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帮助老人跨过“数字鸿沟”?

最近,老年人“被智能所困”的现象频频引发关注。94岁老人被抱到银行网点做人脸识别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老人的尴尬和无助令人心酸。不会在线支付无法缴费,不会扫“健康码”寸步难行,不会网络挂号面临就医难……对不少老年人来说,智能技术、数字化服务像一道无形的屏障,把他们挡在便利快捷之门的外面。

例如,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线上办公、线上购物、线上教育、线上医疗发展迅速,形成了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但很多老年人在这次疫情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难题。因此,有人说,对待老年群体的态度,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试金石。我们的社会在按下“快进键”的同时,也要关心那些走得慢、暂时跟不上的老年人,让他们也能够分享社会发展进步的红利。

那么,老人们的“智能门”谁来开?如何开呢?又如何防止“老人被高科技抛弃”?

专家:通过教育、培训、学习等方式改善局面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博导丁元竹曾经表示,“十四五”时期,我们要把建设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经济摆在突出位置,同时,要考虑到那些不适应数字要求的群体,通过教育、培训,特别是通过社区教育、志愿者参与,使他们拥有更好使用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的能力,与社会共同进步,在社会发展中享受发展成果。这就要求我们全体社会成员都有机会接近移动互联、消除数字鸿沟。

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社会学会会长杨建华认为,数字化应用发展快、变化多。受文化程度、接受能力和生活习惯等影响,使用智能手机不熟练的老年人成为庞大而无奈的‘边缘群体’。填平老年人面前的“数字鸿沟”,需要政府、社会、企业甚至家庭成员共同帮助。

另外,长春理工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卜长莉认为,子女家属应多一些耐心,教会老人使用数码产品。这样老人不仅学得快,还能体会到晚辈关怀。社区和志愿者也应加入科技助老行动中。

部门:应保障老人“智能”出行,出台有效措施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秘书长赵辰昕26日在北京回应说,力争年底前尽快出台一批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最迫切问题的有效措施。

赵辰昕还详细介绍了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的《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有关情况。出台《实施方案》后,将建立国家发改委、国家卫健委共同牵头、国务院有关部门参加的部际联席会议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统筹推进。“我们正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实施方案》要求,抓紧研究各领域配套实施方案,力争在年底前,尽快出台一批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最迫切问题的有效措施。”

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蔡团结26日也表示,优化健康码的查验措施,要保障老年人无健康码也能出行;保持电召、扬召服务,要保障老年人不会上网或者没有手机也能打车。

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26日表示,不能把健康码作为出行的唯一凭证,要采取线上线下多种方式相结合手段,方便群众出行。王海东介绍,通过技术手段把健康码和各种公交卡、市民卡、老年卡等整合起来,争取使其他的替代方式也能够作为出行的一个凭证。

而针对“数字鸿沟”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负责人隋静今日介绍,工信部计划开展为期一年的专项行动,行动将聚焦老年人和残疾人群体的特定需求,重点推动与老年人、残疾人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网站、手机APP的适老化改造,同时也鼓励企业在智能设备上提供“老年模式”、“长辈模式”等,使老年人更加方便、快捷地获取信息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