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箱难求 一舱难订!海运价格暴涨为哪般?

码头上堆满了等待“漂洋过海”的集装箱。
图片
文/图 半岛全媒体见习记者石冰冰(署名除外)
价格涨了抢不到舱位,抢到舱位却抢不到箱子,等抢到箱子价格又涨了……在青岛经营一家国际货运代理公司的于先生这样形容最近的海运市场。
中国港口协会最新数据显示,10月份,八大枢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11.1%,增速创今年以来新高。其中,外贸增长11.9%,较9月加快3.3个百分点;内贸同比增长9.0%,较9月明显提速。外贸回温推动集装箱运输需求快速回升,同时进出口检疫导致物流周转效率下降,大量集装箱滞留海外,全球可用集装箱出现结构性短缺,“欧美箱子太多,中国箱子不够”的现状让包括青岛在内的海运市场出现一箱难求、一舱难订的状况。
一箱难求,一舱难订
从事货代行业14年的于先生,在青岛CBD某写字楼经营着一家国际货运代理公司,公司主要从事出口货运代理,国内业务覆盖山东、河南、天津、上海等地,国外业务触角延伸至新加坡、迪拜等地。提及近两个月的工作情况,于先生表示“忙乱了很多”。
“上半年我们基本上是平稳度过的,从10月份开始,工作确实忙乱了很多。我们要给客人解释为什么船运价格变动得这么快,客人接受了我们的价格后,船公司那边又订不到舱位,订到了舱位又预订不到集装箱,就算预订到集装箱下一次海运又涨价,一遍又一遍,周而复始。”于先生告诉记者,受疫情影响,世界各地港口不能正常运转,港口缺工、缺车,船运公司缺舱、缺箱现象严重,海运价格随时上涨,作为客户和海运公司之间的“桥梁”,近期货运代理工作忙乱了很多。
“舱位、箱子紧缺,海运价格的波动,客户也都看在眼里,这个月客户对我们的工作也理解多了,一般会提前告诉我们未来一个月有多少货,价格合适就出货,不合适就不出货,即便是这样,我们也要至少提前20天和船运公司订舱位。”
华航捷运国际货运代理公司的负责人陈先生正密切关注着系统中的舱位预订情况,争分夺秒地为客户订舱。相比其他货运代理公司,陈先生公司的“箱东”业务板块保证了公司在“缺箱潮”中,能够基本满足客户的集装箱需求,但是舱位的紧缺,也让陈先生犯了难。
“现在整个市场就是有货没舱位,我们能在系统中看见舱位预订情况,早在10月25日系统便显示,11月份发往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这些热门港口的海运舱位全部订满了。”
陈先生告诉记者,公司主营业务为东南亚、中南美航线,由于舱位紧缺,大量货物正在“排队等舱”。“因为我们做箱东业务,目前集装箱是充足的,但是船公司一个航次可能只给我们30个舱位。我们有1000多个运往印度那瓦西瓦港口的集装箱现在还在等舱位。”舱位的紧缺也削减了公司的订单量,陈先生坦言,之前公司每个月可能会接到500个集装箱的订单,但是因为预订不到舱位,目前公司每月只能接300个箱子的订单。
外贸回温,周转降效
天风证券认为,中国进出口呈“V”字形走势。根据海关总署数据,今年3~5月受国内及海外疫情爆发影响,国际贸易疲弱,进出口金额持续负增长,而6月份以来,伴随国内疫情控制成效显著、海外复工复产推进,进出口金额改善明显,两年来首次连续4个月正增长,且有加速增长态势。而集装箱吞吐量与进出口金额走势一致性高,集装箱需求底部反弹趋势明显。根据交通运输部数据,2020年下半年开始,全国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开始正增长。中国港口协会最新数据显示,10月份,八大枢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11.1%,增速创今年以来新高。
东兴证券认为,除了外贸回温之外,进出口检疫导致物流周转效率的大幅下降,大量集装箱滞留在海外,导致全球可用集装箱出现结构性短缺,即欧美箱子太多,中国箱子不够。
需求猛增,价格大涨
“说实话,我做货代十几年了,这么高的价格还真是第一次见。”青岛某国际货运代理公司的张先生说。
“海运业的旺季一般从7月份开始,一直持续到农历新年。所以价格一般在7月份开始回升,但幅度不是很大,十一假期以后,运价上涨得比较快。”张先生告诉记者,今年情况不同,伴随集装箱的紧缺,海运涨价幅度非常高,海运价格普遍涨了两到三倍。“美西航线之前运输40英尺集装箱的价格是1500美元左右,现在大概5000美元。还有比它更贵的航线,比如近洋航线的价格基数低,所以越是近洋的航线价格涨得越多,有的甚至从200美元涨到2000美元,这么高的价格还订不到舱位,订到了舱位也没有集装箱。”
