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起眼”小事情,汇成携手同心“大能量”

庄河市大朱村

“不起眼”小事情 汇成携手同心“大能量”

大山里迎来城里的露营客人(图片由大朱村提供)

11月27日,记者走进位于庄河市青堆镇北部的大朱村,一派祥和忙碌的景象——在田地中捡农膜,在庭院中整理柴草垛,村民朴实热情的招呼声,让记者在寒风中感受到浓浓的暖意。近年来,大朱村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开展文明乡村创建工作,村容村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村风健康向上,党群关系深度融合,曾荣获“辽宁省文明村”“大连市美丽乡村示范村”“庄河市基层先进党组织”等称号。大朱村从每户家庭、每个村民,每件小事、每个细节入手,不断提高村民整体素质,形成精神文明创建强大内生动力。

创新思路,勠力同心

共同推动产业发展

近年来,大朱村通过发展药材、生姜、滑子蘑等多种产业,不断增加村民收入,优化当地产业结构。驻大朱村第一书记张立梅告诉记者:“大朱村是全市唯一一个种植药材辽藁本的地区,辽藁本食药同源,无论是根茎还是叶片都能为村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药材种植对环境、土壤和水源的要求都很高,环境的不断改善也为辽藁本提供了有利条件,让村民实实在在感受到绿水青山带来的经济效益。”同时,大朱村还依托转角楼水库和圈龙山的资源优势,挖潜旅游项目,建起旅游露营研学和休闲农家乐旅游项目。曾经做过厨师的村书记掌勺做饭,村民将自家房屋提供给游客居住休息,党员带领村民自发到游玩区域捡拾垃圾,村里为前来旅游的小朋友设置垃圾分类常识有奖问答……“众人拾柴火焰高”,如今“小而精”的各个旅游项目变得热闹又温馨。张立梅风趣地称之为“借鸡下蛋”,旅游项目在增加村民和村集体收入的同时,也为乡村文明建设奠定了经济基础和物质保证。

大朱村积极创新思路,在微信群中让百姓参与矛盾纠纷的评理说事,凡是村务工作,都通过微信群发布给村民,倾听民意。村内还新建一座700余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健身器材一应俱全,农家书屋藏书1600余册可供借阅,极大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通过“五好文明家庭”“孝心示范户”“文化示范户”等评选活动,号召每个家庭广泛参与。连续两年被评为“十佳文明户”、家住张粉房屯73岁的寇长山,道出了自己的“家风之道”:“我经常跟子女讲要邻里和睦相处,尊老爱幼诚实友善,首先自己要做出好的榜样。如果人人都能做好身边不起眼的小事,力量也将是巨大的!”

党建引领,同向而行

合力打造美丽乡村

全体党员利用党日活动,常态化带领群众捡拾垃圾;党总支与村民组长、卫生清洁员签署垃圾治理责任状,形成党员+“三长”+“八大员”的管理体系,强化村民垃圾分类意识;带领群众义务栽花10万株,形成独有的美丽庭院和美丽路街景致。如今,大朱村环境治理和垃圾分类工作在全镇排行榜中位居首位,而在两年前,大朱村却因为村容村貌被点名批评。

这一巨大变化,离不开大朱村党建引领。“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步、工作上同干、责任上同担”,大朱村成立以村总支书记、第一书记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组员的文明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分工负责、精心部署。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把党建工作作为推动乡村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来抓。

“一开始只有20多名党员在田间地垄、河道两岸捡拾垃圾,很多村民都在观望,认为我们在作秀。”张立梅感慨地说,让村民改变几十年来形成的习惯很难,但是党员干部坚定信念,连续数月在村中捡拾垃圾,从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细节做起,村民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也对我们的工作越发认可与支持。“现在我们的队伍已经壮大到60多人,有年轻的‘90后’,也有六七旬老人,不同年代的人朝着同一个目标去努力,这也是一种环保理念的传承。”

庄河市岭东村

“春风化雨”点点滴滴 滋润“幸福指数”

