湖南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传统,湖湘文化保持了丰富的文化底蕴,滋养激励了一代代的教育人。朝阳区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打造理想教育文化“新名片”。两地文化育人理念不谋而合,多次交流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探索,为两地学生全面发展打实基础。

今年,朝阳区学校文化建设已走过13个年头。论坛上,朝阳区委教工委副书记王世元介绍了全区从学校文化到理想教育文化的实践经验,全方位展现了区域教育从硬件文化到软件文化再到育人文化的转变,促进学校在理念文化、育人文化、教学文化、环境文化和管理文化向系统化、特色化、品牌化推进。

“构建理想教育文化是新时代对教育的客观要求,是朝阳区学校文化建设由外在向在内发展的自身需要。”王世元说,理想教育文化是关于生命个性生长的全过程,以追求人类和个体幸福生活为目的的教育文化,更是具体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需要。理想教育文化包括社会、学校、个体三个范畴。朝阳区下一阶段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要方向是建设、发展、选择、创造先进的特色的教育文化。通过学校文化节的载体形成本校的理想学校文化。

王世元表示,在理想教育文化理念的引领下,朝阳区每一所学校都将从课堂、校园、家校共建、社区拓展等方面为学生搭建生命成长的场所,不断梳理自己的“文化”脉络,提炼出别具一格的“理想教育文化”理念,激发文化自信的磅礴力量,开启朝阳教育的新征程。

北京中学校长 夏青峰

倡导“和而不同” 让学生乐在其中

北京中学成立之初就确定了四个发展策略:文化立校、民主治校、学术兴校和开放办学。文化立校,何谓文化?我们从精神价值、生活方式、集体人格这三个维度来思考,来建设。在精神价值方面,我们确立了“世界因我更美好”的校训,形成了“和而不同,乐在其中”的校风。“和而不同”是我们倡导的世界观,我们怎么与这个世界打交道,除了小我之外,怎么跟万事、万物打交道。我们希望建立一种“乐在其中”的人生观,让学生们寻找自己最感兴趣、最适合的,去不断地追寻和奋斗,并在其中找到快乐。人生最大的快乐是追求的快乐。在这过程中,让自己成为自己,让世界因我更美好。

湖南省桃源县第一中学校长 燕立国

“领悟”让学生把研学变求学

桃源一中的文化首先是家国情怀,由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家宋教仁先生创办。他的爱国思想在桃源一中代代传承,我们以承立身,以承立德。要想有所成就,以勤立念,以勤立功。学校常年以情动情,把情感融入学生原有的认知中,内化为他们自己的价值观和信念。我们深知受到资源、条件、生活环境和地方文化的制约,学生应当具有三大标签,要有高尚的文明礼仪修养,有高境界、大格局、宽事业的胸襟,要践行诚勤。

我们创新出激发师生生命本能的课程,归还学生的思维权、动手权、话语权、归纳总结权。学生自己想出来的才是自己的,才是生命需要的精神享受。学生自己做出来的,把想法变成现实,体会到了成就感,会更加的愉快。表达是人与生俱来的,完整地表达出来,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逻辑清晰地表达是学生终身需要的能力。悟是学生能力的最高体现,老师讲的规律和方法只能停留在记忆层面,给学生权利自己悟出来,变研学为求学。

白家庄小学校长 祖雪媛

孩子们会还给我们无尽的精彩

我们以尊重课堂文化为核心,又进一步地进行了整体优化课堂教学,从课堂目标设计、内容选择、情境设计、自主学习的模式和学习过程评价等多方面来优化。学习的真正发生,必须建立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内驱、惯性和学生自我意识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

我们也深刻地体会到孩子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体,他有独特的思维、独特的感受和独特的生命价值。关键的是我们的老师要用心地去改变自己,用自己的思维转变,行为惯性的转变,真正地去感染孩子们的思维、感受和生命价值。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我们将育人目标深耕、细耕在每一节课堂,孩子们就会还给我们无尽的精彩。

朝阳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长 齐振军

带着悦的认识走向学校 带着悦的态度回到学校

带着悦的认识走向学校,带着悦的态度回到学校。学校在发展过程当中我们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叫悦文化。构建学校文化不是口号,需要实实在在落在我们学校的师生,甚至我们家长的心中以及行为当中。悦表达一种感受,核心是欣赏与感谢。悦也是一种境界,核心是接纳与包容。悦也是一种状态,核心是追求自身价值实现。

化工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全疆发

“尚美公约”融合理想教育文化

做人的教育,就是成就人的真善美,使人的生活变得美好。我们提出尚美教师、尚美学生的概念,形成公约。公约实际上是正能量价值观的引领,也是更好地融合理想教育文化。

课程中的合作对话不是一蹴而就的,特别是每个老师和学生的秉性不同。在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一个是要有高度,做到育人的高度;第二个是要有温度,要有耐心去对待不同的学生;第三个是要有宽度,有不同意见的时候,要允许有发散性思维、提问性思维。我们要从单元设计、整体设计的过程中逐层推进,效果才会很好。

劲松职业高中校长 郭延峰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

我们主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四合:产校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我们现在的课堂探索肯定和以往是有变化的,传统的老师教、灌输、满堂问,激不起学生探索的欲望。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就昏昏欲睡,很苦恼。现在缺乏刺激学生的途径和手段,在这种背景下,我们以问题为导向,以问题为核心,以问题为解决手段来促进教学。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既促进了学生的情趣、情怀的培养,其实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同时,有老师在课堂上促进教学化,这个课堂是撬动智慧的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课堂。

