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交官到第一书记——记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扶贫办主任陈正文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陈正文从小在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柳梁乡的陈家山村长大,那是甘肃最穷困的地方之一,但是民风淳朴。小时候他挨过饿,也放过羊,却从来没有放松过学习,并因此成为全村人的骄傲——在小村历史上,他第一个考上大学,整个村子里都喜气洋洋的。

外交官回国扶贫

2010—2015 年,陈正文在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担任领事外交官。中国强盛,使得做外交官的陈正文感到无比自豪(图 1)。可是,午夜梦回他也时常会想起那个偏远的小山村,想着还在受穷的乡亲们。

2014 年 10 月 1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个“扶贫日”之际作出重要批示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贫困地区。全党全社会要继续共同努力,形成扶贫开发工作强大合力”。如何才能让陈家山村的老百姓都将不再受穷呢?——强烈的归属感和使命感让陈正文有一种立刻回国的冲动,他要为家乡人民做点什么。于是,工作之余,陈正文常常步行去旧金山的图书馆,开始研究“贫困与反贫困”这个世界性的难题,并写下《美国的贫困问题与反贫困的努力》论文的初稿。

2015 年 6 月,陈正文回到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以下简称“兰州分院”)工作,负责协调整个兰州分院各系统的精准扶贫工作。也是这一年,他被派驻陇南,担任宕昌县南阳镇王能干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

常有人好奇地问他,从美国回来立即去驻村,落差也太大了,适应吗?陈正文笑笑,“我到村里工作,是想让大家过上好日子,让咱的后人们不再吃苦受罪,这是我人生最应该做的一件事情了!怎么会不适应呢?”

改变从修路开始

甘肃陇南宕昌县属青藏高原边缘和西秦岭、岷山两大山系支脉的交错地带,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经济以农牧业为主,自然条件艰苦,是甘肃省贫困程度最深的县。大山深处的王能干村,则是宕昌贫困面最大的乡镇之一——南阳镇的一个行政村。王能干村,海拔 2 100 米,8 个社 119 户 537 人口,散布在 8 个山头。贫困户 49 户 205 人,贫困面为 38.8%。文盲半文盲占总人口的 28%,高中以上学历人口仅占 9%。

“第一次到王能干村时,由于刚下过雪,村里全是雪化后的烂泥,越野车都开不进去。我们只好踩着烂泥路一步三滑走进了村子。”陈正文回忆说。

大山深处的王能干村怎么才能从贫困走向富裕呢?要改变,就先从糟糕的路开始——陈正文这么想,也这么做了。他协调兰州分院,一遍遍与宕昌县主管领导、扶贫办、发改局、交通局等项目单位协调对接王能干村的硬件建设工作。争取资金和项目尽快落地,先硬化到村子的路,再硬化村巷道路。这是个漫长的过程,但路还是一点点修了起来(图 2)。

进王能干村的路和村子里的路总算是修好了,但接下来要做的事还多着呢——人畜饮水、电力供应、危房改造、公用设施建设,都亟待改善。

在陈正文的组织协调下,仅仅用 2 年时间,王能干的 8 个自然村全部通上了硬化道路,主路到全部 119 户村民家门口的小巷道全部硬化、庭院全部硬化;消灭了全部 23 户 D、C 级危房(图 3);自来水、生活用电家家入户,动力电入村;厕所改建成 1+2 式清洁旱厕 ;村里安装了 30 盏太阳能路灯;建成了村民文化活动中心。

发展从扶志起步

“看上去就一副穷困潦倒和自暴自弃的样子,这肯定富不了。所以,脱贫先要改变村庄贫困的面貌,环境变好了,人的精神才能提振。”为了改变村里柴草乱堆、鸡狗乱窜、垃圾乱倒的脏乱差情况,陈正文带领村干部,发动村民,开展了“全域无垃圾乡村”创建工作(图 4)。清理垃圾、污泥和柴草垛子,塌墙破房通通拆除。打扫完了卫生,再设立卫生箱,粉刷墙面。这么一番折腾,王能干村像换了装的“新媳妇”,谁看了都新鲜。

弄干净了要保持,要日复一日地维护,才能面目一新。于是,陈正文又组织村里开展“文明卫生户评选和表彰”活动,给家里卫生好、举家和睦、孝顺老人、团结邻里、热心村里公益的人,专门设立了奖金。老百姓很开心,村里的面貌飞快地改变着,村民家里的卫生也慢慢有了改观。

“村容村貌改变了,脱贫更重要的是改变人,改变农民落后的思想观念。扶贫要先扶志。”陈正文说,只要有空就去入户走访,走访是联络感情,也是宣传政策。“国家的发展理念和精准扶贫政策是好的,可是老百姓不知道也不会用,要给他们细致入微地讲清楚。要让村民的思想观念跟上时代步伐,认识到国家精准扶贫开发战略对自己摆脱贫困是多么好的机遇,从思想上树立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引导下艰苦奋斗、战胜贫困的信心。”

陈正文十分重视村民勤劳致富内生动力的激发,发起组建了由帮扶村吊堡子、好地坪和邻村阳坡村所有在外开办企业的青年村民组成“三村青年创业会”。大山里的青年农民第一次被组织起来,也为村里广大青年做出榜样,调动大家主动努力脱贫致富的积极性。