运输需求增长,使得多数航线运价走高。相关数据显示,截至10月9日,上海出口至美西、美东基本港市场运价分别为每条集装箱3848美元和4622美元,美西航线运价更是创2009年发布以来新高,相较3月初每条集装箱价格1361美元上涨了两倍。数据显示,10月,上海海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平均值为1051.77点,较9月平均上涨8.9%;反映即期市场的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平均值为1460.72点,较9月平均上涨6.5%。
由于亚洲对集装箱的需求强烈,各大船运公司表示还将征收退关费、拥堵附加费等。赫伯罗特表示,将从12月15日起对退关费进行调整,针对中国出口的货物征收附加费。马士基、地中海海运与法国飞达等表示,对东亚地区,包括中国台湾在内运往新西兰的集装箱征收200到300美元的码头拥挤附加费。从11月16日开始,达飞还将对从亚洲运往非洲的40英尺的集装箱,征收每箱200美元的附加费。
运输市场需求旺盛带动航商对于租赁运力需求,据克拉克森统计,9月份,各船型租金均有不同程度上涨,除小部分船型租金增幅在个位数外,多数涨幅在10%以上。其中4400TEU和6800TEU船型租金环比分别上涨17.0%和17.7%,近三个月累积涨幅分别达到129.4%和102.2%。
图片
车间工人正高效有序生产。
图片
全球港口都出现了集装箱船舶拥堵现象。(来源国金证券研究所)
价格大涨,真的是箱子不够用? 船运公司趁机喊缺、空箱回程时间长或是真正原因
“目前看来,海运市场可能是个巨大的泡沫。”华航捷运国际货运代理公司的负责人陈先生认为,海运价格已创历史新高,造成如此高的价格不仅仅是外界所关注的集装箱出现结构性短缺问题,还有一些人为因素掺杂其中。
陈先生以巴西的运价为例,年初疫情期间,一个40英尺的集装箱运往巴西的价格是100美元,船期需要30天,租船、租箱、燃油等成本加在一起下来大概是1500美元,这个价格就已经足以让船运公司亏损,而目前巴西的海运价格已直逼5000美元。“东南亚的运价一般在淡季的时候也就是200多美元,旺季500美元左右,现在2000美元都不是梦,而且2000美元都没有舱位,订不上。”
陈先生直言,“船公司供应集装箱都有大数据统计,对于箱子的需求也是有市场预期的,所以说船公司的手里就算没箱,也不至于缺成这样,这里面不排除存在船公司趁机喊缺,借机涨价。另外,一些货代公司的不专业,没有给客户提供合理的匹配,导致集装箱分配不均衡。”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国际货代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集装箱运输之前几年都不太景气,一些船公司处于亏损状态,但眼下海运市场的火爆,让很多船运公司今年第三季度已经把前两年亏的钱赚回来了,船公司更加抱团,在价格上坚决不松口。
东兴证券认为,集装箱的结构性短缺有望在近期得到缓解,运价长期维持在现有水平并不现实。
申万宏源认为,随着回程船舶增加,中国与海外集装箱库存不平衡问题会逐步缓解,但空箱回程仍需要时间(欧线单程28~38天)。同时,防疫措施导致的集装箱船在港口滞留时间变化也会影响空箱流转的速度。
延伸
全球三成以上冷藏集装箱在青生产
数月以来,市场上一直存在集装箱短缺的问题。集装箱的紧缺,带动了下游航运业的火爆,也不断推动着上游集装箱生产企业的“回温”。
据了解,全球95%的集装箱产自中国,作为集装箱制造行业的龙头企业,中集集团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6%,而全球三成以上的冷藏集装箱出自位于胶州上合示范区的青岛中集冷藏箱制造有限公司。面对集装箱的火爆需求,目前中集青岛冷箱的订单呈现井喷之势,标准冷藏箱的订单已排到明年三月份,车间工作人员正加足马力,紧张有序地生产。
井喷>>>
订单排到明年3月份
在青岛中集冷藏箱制造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记者看到,各生产线上,工人们紧张有序地忙碌着。外侧板、内侧板、顶板,合箱、喷漆、内装,从原材料开工到集装箱整箱下线,再过几天,这批集装箱将会被整整齐齐地摆放在堆场里,等待着发往海外。
“疫情爆发以后,我们预测今年将会是一个不景气的年份,但是从三四月份以后厂里的集装箱订单开始慢慢增加,目前确实出现了订单井喷的情况,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三月份,这种状态可能还会持续三到六个月。”生产部经理展金新告诉记者,由于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加之去年接的新增订单不是很多,生产情况较为平稳。自下半年订单出现“井喷”以后,集装箱生产势头较猛,预计未来订单可能还会持续上升。
