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何时才能真正控制?国家疾控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冯子健这样说……

11月26日

全球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614232例

国外第二波疫情“来势汹汹”

我国目前正在如何应对?

病毒在“人传人”的同时还会“物传人”

我们的防控举措是否要相应调整?

27日,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就近期疫情防控采访国家疾控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冯子健。

记者:国外疫情形势如此严峻,我国的防疫举措能否顶住境外输入的压力?

冯子健:国外疫情确实增加了我国“防输入”压力。目前,我国对境外输入采取了严格管控措施,包括几个方面:

第一,现在航班数量还是在受控范围之内,航班没有看到明显增加,熔断措施还在继续;

第二,境外人员入境前要提供核酸检测证明,入境后要再次接受核酸和血清学检查,落地之后实行两星期隔离检疫的措施;

第三,对境外物品进行严格的消毒的检疫。这些措施非常有效,如果能一直保持这么严密的防控措施,一旦有境外输入的疫情也可以及时扑灭。

记者:最近,上海和新疆喀什的疫情源头都锁定在物品运输工具上,比如航空集装器,现已确凿了新冠病毒在“人传人”的同时还会“物传人”,那么我们的防控举措是否需要相应调整?

冯子健:实际上现在全国各地都开始警觉,加强了对境外物品运输工具的消毒,对接触到境外集装箱及冷链物品的人员加强核酸检测,加强个人防护。现在,非冷链货仓也有携带病毒的危险,上海浦东机场货运站的安检员所接触的,就是非冷链物品,所以全国各地都加强了对境外物品运输工具的消毒。

记者:全球的疫情形势,是不是只有等新冠疫苗在人群中大规模接种了,才有可能真正得到控制?

冯子健:通过疫苗大规模接种来建立感染屏障,这是最佳的一种方式。在一些国家,可能等不到疫苗大规模接种,相当数量的人群就感染过了,易感者不断被消耗,形成群体免疫积累。比如美国不少城市10%左右的人都感染过了。对中国来说,疫情基本被阻断,我们期待靠疫苗来建立感染屏障。

记者:现在冬季来临,湖北开始对机场、医院等地的重点人群进行核酸采样,主动检测,您如何评价这些举措?还有哪些方法能让防控更加高效、精准?

冯子健:冬天对疫情防控来说是巨大的考验。目前我国境内总体安全,普通人群被感染的几率很低,现在我国的压力主要是外防输入。主动检测筛查是为了加强防范,如果有疫情发生能够及时发现。在疫苗大规模接种前,该病毒在全球其他地方不可能消失,所以这个压力还要持续相当长的时间。总体而言我国各地的防控举措是到位的,即使发生零星病例或局部暴发也能够很早发现和控制。

来源 | 武汉晚报

采写 | 记者 黄琪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武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