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着女儿把家搬到沂源去——“80后”第一书记桑达驻村记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张雪 实习记者 徐敬源 通讯员 巨荣俊 淄博报道
12月7日,正值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入冬后的赵家庄村分外美丽。村民绕着小桥散步拉呱,新建的“乡村大舞台”刚刚结束一场文化表演——这里原本的荒地杂草被清理后,春天时村民种上的冬青树依然翠绿葱葱,自带“村光无限”滤镜。
对来自淄博市人大常委会的“80后”女驻村干部、自2019年7月起担任沂源县南麻街道赵家庄村第一书记的桑达来说,赵家庄村是她的第二个家。见证这个沂蒙小村迎来“春暖花开,灿烂绽放”,就是她最大的心愿。
带着婆婆女儿去驻村
2019年7月23日,桑达收拾好行囊来到了沂源县南麻街道赵家庄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赵家庄村位于县城西南12公里处,土地总面积2.2平方公里,下辖10个村民小组。全村345户960口人,党员41人,建档立卡贫困户60户98人。
从这天起,她就给自己定下了一个新的身份:赵家庄村村民。
那时候,村里人还不知道,这位新来的女书记还带着一个刚满一岁的奶娃娃。“孩子没断奶,家里人也舍不得。我到村里的那一天,一岁两个月的小颖颖就跟着我来了。”说起女儿,“铁娘子”一般的她,满眼含笑,一脸温柔。
图片
一边忙村里的事,一边照顾孩子,是桑达工作的常态。幸运的是家人全力支持桑达的工作,为了帮忙照顾孩子,减轻桑达的负担,婆婆王金香直接把家从临淄区搬到了沂源县。
一家人租住的房子离着赵家庄村有15公里,每天来回跑也已经成了桑达的习惯。“晚上回来就杵在屋里,研究帮扶政策、梳理一天村里大大小小的琐事,她开朗也挺要强,我们能做的就是全力支持她。”抱着孙女,看着桑达穿上外套匆匆赶往村里的背影,王金香笑着摇了摇头。
“责任抗在她肩上,歇不住,也不敢停。”
忙着修路的“铁娘子”
“在困难面前,她小小的个子里,充满无穷的力量。”这是赵家庄村党支部书记梁传伟,说起这位“铁娘子”时发出的一句由衷感叹。
驻村第19天,受台风“利奇马”影响,赵家庄村遭到大暴雨侵袭,河道冲垮,雨水倒灌。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危急时刻,桑达挽起袖子冲在前面,与村两委带领全村200多口人不眠不休,搬运石料,清危固河,冒雨排查河道。
“那是十几年来赵家庄村最团结的时候。”梁传伟说,虽然及时劝说转移了沿河18户58人,避免了人员伤亡,但是雨水还是冲垮了村里一条600余米的生产生活路,“那条路连着山上和山下,沿途30余户居民,不整修,村民们走路都是难题。”
图片
为保障村民们安全出行,桑达不敢耽搁,党员村民代表大会开完后立马申请政策协调资金。“前前后后申请下20万元资金,村两委成员、村民们扛着家伙什开始修路。”桑达回忆,整整1个月大家伙一心扑在了那条路上。2019年10月份,原本坑坑洼洼的石土路变成了宽敞整洁的水泥路,并且一直延伸到了山上贫困群众的家门口。
67岁的张秀英和老伴是村里的建档贫困户,也是这条路受益者之一。“以前去闺女、儿子家都不敢走,现在好了,路修到了家门口。”张秀英说,既修路又帮扶,村里人都打心眼里喜欢、感谢桑书记。
从修建600余米的生产生活路到实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工程,从铺设5600米抗旱管道到发动派出单位为贫困户捐款铺设“爱心小路”20条……桑达用行动诠释了“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下多少真情”。在群众最“急”处见行动、在群众最“盼”处抓成效,就是第一书记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
