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万元”贷款破解了啥?——看怀化市扶贫小额信贷如何做出大文章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肖军 怀化日报记者 李青青

过去,贫困户因缺乏有效抵押和担保,贷款难;没有资金,要发展产业脱贫致富,难上加难。

扶贫路上,办法总比困难多。

怀化坚持把金融扶贫作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杠杆,在麻阳率先开展扶贫小额信贷试点并在全市推广,用“1至5万元”的小额信贷,“贷”动贫困户发展产业稳定脱贫,做出了一篇“银行主导、农户贷款、企业参与、政府支持、扶贫贴息、产业发展”的大文章。

“用金融活水浇灌扶贫之花。”省政协副主席、怀化市委书记彭国甫说,怀化创新推出扶贫小额信贷,有效解决了产业扶贫资金短缺的问题。做法经验被列入全国扶贫小额信贷现场会典型案例,全国扶贫小额信贷座谈会两次在怀化召开,麻阳扶贫小额信贷模式在全国推广。

“5万元”贷款破解了啥?且看,怀化这股金融活水是如何激起一池春水。

贷得到

——加强制度设计,破解了过去金融“嫌贫爱富”的堵点

麻阳,怀化市开展扶贫小额信贷的“发源地”。

该县石羊哨乡谭公冲村曾是深度贫困村。2013年,村里想通过发展中草药种植带动脱贫,并联系好了销售公司。但一个“钱”字,难住了一村人。

穷则思变。按当时扶贫政策,每个贫困村每年有30万元的财政扶贫资金。于是,村里用财政扶贫资金15万元,动员联系好的销售公司出资5万元,一共20万元作为贷款风险金存入麻阳农商行,由麻阳农商行按风险金额的5倍给予贫困户贷款。68户贫困户贷款105万元种植中草药238亩,一年下来,户均增收1万元。

“试水”成功,让该县的决策者看到了“金融扶贫”的力量。麻阳趁势推出以信用评级为主的扶贫贷款新模式,按照贫困户的诚信度、劳动力人数、家庭收入3个指标分别按“7∶2∶1”的评分标准评定信用等级和授信额度,有效破解了以往贫困户没有抵押就难以贷款的问题。

2014年,在总结“麻阳经验”的基础上,怀化市推出以“一授二免三优惠一防控”为核心内容的扶贫小额信贷。

“一授”,即评级授信,只要无不良记录、有劳动能力,即使再穷,每个贫困户都可获得1万至5万元的授信额度,并由当地发放贷款证。

“两免”,即免抵押、免担保,凭贷款证就可申请贷款。

“三优惠”,即利率优惠、期限优惠、贴息优惠。

“一防控”,即由县级建立风险补偿金,防控贷款风险。

让农户“贷得到”,还要让农户“贷得快”“贷得起”,银行“愿意贷”。

深挖增信渠道,延伸服务网点,财政贴息助力,政银联手共担。怀化市加强制度设计,积极探索“政银”合作方式,进一步完善风险共担机制,着力解决农户和银行的后顾之忧。

为确保有意愿的贫困户能及时获得贷款发展产业。怀化建立县乡村三级金融扶贫服务体系,全市就地办理扶贫小额信贷业务对贫困村实现了全覆盖。

“贷款很顺利,今年‘埋头鲤’收成不错。”12月8日,通道牙屯堡镇文坡村村民粟为民来到鱼塘投食,看着个头不小的鱼儿欢快地抢食,脸上挂满笑容。

老粟擅长养鱼,但50多岁的他由于生病常年吃药,是村里的低保户。去年,在文坡村党支部书记兼金融协理员粟田梅的推荐下,老粟从农商银行贷到了5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发展起养鱼产业。如今产业做得如鱼得水,风生水起。

“老粟家庭条件不好,但为人诚信,做事踏实,他贷款,村里头支持。”粟田梅说,只要诚实可信,即使是低保户,也能贷到款,凭授信额度两小时即可办好贷款手续。

怀化市扶贫办主任谌孙武介绍,银行最怕烂账、呆账。为了让银行“愿意贷”,政府统筹安排不低于扶贫贷款余额10%的财政资金作为扶贫贷款风险基金,视情况使用风险补偿金化解违约风险。2016年以来,政府风险基金累计拉动银行发放扶贫贷款33.24亿元。

用得好

——破解了过去农户“发展无门”的难点

“叮叮当,叮叮当”一阵清脆悦耳的铃铛声打破了大山的静寂。隆冬季节,沅陵县马底驿乡黑洞溪村,脱贫户谢绍崩照常早早地打开羊圈,群羊“倾巢而出”,欢快地奔向野外草地。

望着羊群,谢绍崩喜上眉梢:“养殖规模扩大,全靠扶贫小额信贷来帮忙。”

谢绍崩勤劳肯干,想搞点产业,苦于没有启动资金。扶贫小额信贷,让他看到了希望。

2016年底,谢绍崩申请了第一笔扶贫小额信贷5万元,搞起了牛蛙养殖,由于种种原因,不但白忙活了一年,还亏了2万多元。

在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的指导下,2017年,谢绍崩改弦更张,养了18头肉猪和12只羊。这一年,他将养牛蛙亏的钱赚了回来。

2019年,谢绍崩的山羊养殖越来越好,山羊养到了90多只,卖了60多只,赚了10多万元。那年,谢绍崩如期还了第一笔贷款5万元,摘掉了贫困帽,儿子还考上了湖南师范大学,双喜临门。