据了解,全世界95%的集装箱产自中国。全球冷藏箱的市场需求,每年约在10万个左右,青岛中集冷藏箱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标准冷藏箱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三到四成。
“从市场来看,目前40英尺的冷藏箱需求量是最大的,订单也是最多的。因为船运公司也希望多拉快跑,40英尺的集装箱容量大,并且节约能源。如果我们一年做40000个冷藏箱的话,大约有90%生产的是40英尺的冷藏箱。”
疫情后期,随着全球贸易恢复,即将到来的“黑五”和圣诞节货物需求激增。展经理介绍,根据往年经验,圣诞节会有一个货物储备期,集装箱需求量会更大。“集装箱紧缺的局面还会维持一段时间,但是具体持续多久,还要根据市场来看,后续会逐渐恢复到理性状态。”
高效>>>
数字化生产周期缩短一半
海外集装箱严重堵塞,国内集装箱生产厂快马加鞭。机器轰鸣,焊花跳动,正是当下外贸回暖的缩影。
在青岛中集冷藏箱制造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数字大屏详细记录着车间每天的订单生产进度。“红色数字是当天的计划产量,蓝色数字是目前已经完成的数量,从月初到月末,生产进度一目了然。”生产部拼板班长刘安古告诉记者,以前每班平均生产120个集装箱,近期随着订单的增加,现在每班平均生产集装箱140个。
双U型流水线布局,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各类设备,紧锣密鼓地作业。面对大量增加的激增,工人们提质增效,高效生产。“以前我们生产一块集装箱外侧板大概需要2分30秒,现在通过提高工作效率,2分20秒左右就能完成一块外侧板的生产。”刘安古表示,流水线工作效率的提升,保证了工人们每天高质高效完成当日生产任务,“虽然工作强度大了,但是效率也显著提升了。公司每天还有班车接送工人上下班,午饭后也能休息一会,一切工作都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
车间内一派忙碌,车间外标有不同企业logo的集装箱被整齐地堆放在堆场,工作人员正做着最后的清理,车队通畅有序地向外运输。“我们从2012年开始打造数字化精益工厂,集装箱的生产周期已经从原先的9天提高到现在的4.5天。通过提升工作效率,减少作业人员,挖掘内部潜力,以适应订单和市场。虽然当前集装箱订单增加,但是我们的生产流程更紧凑,制造衔接更紧密,交付周期更短,质量更优。”生产部计划主任李勇告诉记者,通过数字化监控,工作人员可以实时掌握生产线情况,关注生产进度,全力保障生产。
数据>>>
集装箱龙头企业业绩显增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18.9万家经营企业范围含“集装箱”。从行业分布上看,七成以上的集装箱相关企业分布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另有12%的相关企业分布在批发和零售业,7%分布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从地域分布上看,山东的集装箱相关企业数量最多,超过3.2万家,占全国所有相关企业的17.3%。
集装箱的紧缺带动着集装箱生产制造业的迅速升温。全球95%的集装箱产自中国,在集装箱龙头企业中,中集集团、中远海运和新华昌规模靠前。
10月27日,中集集团发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1~9月,中集集团实现营业收入635.92亿元,同比上升3.1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及其他权益持有者的净利润为6.98亿元,同比上升9.62%。
中集集团在互动平台表示,航运复苏、集装箱需求复苏对本公司经营有正面影响。今年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集装箱市场量价均有明显提升,目前公司集装箱订单已经排到明年一季度,毛利润在今年三季度也已经回到正常水平;后续价格走势受市场需求及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