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郊为什么叫做东郊?因为它的西边有一座青头城!

图片
清澜港的东岸,是一片面积狭小,地势平缓的半岛。这里三面绿水环抱,涵养丰厚;遍地椰林挺秀,景观优美。因其历史上盛产椰子而远近闻名,著名的热带海滨椰林风光旅游胜地——“椰林湾”就坐落其中。这就是海南省文昌市的历史名镇、椰子之乡——东郊。
在当代人眼里,这里明明是一片椰林环抱的林海村落,可这地名却与城市密有关联。因为“郊为城之野”,有“城”必有“郊”;反之,既然有“郊”,亦必有“城”。
“郊”,《汉典》解释为:名词。形声字,从邑,交声。从“邑”,表示与城郭、行政区域有关。本义:上古时代国都外百里以内的地区称“郊”;后也指“郊区。第一本汉字字典《说文解字》:“距国百里为郊。”第一本汉语词典《尔雅·释地》:“邑外谓之郊。”琼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脍炙人口的唱腔《十八相送》里,梁山伯唱:“送弟出,杭州城;到荒郊,大山脚。”十分清楚地说出了“郊”与“城”的关系。如果他们不是从“城”,而是从“村”里出来,戏文就不能这么唱了。
可见,既然地称“东郊”,它的西边应该有一座城。那么,这座城,又在今天的什么地方?历史上,它曾经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后来,它又经历了怎样的历史演变呢?
接下来的故事,有我们今天的做客嘉宾来为大家讲解:
图片
嘉宾:朱运超
专家简介:
朱运超,曾为师范学校中文讲师、教研室副主任,文昌县(市)教育局副局长,海南省语言学会常务理事、海南省老年大学古典诗词课教师及海南省教育厅师资管理处副调研员。
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海南省诗词学会理事。多年从事汉语文、普通话、海南方言、古典诗词课教学和国家语文政策、语言标准化和社会现代化、海南推广普通话、海南文化研究工作。
参与《海南省贯彻条例》、《海南省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海南省卷)》(中国社会出版社 2014.8)、《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地名词典》、《海南省地方志·地名志》编撰,被国家海洋局海岛管理司特聘为《中国海域海岛标准地名录》、《中国海域海岛地名志》审查专家(2014.12)。
语言研究成果载《中国语言学人名大辞典》(岳麓书社1997)、《中国人才辞典》(中国人事出版社2000)、《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网络版第十五版)。
出版著作有:近体诗集《漉衣集》,发表论文《论海南推广普通话的若干问题》、《海南方言区普通话教学与测试刍议》、《打开声调秘锁的佳能钥匙》、《海南腔普通话的声调错误及正调教学对策》、《“旮旯”即“角落”的方言语音佐证》、《文昌方言常用虚词的用法》等。
治学警言:厚积而薄发,精种而繁收。
图片
青头城的来源
图片
明代的古城
从清澜港坐船到东郊码头登岸,向东直行500米,右侧一条入村小路,路口竖着一块金属村牌,上有三个大字:“城内村”。这块并不起眼的村牌,显然向过往的行人传递着一个信息:这里曾经是一座城。
图片
现在的城内村
图片
旧时马槽
没错!这里过去确确实实是一座城,东郊西边的“城”就在这里,村牌的背后就是它中心的边缘。不过由于历史岁月的变迁和战火的摧掠,古城的面貌早已被成片的树林和新的村落所湮没,尽管它不像西域的楼兰、柬埔寨的吴哥窟和南美洲的玛雅古城一样,变成荒无人烟的地方,却同样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值得探索、研究和考证的谜。
古城的名称和遗迹
