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川模式”助农驶上增收快车道

黑龙江日报12月8日讯桦川县苏家店镇新胜村农民苗忠孝最近心情不错,“今年玉米价格好,整体来看增收没啥问题。再说,我们都入了保险,心里有底。”苗忠孝说的保险,是桦川县在大连商品交易所的支持下,与鲁证期货有限公司及中国人保财险公司等部门和企业合作的“保险+期货”项目。从2016年开始实施到现在,从小规模试点到全县推进;从最初简单的“保价格”到后来的“保价格+现货收购”,再到现在的“保收入”,经过五年的探索实践,已经发展成为助农增收的“桦川模式”。据桦川县金融办主任陈晓明介绍,2020年,全县参保面积41.84万亩,参保农户4417户,在全国第一个实现主粮品种的县域全覆盖。
规避风险 旱涝保收
王延龙是桦川县昌盛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2016年,他们曾因一场台风损失近百万。自2017年开始,合作社参加了“期货+保险”。当2019年夏天遭遇持续降雨,形成严重内涝,玉米大幅减产时,王延龙本以为又要赔三四十万。可没想到,腊月里,保险公司来给投保农户作登记理赔,王延龙的合作社不但没赔钱,还赚了二十多万。“赔三四十万和赚二三十万是多大的区别啊!至少保证了我们开春种地有钱买种子了。”他激动地说。
陈晓明介绍,2019年全县参保面积32.75万亩,参保农户2555户,内涝导致玉米减产五成左右,部分地块甚至绝产。经过测算,最后玉米投保种植农户每亩获赔268元,全县共获赔8787万元,极大规避了自然灾害对农户收入的冲击。“因为看到了保险的保障效果,老百姓现在的投保热情很高。”陈晓明说,“2020年每亩的保费是71.3元,政府负担15%,农民负担30%,大商所补贴55%。贫困户及边缘户的保费,都由政府负责补贴。”
保障力度 日益增强
桦川县“保险+期货”的项目设计一直以需求为导向。2016年,为避免谷贱伤农,“期货+保险”着重“保价格”。后来粮价上去了,又出现了有价无市,农民卖粮难,于是在“保价格”基础上,又加上了“现货收购”,县里与鲁证期货合作,由鲁证期货下属经贸公司组织合作社与玉米种植户签订玉米收购订单,搭建起期货市场与现货订单收购的联系,解决了农民卖粮难的问题。2019年,农民的收入问题更加突出,项目又变成了“保收入”,助力脱贫攻坚。
投保是自愿,理赔很关键。为了避免产生纠纷,桦川县坚持“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原则,县、乡、村三级设有“保险+期货”工作小组,农民亲身参与到投保、交费、测产等工作中。同时全过程在村级进行公开公示,确保农民了解全过程。
桦川县委副书记、县长姜宇峰介绍,保证按照约定及时、足额为投保农民进行赔付是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县和保险公司紧密配合,通过政府主导方式来推动理赔工作开展,保证保险公司及时将赔付资金统一支付到理赔农民账户。”
“桦川模式”期待优化
这5年,桦川县累计投入1045万元支持“期货+保险”项目。让473户种植贫困户及边缘户近千人获得稳定种植收益,燃起更多家庭的希望。
“虽然我们的模式保障了绝大部分农户的收益,但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姜宇峰说:“目前我们是‘整县定损、整县推进、整县理赔’,对一些特殊地区、个别户的避险能力不够精准。下一步将探讨‘整县定损+精准理赔’,希望既可以整县推进,又可以考虑特殊地区及特殊户的情况。”
姜宇峰介绍,“目前‘保险+期货’只允许部分县实施单品种整县覆盖项目,可全县农民不能只种一种农作物,单一实行一个品种,不足以对全县农民的增收起到有效的支撑作用。只有实现全品种‘保险+期货’整县覆盖,才能够真正实现对农区对农民收入的有效支撑和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