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乡村|70后北京老小伙组织起杭州乡土运动,让这个平凡小村潮爆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施雯 通讯员 费彪 钟玉良
回到乡村 · 青山
图片
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城市,为生存而打拼。有些人,却返回乡村,寻找心的归属。
在杭州人,人口增长最快的余杭,更多人因为繁荣与梦想,来到这里,有部分人却在城市周边的乡村,寻找静谧的人生。
他们回到乡村的故事,要从一场场美丽的蜕变说起。
去年秋天,70后北京“小伙”杨飞,因为来杭州做项目,阴差阳错地落户余杭黄湖镇青山村,成了村里第三位“大咖”村民。
说他是小伙,其实一点不假,这位40多岁的中年男子,皮肤黝黑,体型健硕,热爱户外运动,看起来和20出头的小伙,没什么两样。
图片
麦芒体育在村里办的运动会
和别人的不惑之年,终日奔波于工作和家庭两点一线间不同,拥有丰富海外生活经历的杨飞,活出了许多中年人梦寐以求的生活境界——与自然为伴,把人生的理想和抱负纵情于青山绿水之间。
这个老小伙来村以后,办起了“麦芒体育”乡村户外运动俱乐部,来村里玩户外的,有阿里高管,海归精英,亲子家庭和各色年轻的团队。
图片
泥地障碍
大家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也把来乡下登山、溯溪、泥地障碍、真人吃鸡,把各种各样有趣的运动当成一种生活方式。
图片
溯溪运动
看到杨飞给农村带来的改变,一些在城市打拼的本村青年也被吸引,俱乐部招募并培训他们成为运动教练,这份职业也带给他们在城市打工所没有的荣誉感。
原本遇到疫情,俱乐部的生意受了些影响,没想到来乡下运动是一件这么好玩的事,生意一传十十传百,今年夏天,俱乐部就突破了盈亏平衡点,开始挣钱了。
图片
青山村,不过是个颜值平平的浙北小山村。
村里人说,这几年村里来了很多年轻人,还有老外,村子好像没怎么变,又好像无时无刻不在变。
青山村的主要产业以毛竹、水稻和苗木为主,村民收入约1/4来自于毛竹和竹笋。
图片
不过,过去村民在龙坞水库周边的竹林中大量使用化肥和除草剂,造成了水库的面源污染,影响了饮用水安全。
2015年,一所大自然学校在村中落地,为了保护水源,留住绿水青山,西北小伙张海江来到这里,成为第一批新村民。
图片
他跟着村干部走村串户,以大自然保护协会、万向信托、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为主体,在青山村开办自然学校,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水基金信托“善水基金1号”。
农户以财产权信托的方式,将林地承包经营权委托给“善水基金”进行集中经营管理,并可从“善水基金”中获得较林地毛竹经营收入高20%的生态补偿金。
图片
不再喷洒农药的毛竹林生产的笋,虽然产量较以往下降了20%-30%,但其市场价格约是粗放经营时的3倍。
在村里的日子,张海江认识了在余杭创业的设计师张磊,这个很有国际范儿的青年设计师团队,也来到村中。
图片
村文化礼堂改造的设计图书馆
设计师们以“不改变文物原状”,“最低限度干预”为原则,用原材料和原工艺对有50多年历史的青山村东坞礼堂进行改建,引入中国第一座传统材料图书馆——“From余杭”融设计图书馆。
来自全球各地的设计师可以在融设计图书馆找到中国大部分的手工艺,用现代设计语言传承乡村文脉。
图片
村里的设计师
融设计图书馆每年接待数百位来自全球各地的独立设计师等。
村里有几十位国内外设计师常驻青山村,与当地村民同吃同住,成为村民的眼中“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面对突然涌进村里的这么多年轻人,怎么样让把他们安顿好,让他们留得住。村里秉持“来了就是青山人”的想法,想着要让他们真正的留下来,就要让他们不仅把青山作为工作的地方,更要成为生活的地方。
图片
村党委在与新村民经过几轮商量,大家集思广益后,推出了“自然好邻居”计划,把农户家里闲置的房屋集中起来推荐给我们的设计师和访客,同时有提供餐饮能力的农户可同时提供餐饮服务。
让大家意想不到的是,这一模式的“自然好邻居”推出后,很受群众的欢迎。
图片
现在,村里已经实施了“自然好邻居”的2.0版本,进行积分奖励制度,根据垃圾分类、不使用一次性产品、庭院整治以及租客反馈等方面的情况反馈来进行评分,对积分高的农户,在安排时优先推荐。
现在,青山村已有200多位村民加入了图书馆项目,通过参与工艺创作,每月可为村民们增收近3000元。
在“新村民”的吸附作用下,已有越来越多的青年回归青山村与“新村民”们共同创业,每年吸引来青山村的游客,也已经有4万余人。
图片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