芳草地国际学校校长 魏淑娟

“荣融”浸润在学校的方方面面

芳草地国际学校的核心价值就是荣融。第一个是繁荣的荣,生机盎然,象征着学校进取发展的价值追求;第二个是融合的融,象征着学校开放融合,和谐共享的价值取向。育人目标就是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芳草学子,培养我们的学生自信、乐群、充满活力,也要培养他们热爱中国,关爱世界。可以说我们把芳草地国际学校这样的核心价值,还有我们的育人目标都浸润在我们学校的方方面面,无论环境营造还是课程构建,还有团队凝聚,以及我们的家校协同等等,都把这种理念浸润其中。

朝阳区实验小学校长 陈立华

好的教师成就好的教育

好的教师成就好的教育,教师的核心价值观是责任。我们学校一进门有一排柿子树,一位80多岁老校长回到校园,看到这排柿子树热泪盈眶。我在学校里工作了27年,每次看到丰收的情景特别开心,却没有热泪盈眶的感觉。我在思考为什么,因为当时这排柿子树是老校长带着所有老师种下来的,这里面不光是柿子树,更重要的是他的青春在这片土地上。

因此我在想如果流了汗水,把情感寄在这片土地上,这个老师和这个学校之间建立了一种看不到的情感,这种情感就是支持这个学校发展非常重要的一种力量。制度是为了不让人犯错误,文化是为了让人不愿意犯错误,每个人爱这个学校,每个人都会为这个学校努力。

湖南省长沙市博才小学校长 龙胜

“博学、分享、日新”在师生生命中成长

我们学校文化体系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四个层面组成。我们以项目为纽带,展开真实世界的项目化学习。老师们天天和孩子们在一起,坚持还是放弃、选择还是妥协,带着孩子体验、尝试,这真的是一个充满立体感的学习。

在整个过程中,我们找出了重复率最高的故事,把这些故事以及师生的感受整合在一起进行研究,提炼出了三个使用频率最高的,最能够代表学校精神的词汇,就是博学、分享、日新,这也是博才教师重要的个性风采,是学校文化的方式,落实在教师的教学行为、研究行为,每个生命在其中成长。

人大附中朝阳学校副校长 高传利

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得到发展

我们一直致力于打造提升学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有效课堂,以人为本让每一个学生在每堂课上都能够得到发展的理念,推动课堂改革,逐渐形成有个性、充满人文关怀的有效课堂。我们倡导新型的课堂文化,要求师生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本,实现师生平等、民主开放和真诚对话。让学生从教师的精神中受到鼓励,感到兴奋。从教师的眼睛和语调中感觉到关爱和期待,教师用微笑激发学生的活力。不仅要真正关爱学生,还要向学生传递无形的正能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八十中学副校长 赵玉泉

让每一个学生成为不可替代的自己

学校的作用,就是给学生创造一个生命生长的大自然,让每一个学生成为他自己,让每一个学生成为在这个世界上不可替代的人。培养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让孩子的天性得到最自然的表达和发展,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去服务社会,并且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完成他的自我实现,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才。课程的改革是为了唤起学生生命的本真,让学生爱上这个世界。

把狭隘的课堂从教室扩展到整个校园,从校园延伸到社会,从书本联系到活生生的世界,让学生真正处于一个生机勃勃的教育生态环境里。我们构建了学校科学探究与创新类、人文与艺术素养类等六大领域的校本课程体系。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课程,通过这些课程,让学生们发现自己的天赋,发现自己的潜能,学生们通过认识世界,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世界。

垂杨柳中心小学校长 钟亚利

生命成长的课堂实现师生共济、生生共济

生命成长的课堂应该做到有温度、不排他。生命成长的课堂要实现师生共济,生生共济。“目中有人”的课堂是我们期待的,让课堂以人为本。

学校做“教育均衡”很微观,细致到每一个课堂40分钟怎么样能够让孩子有均衡的生命成长的体验。因此,我们打造了杨柳课堂文化,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习惯培养,从低年级、中年级到高年级,分阶段地制定出培养目标。从倾听、表达、交流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习惯的培养。比如说从一年级开始,在课堂留出5分钟自习时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在课程上训练孩子对方法自主地选择。再比如说在复习课上,注重孩子通过自主掌握思维导图,自己归纳总结整理。因为有了一定的良好的习惯,我们才能做到。

陈经纶中学分校望京实验学校校长 刘美玲

美好教育文化成为学校发展灵魂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特别是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对学生的品德树立具有渗透性和持久性。我们提出来美好教育的文化体系。通过这些年的实践,着力从五个方面形成了现在的育人体系:第一个是聚焦高效科学的管理,打造全面育人的美好管理体系。第二个是聚焦核心素养,打造全方位的课程体系。第三个聚焦老师实际获得,打造教学体系。同时还聚焦了实际参与,打造教师体系。还有社会参与,打造协同体系。

劲松第一幼儿园园长 于渊莘

倡导乐群文化 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

我们从分科教学到综合性游戏课程建构的过程中,一直以怎样为孩子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建构课程。在这个课程建构中应运而生的就是倡导乐群文化,高高兴兴来到幼儿园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玩,来到陌生环境中和老师建立了信任感和安全感,让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以后通过课程结成共同体,倡导乐群文化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开始从关注幼儿园的办园,关注教师怎么样培养儿童,怎样成长自己,到我们怎样去关注儿童,到儿童是怎样学习的。

本版文/本报记者 蒲长廷

供图/朝阳区教委 视频/本报记者 蒲长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