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宝“藏” |西藏农牧民就业结构出现历史性变化

新华社拉萨12月14日电题:西藏农牧民就业结构出现历史性变化
新华社记者白少波、陈尚才
“农忙时回村种青稞,闲时在县城产业园的车间里编织氆氇。”这是46岁的卓拉脱贫后的日常生活,“比过去更快乐充实。”
卓拉是西藏日喀则市拉孜县白列村人,两年前享受易地扶贫政策,从偏僻的小山沟搬迁到县城边的新村生活,和女儿两个人住上了50多平方米的新房。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现代农机具的使用,让卓拉和西藏绝大多数农牧民一样,不用再把所有时间花在农牧业生产和低效率劳动上,有了大量农闲时间。
她在县城的产业园区找到了一份编织氆氇(一种藏族毛织工艺品)的工作。“织氆氇一年有5000多元的收入,加上种青稞,现在家里一年收入超过16000元。”
图片
海报拍摄:晋美多吉;海报制作:张宸、旦增努布
近年来,为了让西藏农牧区摆脱农活束缚的剩余劳动力实现更充分就业,享受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西藏按照群众意愿实施农牧民技能培训和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西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14日对新华社记者介绍,截至目前,西藏农牧民转移就业达60.4万人。
数据显示,西藏农牧民占全区总人口的68.5%,近240万农牧民分散居住在5400多个村(居)委会。近年来,受益于脱贫攻坚集体经济壮大,农牧业生产和饮水安全、用电等条件改善,西藏不少青壮年农牧民放下犁耙牧鞭,走出农牧区,走进城镇,变身产业工人和服务人员,推动农牧民就业结构出现历史性变化。
图片
拼版照片:左图为西藏昌都市八宿县拥巴乡村民格松旺扎;右图为格松旺扎在八宿县西巴村小型砖厂工作。2018年,格松旺扎和家人搬迁到八宿县西巴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住进了125平方米的新居。格松旺扎还就近在砖厂找到了工作,每天有150元的收入(5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詹彦 摄
西藏自治区为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出台特殊政策,将投资400万元以下的中小工程交由农牧民组成的施工队施工。
旧西藏,超过95%的人口是农奴,没有人身自由。西藏农牧民群众通过民主改革,第一次拥有了生存权和劳动力支配权。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社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格桑卓玛认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现代化进程加快,西藏农牧区就业结构日趋多元化,劳动力流动性不断提高,非公经济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激发了有就业吸纳能力城镇的经济活力,并由此带动了周边农牧区的发展。同时,医疗卫生、教育培训以及养老社保等一系列制度安排中,对农牧区人口特别是特困群体设计了特殊优惠政策,为转移就业的农牧民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消除了他们获取和从事新工作时可能面临的后顾之忧,增强了他们增加收入和提升生活质量的能力。
图片
拼版照片左图:旧西藏封建农奴制度下流落街头、乞讨求生的妇女儿童(资料照片);右上图:“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克松的妇女们盛装参加春耕仪式(新华社记者李鑫2019年3月16日摄);右下图:一名藏族模特从拉萨八廓街上走过。新华社记者普布扎西摄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西藏将就业扶贫当作增加群众收入的重要来源,按照群众意愿实施农牧民技能培训和剩余劳动力就业,推进“订单定向式”培训和“以工代训”,通过劳务输出扩大就业。
图片
在西藏日喀则市桑珠孜区曲美乡那塘村,推土机在高标准农田项目施工现场作业。新华社记者张汝锋 摄
拉萨市尼木县尼木乡曲林三组村民拉姆只有小学文化,以前在拉萨的餐馆里当服务员,从事简单服务劳动,每月工资仅有500元至1500元。2019年4月,她听说县里举办中式烹调师培训班,辞去服务员的工作报名参加,并成功取得中式烹调师初级职业资格证书。
2019年11月,拉姆在亲戚支持和多方帮助下,投资7万元在尼木乡开了一家藏餐馆,月收入达到9000至10000元。
图片
2019年11月18日,一场大型人力资源洽谈会在西藏拉萨市举办,共吸引205家用人单位参加,提供各类岗位3500余个。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西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一级巡视员刘莉说,西藏各地通过项目建设吸纳就业,截至9月,各级政府投资项目开复工5949个,吸纳农牧民就业20.74万人。
西藏自治区人口一直保持持续增长态势。格桑卓玛表示,伴随着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和劳动力流动性提高,西藏劳动力正不断从农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其他产业的劳动力需求,使西藏产业结构日趋合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