脱贫攻坚路上的“贴己人”
图片
桑达个子不高,脸上时时挂着笑容。在赵家庄村,每个人都能和她说上几句“贴己话”。采访过程中,村民们一句又一句的“桑达书记”,也让这个冬日的小村庄变得格外温情。
从山上下来,村民梁决国小跑着迎了过来,他笑着从怀里拿出两个热乎乎的烤地瓜递到了桑达手里,“热乎的,赶紧吃!”桑达说,梁决国是村里建档贫困户之一,年轻的时候因为意外出现了精神障碍,每次来村里都会带点东西去看望他,“在村里,我不仅是第一书记,我也是村民们的‘闺女’‘朋友’‘大姐’。”
驻村以来,桑达始终牢记第一书记职责,把脱贫攻坚工作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她扑下身子,到田间地头,入群众家中反复不间断走访,如今累计走访730余户∕次,特别是对60户贫困群众的重点走访,户户情况牢记心中,件件诉求悉心解决,处处真情取信于民。帮助100余名群众办理低保、慢性病,帮助残疾人进行无障碍改造,协调理发机构给60多位行动不便老人理发,给腿脚不便的梁大爷买来崭新的代步车……
图片
村里的群众对这位“村里人”也是格外热情,五保户大爷赵可财攒几个鸡蛋让她带给孩子吃;八十多岁的奶奶齐立爱拉住她的手留她吃饭;身残志坚的婶子张会花给她纳鞋垫……而这一幕幕,也使桑达感慨万分。
“我们给村民们讲政策,他们也觉得政府各个方面都很关心他们。”桑达说,跟村民们接触这么长时间,自己也切实体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老百姓的事解决好了,天大的事也就解决好了。”
党建引领让村庄更美更富
“今年赵家庄村申请了市级‘美丽乡村’建设,市级‘森林村居’建设,我和大家必须更加努力,持续放大我们的生态自然优势。”从驻村一开始,桑达也接下了另一项任务——带领大家全力开展城乡环境大整治工作,打造美丽幸福的新农村。
从极易反弹的“五大堆”、随处可见的裸露土地、毁损严重的废旧危房、杂乱不堪的各类线缆、乱堆乱放的私宅院落、“无人问津”的房前屋后等突出问题着手,桑达通过延续疫情期间设置党员先锋岗的方法,激发党员干部的高昂斗志,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与村书记、“两委”成员、党员骨干、村民代表干群一心、聚力整治,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图片
赵家庄村沿河两岸,分布着“乡村大舞台”、休闲小道、健身设施……“拇指公园”已见雏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赵家庄大人孩子心中早已生了根。如今村内主要道路绿化率达到了100%,水系绿化率达到了96%。今年3月,按照镇上统一部署要求,桑达又与村党支部书记梁传伟、“两委”成员发动村民,开展绿化美化攻坚行动,在村内栽植4万株大叶金鸡菊及1万5千余棵花卉绿植,累计绿化达到了4.5万平方米。
“进村后,你肯定能瞅见‘葡萄采摘园’这几个大字。”桑达说,赵家庄村也是全县有名的红提葡萄村。“每逢秋天收获季节,许多客商都争相前来订购葡萄。”说起葡萄种植,桑达和梁传伟也有着另一份打算,“种植几十年了,品种需要改良,种植模式也得改善,我和梁书记打算过几天去其他地方看看,学习一些先进的经验,从葡萄种植开始,一步步把赵家庄村往乡村旅游的方向带一带。”
村庄治理,是干部和群众互相建立信任、达成默契的过程。桑达在这条路上始终坚持的原则就是:用真情暖民心,用实干践初心。
看着村庄一点点变美、变好,看着女儿在这片土地上牙牙学语、学会走路……作为全村354户人家的第一书记,一年多来,桑达凭着一份坚韧,把自己作为一名母亲的柔情拿出来,把作为党员的责任拿出来,用心续写着她的驻村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