据琼州府志、文昌县志和当地有关姓氏族谱资料表明,这座古城为明代一座沿海边防守御所的驻军之地。关于城的名称,有多种说法:咸丰八年重修的《文昌县志·建制志·城池》(下同)称为“青蓝所城”:“青蓝所城,旧在邑之青蓝都”,同书《海防志·关隘》亦载:“清澜港明置千户所于此”。东郊民间称之为“青头城”。清光绪年间刊印的城内村《朱氏家谱·本族行略》明确记载:“一世始祖祠建青头旧城石头边”,“青头城”名赫然在目。其实,古城的正式名称应该是“青昌千户守御所城”,简称“青昌所”。守御所,明洪武年间设置的边防守卫防御军事机构,隶属于卫,设千户总一名,副千户两名,镇抚一名,统兵1000多名,职责为平息寇患,安静海疆,简称“所”,由兵部(国防部)直接管辖。如“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广州都司于靖海(今惠来县的)置守御所,隶属潮州卫,设千户总一名,享正五品职,统兵1121名,定名‘靖海千户守御所’”,情况与此十分类似。
建城以后,因为城的西面是海,南面是滩涂,北面是低洼的田地,只有东门城墙外有一片村落叫“青头村”,村外则是一片平旷的郊野,故“东郊”地名由此而生,由城而得。在明、清两代里都图建制时,本城周边,即今清澜港东岸的东郊一带乡村属于青蓝都(而今天的清澜港西岸,即清澜镇一带,当时称为为南矺都——作者按),具体分为青蓝都一、二、三、四图,分别简称为青一、青二、青三、青四。“都”、“图”均为县以下的区域名称,“都”相当于“乡”,“图”相当于“里”。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二·封君》:“改乡为都,改里为图,自元始。”《嘉定县志》曰:“图即里也,不曰里而曰图者,以每里册籍首列一图,故名曰图。”
以致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乃至今天,东郊话中都保留着“青一”、“青二”、“青三”、“青二、三”和“青昌所”等地名语汇。建城以来,由于时代变迁,地貌有别,城墙旁边后来建起码头,至今,东郊境内老一辈村民提到此地,仍然沿用旧称,称为“青头城”或“码头城”。
图片
筑建时间和人物
青头城于何时为何人所建?一直是当地人渴望了解却又难以了解的悬念。因为其年的确代过于久远,一般人真的难以说清。
《文昌县志·建制志·城池》明确记载:“青蓝所城,旧在邑之青蓝都。明洪武间,千户陈良督造。”;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晰称:“清澜守御千户所在文昌县东南三十里,西北去卫治一百九十里。洪武二十四年(1391)建,创筑砖城,周五里。”(卷一百五广东之六)。清乾隆《琼州府志》(下同)卷之二上《城池》(《续修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清澜所城旧在邑之青蓝都,明洪武间千户陈良督造。”明万历《琼州府志》(下同)卷四《建制·城池》:“清澜城旧在文昌县青蓝都,去郡城东南一百九十里。洪武壬申委千户陈良领军兴筑。周围五百二十五丈,高一丈八尺,雉堞五百二十五,铺舍八。东西南三门各建敌楼,西门外筑月城,自北亘南。浚壕长二百一十七丈,阔二丈,深四尺。”由海南名贤唐胄主修,于正德十六年(1521)刊行,比万历《琼州府志》问世更早,时间更接近洪武年间的明《正德琼台志》卷二十《兵防下·城池》记载更为具体:“清澜千户所城池在文昌县青蓝都。洪武二十四年(1391),指挥桑昭议请开所。次年(1392)二月,先调拨本卫多余军士,委千户陈良等督领修筑城垣,以砖石包砌。周围五百二十五丈,高一丈八尺,雉堞五百二十五,窝铺八座。东西南启三门,上各建楼。西门外筑月城,自北亘南。浚壕长二百一十七丈,阔二丈,深四尺。正统二年(1437)填塞南门。成化八年(1472),千户孙瑀继修。”
以上历史资料清楚地表明:东郊青头城(即明青蓝守御所城,也称码头城)的筑建时间和人物应该是:
洪武二十四年(1391),由海南卫指挥桑昭议请开设守御所,次年,即明朝洪武二十五年(1392)二月,调拨本卫多余军士,并委派千户陈良等督领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