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都琅琊 或许将有实证

半岛全媒体记者 张文艳
探寻考古之旅,抵达在台西头东南发掘区,此地位于台西头村东南沿海,是2017年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在此进行考古调查时发现的。村民曾在海边断崖挖出了一些陶片和瓦片,经考古人员进行勘探后,一片埋藏了近2500年的建筑逐渐显露真容。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的彭峪队长告诉半岛记者,发掘出的文物除大量板瓦、筒瓦等建筑构件,还发现了少量的陶豆等生活容器。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馆员、琅琊台遗址考古发掘队领队吕凯告诉半岛记者,遗址可以将年代确切到战国时期,也就是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此时,琅琊发生了一次重大事件:越国迁都。
图片
琅琊台风景区内,紫铜锻造的越王勾践铜像,他身披铠甲,手按腰间长剑,一派志在江山称雄天下的气概,他所在的楼阁名为望越楼。传说当年晴空万里的时候,在琅琊台上的望越楼可以看到远在东海之滨的浙江绍兴,因此越王勾践在此建造了“望越楼”。
望越楼三面环海,又在琅琊台顶最东侧,是观海上日出的绝佳地理位置。
为什么要望绍兴?“望越”典故的由来,与春秋战国时期的越王迁都有关。
春秋战国末期这位最后的霸主越王勾践,在越国被吴国吞并后,听从谋臣范蠡的建议,赴吴国做吴王夫差的奴仆,卑躬屈膝地侍奉吴王,传说甚至不惜尝吴王的粪便,来取悦于吴王。取得夫差信任回国后,卧薪尝胆,励精图志,最终称霸中原。卧薪尝胆成为中国历史上绝处逢生、东山再起、反败为胜的经典案例。
之后,范蠡功成身退,谢绝了勾践“分国而有之”的美意,携美女西施毅然告退。临走前,他给同样辅佐越王复兴的文种留下一封信:“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劝他也赶紧离开越王。文种没有离开,但也称病不去上朝,然而,最终还是被小人挑拨,为越王不容,赐自刎。
当然,我们的重点是勾践灭吴之后,趁着齐国国力衰微之际,把都城从会稽(今浙江绍兴)迁至琅琊。
虽然迁都琅琊的具体地点,一直存在争议,但迁都青岛琅琊台的说法得到山东诸多研究者的认同,而战国出土文物陆续在琅琊发掘,也正在印证着琅琊台的说法。
越王勾践从公元前472年开始,到公元前468年完成迁都:“越王即诛忠臣霸于关东,从琅琊起观台,周七里,以望东海。”(清·孙志騄《考订竹书纪年十三卷》)“琅琊,越王勾践尝治此,起观台,有四祠。”(东汉·班固《汉书》)
从文献的记载中可以看到,越国此次行动规模很大,所走路线主要是海路,“死士八千人,戈船三百艘”,随行护航的越国水师戈船兵力众多,称得上是一支威武雄壮的海上舰队。
迁都琅琊之后,大量军队和移民在古琅琊城一带安家落户。《诸城县志·古迹》记载在琅琊镇(今属胶南)甸王家村西北二华里的于家老岭高坡上,有7座土丘,相传是越王冢。
“勾践临死前告诚太子兴说:从穷越之地发展到跨江涉淮的这份霸业,要慎之又慎地守住。勾践去世之后,越国的霸主地位还维持了几代,但由于各种原因,勾践的后代们在琅琊没能将霸业坚持到底”(《琅琊古港的兴盛与多远琅琊文化》)。“自勾践至于亲,共历八主,皆称霸,积年二百二十四年,亲众皆失,而去琅琊,徙于吴矣”。其后越国虽然退回江浙,却为后世续建琅琊台奠定了重要基础。
200多年的迁都给琅琊带来的是南北文化的交流,尤其是民风民俗:胶东半岛至今仍然可以寻觅到古风越俗之影响,如反映古越人“蛇崇拜”的供奉圣虫,以及吃元宵、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而胶东半岛的民风民俗,也通过南北交流特别是越都回迁,对南方习俗产生了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