岭东村设施农业小区(姜宝齐 摄)

全国文明村——庄河市桂云花满族乡岭东村地处碧流河水库上游,蛤蜊河自东向西穿境而过,国家可再生能源和水电发展项目庄河抽水蓄能电站坐落于此。近年来,岭东村坚持党建引领,群众参与,创新手段,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在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同时,以春风化雨般工作方式、工作方法,使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党群恳谈——“岭东模式”解纠纷

曾经的岭东村是全乡信访矛盾老大难村,产业发展一度处于停滞状态。2016年岭东村“两委”换届后,新班子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中不断学习“枫桥经验”,逐步形成党员群众恳谈的“岭东模式”,把矛盾纠纷化解、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人居环境整治、家庭纠纷调处等事项全部纳入党群恳谈范畴,其工作流程形成十个步骤:第一步,由村“两委”干部分析争议事件疑难程度,讨论通过后启动恳谈程序;第二步,调查走访,征求意见;第三步,首次沟通听取意见;第四步,“两委”讨论形成初步意见;第五步,确定开会,下发通知;第六步,二次沟通形成合力;第七步,召开恳谈会,参会人员对恳谈事项进行充分讨论、论证,形成统一意见;第八步,结果公示,付诸实施;第九步,跟踪回访;第十步,相关材料归档。近三年来,岭东村共召开党员群众恳谈会16次,参加党员、群众300人次,征求意见和建议123条,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09起。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村各项事业顺利推进,有力促进了文明村建设。

社区教育——足不出村学技术

岭东村在大力发展蓝莓、五味子和软枣猕猴桃等高效特色产业过程中,广大村民对科学种植知识的渴求与日俱增。岭东村“两委”顺势而为,成立以党支部书记宫银星任组长的社区教育学校委员会,积极吸收教育、农业、医疗等方面专业人员,建设一支懂得社区教育教学规律和特点、业务水平较高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吸纳社区教育志愿者,大力开展培训教育等活动。岭东村社区教育学校定期开展农业技术培训,针对性地选取五味子、蓝莓、软枣猕猴桃的实用种植技术作为培训课程。特别是从作物种植遇到的难题、病虫害防治方法出发,重点讲授选地整地、选种消毒等技能,切实帮助农户掌握作物高产的关键技术要点。每次开展活动时,社区学校都是座无虚席,村民在家门口尽得“致富经”。

典型示范——家庭和睦树新风

岭东村在文明村建设中注重发挥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开展好人示范推选活动,先后评选出最美家庭31户、星级文明户50户、垃圾分类示范户70户、产业发展示范户62户、环境优美示范户21户、党员示范户46户。村民李玉香自2004年嫁到九如屯后,勤劳肯干,敬老孝亲,她像对待亲生母亲一样照顾婆婆,自己省吃俭用,给婆婆买好吃的好用的,尽量满足婆婆的生活需要。婆婆患有哮喘病,她尽心尽力为婆婆买药看病,婆婆发病时不能自理,李玉香便一口口地给她喂饭,无微不至地伺候着。悉心打理家庭、照料家人的同时,李玉香还热心参与公益事业,是垃圾清理等各种村务活动积极分子,她本人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示范楷模,她的家庭也成为和谐家庭的样板。2011年以来,李玉香先后被评为庄河市十大好人、大连市文明的感动年度人物、大连市十大坚强母亲、大连市道德模范,她的家庭获得大连市幸福榜样家庭、辽宁省最美家庭、辽宁省文明家庭、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等荣誉称号。在李玉香的影响下,岭东村孝老爱亲、邻里和睦蔚然成风。

目前,岭东村已形成心齐气顺、勤劳致富的良好风貌,已发展蓝莓3000多亩、中药材五味子1500多亩、软枣猕猴桃800多亩,以家庭农场模式发展致富项目187个,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005元。

文字:陈仕勇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杜杨楠、徐举

编辑:徐琳

美编:秋菊

校对:王涛

责编:孟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