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国的发展之路可谓相当波折,享国时间最长但活得却最窝囊

相比于其它东周诸侯国,燕国的历史可谓悠久。

早在公元前1044年武王伐纣后,姬发之弟姬奭便被封于燕地,成为燕国的首位国君燕召公。

不过,在西周初期,虽然诸侯名义上拥有封地,但许多土地仍被殷商贵族及异域部落掌控,所以燕召公在抵达封地后,其后人不断向冀北、辽西一带扩张。直到三百年后,燕国的疆域才初具规模。

公元前七世纪,游牧民族山戎汹汹来袭,侵略燕、齐、郑等北方国家。当时于燕国执政的燕桓侯迫于军事压力,不得不将国都迁到临易一带,以规避山戎的兵峰。公元前664年,山戎大举入侵燕国,当权的燕庄公接连落败,只得向齐国求援。

当时的齐国已成为春秋霸主,齐桓公以“尊王攘夷”的口号发动北方诸侯,对南下的山戎发动军事行动。大军势如破竹,在击败山戎的同时灭掉了孤竹、令支,燕国得以保全。此战过后,燕庄公对齐桓公十分感激,亲自送齐桓公归国。

此时的齐桓公对燕庄公说:“我并不是天子,你我同为诸侯,所以您不该送我到国境之外,这是一种僭越礼法的行为。”随后,齐桓公将燕庄公所至的齐地尽数划给燕国。燕庄公深感其恩,承诺响应齐国号召,与齐国一起朝贡周天子。

公元前539年,在位的燕惠公想要肃清朝中的反对声音,所以重用了自己宠信的宋。没想到此举竟招致满朝士大夫的不满,引发政变。士大夫联手击杀了宋,并将矛头指向燕惠公。燕惠公仓皇逃亡,来到齐国落脚。

四年后,燕惠公在齐国、晋国的帮助下归国,不料燕惠公刚刚回到燕地便暴毙了,燕国只得拥立燕悼公为新君。公元前380年,燕国终于迎来巅峰期。秦、魏两国组建同盟,讨伐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援之时,齐君虽表面上同意驰援韩国,却暗中集结兵力偷袭燕国,自此,掀开了齐燕战争的序幕。

在接下来的两年里,燕国与三晋达成同盟,四国共同讨伐齐国,夺取桑丘、灵丘两地。公元前373年,燕、齐于林孤爆发决战,燕国大获全胜。仅十年后,齐国于易水再次发动战争,顽强的燕军再次打赢了反击战。从这以后,燕国已俨然成为足以与强齐抗衡的庞然大物,跻身七雄之列。

在齐燕之战中,燕国与赵国缔结了稳固的情谊,况且,此时的天下大势已悄然变动,秦国逐渐成为凌驾于其他六国之上的强国,并对中原六国展开侵略,所以,燕文公于公元前356年与赵国会盟。次年,燕、赵、韩、魏、齐、楚在苏秦的主张下完成合纵,组建抗秦联盟。公元前333年,燕文公病逝,燕易王接替国君之位。

然而,与燕国有宿怨的齐国趁着燕国举国大丧,悍然发动侵略,一口气攻占了十余座燕国城市。为了维护联盟的稳定,苏秦出使齐国,阐明厉害。最终,齐国归还了攻占的土地,与燕国重修于好。公元前323年,由公孙衍发起了“五国相王”,燕国与其它四国一道称王。然而,这一年发生了苏秦与燕后文公妻子通奸的丑闻,苏秦担心丑事败露被燕易王杀掉,于是,便先发制人,请求出使齐国进行间谍活动,借机潜逃到齐国。

公元前318年,刚刚上任的燕王哙将国君之位“禅让”给相国,将一切军政大权交给子之。仅两年之后,齐宣王再次发动齐燕战争,用了五十天的时间突破燕之都城,杀掉了退位的哙及代政的子之。与此同时,中山国趁燕地内乱,与齐国一起瓜分了部分燕国领土。最后迫于秦、赵、韩等国的压力,齐国、中山国不得不退出燕地。在燕国危亡之际,赵国再次慷慨相助,将被扣押为质的燕公子职送回故国,燕人拥立其为燕昭王。

公元前286年,齐国灭宋国,引起各国震动,各国频繁会盟,推动了反齐联盟的建立。公元前284年,燕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率倾国之兵联合秦、韩、赵、魏五国伐齐,获得大胜,五年内连下齐国70余城,报了当年齐国入侵燕国之仇。前279年,燕昭王死,燕惠王即位。不久,燕惠王为燕相公孙操所杀,并立惠王子燕武成王为傀儡。再之后,就是燕国的覆灭之路了。

“召公奭可谓仁矣!甘棠且思之,况其人乎?燕迫蛮貉,内措齐、晋,崎岖彊国之闲,最为弱小,几灭者数矣。然社稷血食者八九百岁,於姬姓独后亡,岂非召公之烈邪?”

从司马迁的这段评价中我们能够看到,燕国的发展之路可谓相当波折。

站在历史的角度而言,若非赵国屡次相助,恐怕燕国早已在齐国的入侵中沦亡。虽说在燕昭王主政之后,燕国经二十八年励精图治终成强国,但仍无法阻挡秦横扫六国的历史车轮疾驰而过。

古燕地成于何时已不可考了,考古工作者在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乡董家林、黄土坡村一带发现了一处规模相当大的商周遗址,包括建于商末延续至西周的城址,出土了大量西周初期燕国的青铜器,如西周燕侯堇鼎、西周燕国太保克盉、西周伯矩鬲等,学界认为这是燕国最初的都城遗址。

参考资料:

【《史记集解》、《史记·燕召公世家》、《战国策·燕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