今年初,谢绍崩将目光瞄准了母猪市场,再次申请了3万元贷款,钱很快到账。谢绍崩抓紧买了2头母猪,又新建了3个标准羊圈。“妹子的学费不愁了。”老谢乐呵呵地对记者说。

在扶贫小额信贷的“贷”动下,谢绍崩的养殖事业发展喜人,从贫困户蜕变成当地小有名气的养殖户。

扶贫小额信贷解决了钱的问题。如何用,尤为关键。

为让贷款贫困户发展产业更有针对性,怀化加强产业指导和服务。以结对帮扶责任人和各金融机构信贷员为基本队伍,建立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在大力实施“一县一特”“一村一品”基础上,指导贫困户选准当家产业。

“让农户贷得到,还要用得好。”怀化市委副书记、市长雷绍业说,针对贫困户经营理念差、缺少有效项目支持、投入产出效益不高等问题,怀化探索创新自主发展、抱团取暖,股份合作、连村联创4种产业发展模式,推动金融扶贫和产业扶贫深度融合,为群众脱贫增收提供有力支撑。

每天上午,来自麻阳兰村乡大坳村的脱贫户尹秀付都会驾驶着三轮摩托车准点进入公司。他要在中午12点之前装满一车鸡蛋送往县城的锦江批发部。

尹秀付告诉记者,2015年,在县扶贫办帮助下,他从麻阳农村商业银行免息小额贷款入股麻阳蓝凤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为了公司的一份子。

今年56岁的尹秀付和妻子夏爱香都有残疾,上还有两个老人要赡养,一家人的生活十分困难。不太懂得经营的两人发展产业困难,但自从与蓝凤凰公司“结缘”,他们的生活变得充满阳光。

“蓝凤凰公司已经连续4年给我分红,算下来有一万多元,这是小额扶贫贷款带给我的红利。”尹秀付快人快语,“我在公司装运鸡蛋,月工资有3000多元,我的爱人也在公司务工,月收入2400元。”

像尹秀付这样的入股贫困户,在麻阳蓝凤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有许多。自2015年起,麻阳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将贫困户与麻阳蓝凤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利益联结。高村镇、兰村乡等18个乡镇1506户贫困户通过小额信贷投入2800万元入股公司,由公司统购、统筹、统销、统还,贫困户按所入股蛋鸡养殖项目65%的利润拿到了分红,户均增收每年4000元。

“到2019年底我们已经累计分红了771万元。”蓝凤凰公司销售经理陈星说。目前,蓝凤凰蛋鸡养殖基地成为湖南省标准化程度最高的蛋鸡养殖示范场。

走上麻阳谭家寨乡楠木桥村宝库岭山头,2000亩连片的水果基地波澜壮阔,在群山里格外显眼。

2016年,麻阳谭家寨乡组织该乡9个村(其中贫困村4个,非贫困村5个)的2000多名贫困人口,由楠木桥大学生村官创业园牵头,组建宝库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整合财政扶贫资金、扶贫小额信贷资金、重点扶贫产业资金和部门资金等2248万元在楠木桥村建立2000亩联合创建产业扶贫基地。

众人拾柴火焰高。几年蜕变,荒山变果林,基地里葡萄、猕猴桃、冰糖橙轮番丰收。贫困户通过土地租金、劳务薪金、分红股金,变身为挣“三金”农民,实现贫困人口人均增收7000元以上。

收得回

——加强风险管控,破解了“有借无还”的痛点

11月22日,新晃侗族自治县凉伞镇街上村,天寒地冻。这天,该村8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分别来到农商行网点,把36万元小额信贷全部还上。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党和政府这么关心我们,我们更要讲信用。”村民杨志源说。

今年5月23日,杨志源贷款用于发展养殖产业。到目前为止,他家卖出12头肥猪、一头牛,存栏的一头母猪就要下猪仔。“收入大幅增加,脱贫稳稳的。”杨志源兴高采烈地说。

“多亏了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在我艰难的时候帮我解决了大问题。”近日,在中方县袁家镇坳头村绿色田野种植合作社,脱贫户陈长根感叹,“积极还款是我们对好政策的最大感恩。”

2016年,得益于小额信贷的周转,陈长根扩大了鱼腥草种植规模,成立了合作社,通过土地租赁、劳务雇佣、入股分红等方式带动20名贫困户脱贫致富。目前,合作社每年累计分红达100万元,项目发展到了洪江市。

“扶贫小额贷款也要控制风险。为了保证贷款精准投放,同时有效控制风险,我们与地方党政部门一道,把思想教育贯穿始终,通过播放‘村村响’、手机微信群、入户宣传等方式,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自强、诚信、感恩教育和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宣讲,让贫困群众增强诚信意识,斩断‘赖账’思想。同时发起乡村信用体系建设,农户们越来越讲诚信了。”怀化农商行负责人说。

“金融扶贫带来资金发展产业,激活贫困群众内生动能,更重要的是营造良好金融环境,积聚未来长远发展动力。”谌孙武说,扶贫小额贷款不仅要放得出,还要做好风险防范收得回,才能确保扶贫小额信贷持续健康发展。

怀化加强风险管控,把好审核关、管理关、回收关、思想关“四道关口”,确保贷款资金收得回,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放得出、收得回,扶贫小额信贷用“稳”了、用“活”了。数据显示,怀化市小额信贷实现放贷到期收回率达9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