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占豪,家乡演新作

著名音乐家、上海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何占豪乡贤应邀回诸暨参加西施文化节,诸暨市人民政府在西施大剧院举办了何占豪作品交响音乐会,会上何先生亲自执棒指挥古筝协奏曲《越国西施》首演,现场反响热烈,何先生和他的作品受到故乡观众的喜爱和追捧,他们深为诸暨有这样一位热情洋溢、才华横溢的乡贤而自豪、崇敬。

何先生老家在店口何家山头,离我祖籍地姚江钱池近在咫尺。他从小受到故乡“耕读传家”思想的影响,热爱民间广泛流传的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离开家乡几十年,如今年已87岁的何占豪乡音无改,依旧保持着诸暨人耿直坦诚的性格。说起《梁祝》的创作,他说自己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梁祝》爱情主题创作的灵感,来自于越剧尹派创始人尹桂芳唱腔中的一句表达爱情的吟腔。越剧《红楼梦》中贾宝玉的一声“妹妹呀”和《盘夫索夫》中王玉林深情的呼唤“娘子呀”,是最简单直接地表达人物感情的典型,也是越剧观众最痴迷的、具有代表性的尹派唱腔的特色,将这特色巧妙地糅进《梁祝》,使《梁祝》整个主旋律有了江南风格和越剧韵味。何先生说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中国戏曲界、音乐界几代人的劳动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不能过分宣传个人的作用。

虽然渐渐步入老年,但何先生的勤奋丝毫不减当年。近年在百忙之中陆续创作谱曲了好几部作品,如为武肃王钱镠的作品《还乡歌》《陌上花开》谱曲;为《龙泉之歌》《大同之歌》等作品谱曲。这些新作旋律优美舒展,广受赞誉,成为凝聚力量,激发斗志的强音。

在古筝协奏曲《越国西施》演出之前,何先生面对充满期待的乡亲们说道:“我一直想写西施,但很纠结,怕写出内容与历史事实不符,后多次与汉东乡友探讨,得知西施到吴国的情况没有史料记载,这才放心大胆地进行创作。”

身穿燕尾服的何占豪先生,从容不迫地健步登台,开始指挥由上海音乐学院罗晶教授独奏的古筝协奏曲《越国西施》。何先生的指挥热情奔放,清晰的拍点,紧紧抓住台上表演者和台下听众们的情绪。旋律时而悠扬婉转,温雅凄美;时而电闪雷鸣,悲愤交加;时而哀怨缠绵,如泣如诉;时而简洁明快,激情澎湃;时而低沉浑厚,扣人心弦;时而峰回路转,令人陶醉。整个会场气氛热烈,沸腾的情绪,感染在场的每一位观众。演奏结束时,剧场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

作品《越国西施》将西施置于吴越争霸,战火纷飞,百姓流离失所的背景中,表达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主题。结尾参照明·梁辰鱼《浣纱记》的大团圆,虽与西施被投入太湖史实相悖,但无伤大雅。我曾写过一首《五律·咏西施》,诗云:“越女夸天下,西施有艳声;人徒工媚笑,尔独敢含颦。报国千年重,谋身一念轻;浣纱非祸水,旧案待重评。”拙作现镶嵌于诸暨西施殿的碑廊里,为关于西施的争议,增加雅趣。《越国西施》是否会与《梁祝》一样流传下去?我们静静等待。(钱汉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