帮扶从精准施策推进

要找到最为贫困的人,要帮助最为贫困的人摆脱贫困。王能干村的贫困户,陈正文带着帮扶工作队的干部跑了个遍(图 5),每家每户什么情况,他心里一本明白账。

“家家都有难念的经。要针对每一个贫困户的具体情况,精准施策。”陈正文感慨地说。基于调研的结果,帮扶工作队从王能干村民收入的 3 个主要来源——种植、养殖和务工方面找准短板,开展了大规模普惠性技术技能培训。例如,整合“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培训资源,联系相关部门,围绕优质中药材种植、中华蜂、肉羊养殖等扶贫产业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切实抓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开展了钢筋工、架子工、电焊工、牛肉面、“陇原小媳妇”家政技能、汽车驾驶员等务工技能培训,使每一个外出务工人员都有一门经过培训的劳动技能;同时,结合陇南市电商进村计划,开展电子商务知识定点培训,一系列举措,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比如,王能干村民林科禾父子二人参加了帮扶队组织的电焊技术培训班后,开办了镔铁门市部,当年脱贫,第二年盖起了新房。2017 年林科禾还被全体村民推选为村委会主任,成了脱贫致富带头人。”陈正文开心地说。

致富从科技示范起飞

“有了脱贫的信心,村里得有产业,产业就像火车头,能带动老百姓的日子像坐上火车一样发展得一天比一天快,一天比一天好。”陈正文说。

2016 年“五一”长假期间,陈正文一直在加班,满桌子的报告和各种申请表格。当时中国科学院有个科技扶贫项目,他一定要抢住这个机会。报告写得详实充足,项目获批了。中国科学院为兰州分院每个帮扶村设立了每年 15 万元的扶贫资金,兰州分院分党组大力支持扶贫,也给予了资金保障。钱不是很多,可是,陈正文希望它是星星之火,可以在村里发展壮大,逐渐燎原。他更希望,这是致富产业的种子,种出农民的好日子。

王能干村定下来用这 15 万元扶贫资金,设立为期 3 年的优质核桃树种植示范项目。认真研究和考察之后,陈正文从陇南林科院引进了嫁接过的新品种薄皮优质核桃树——清香核桃树。这种新品种的优质核桃树,当年就可以挂果,3 年就可以收获,并且具有健壮的生长势、出众的丰产性、美观的坚果外形和优异的种仁品质,是优质商品核桃生产的理想品种。

怎么可能有这样好的核桃树,村民们不相信。于是,陈正文请了陇南林科院的种植专家来给农民讲课、做培训,手把手教大家为什么种这种树,要怎么种。听完课,农民们一边试种,一边还是将信将疑。

2017 年,王能干村种下了第一批的 3 000 株核桃苗。苗子种下,陈正文像操心自家孩子一样操心着这些苗子,生怕有个闪失。好在第一年种的核桃苗都成活了,第二年开始陆陆续续地挂果了(图 6)。陈正文让村民们一定要把果剪掉不要,修整好树形,第 3 年才是最佳的收获期。种下的核桃都活了,光这些核桃树,进入盛果期后,预计就可以让王能干村的村民们每年增加不菲的收入。

宕昌位于草原边缘,有发展养殖的老传统。2018 年,陈正文转战宕昌县车拉乡好地坪村、吊堡子村继续帮扶。他利用中国科学院的科技扶贫项目,在这两个村开展辐照甜高粱和杂交构树种养殖产业示范。

甜高粱的种子是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利用重离子辐射技术选育的新品种,经试验,每年可以收割 3 茬饲草,亩产可达 7 吨以上,能协助解决村里养殖户大型牲畜过冬饲料。而且用甜高粱当饲料喂羊,羊的品质能提高一大截。2018 年,帮扶队初步种植试验示范田 20 亩;而到 2019 年,在宕昌县车拉乡、南阳镇、将台乡总共种植了 500 亩(图 7)。

杂交构树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国务院扶贫办将构树扶贫列入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杂交构树耐盐碱、生长快、产量高、品质优、用水少、蛋白含量高,可作为优质饲料;与高糖、多纤维的辐照甜高粱搭配,是家畜养殖育肥的最佳饲料。示范正在进行,陈正文满怀期望,希望甜高粱、构树能够为村民的脱贫致富助一臂之力。

村里有了产业,村民对脱贫渐渐地有了信心。只要路子对、政策好、人心齐,“桌子上也可以唱大戏”。

陈正文帮扶过的每个村年终考核村民匿名评议结果展示时,村民对帮扶工作队满意度都达 100%。在王能干村帮扶 1 年离任之际,村民自发送来写着“党的好干部,群众贴心人”的锦旗与他依依惜别。

陈正文的工作,也得到各级组织的肯定,驻村工作期间,他先后被评为兰州分院“优秀共产党员”、宕昌县 2017 年度“优秀驻村帮扶工作队长”、甘肃省 2017 年度“全省脱贫攻坚优秀帮扶工作队长”和陇南市 2018 年度“优秀共产党员”。甘肃省委宣传部出版的大型报告文学集《庄严的承诺——甘肃省脱贫攻坚纪实》,他作为两名扶贫战线的先进人物之一入选。甘肃省 2018 提名推荐他为“全国扶贫先进个人”时,他婉辞了,“荣誉太多了”。

陈正文认真地说:“成绩源于组织,一切荣耀归于党。我的工作微不足道,但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一定要做一个合格的第一书记,做一名合格的扶贫干部。脱贫攻坚到了最后关头,号角鼓声相闻,攻坚拔寨是一场硬仗,我希望自己能不辱使命!”(作者:岳凌生、金杭川;《中国科学院院刊》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