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教育“十三五”|五年数据看扩容,多重合力促惠民

编者按:

站在“十三五”与“十四五”交替的时间节点,东莞教育深入总结“十三五”,加速谋篇“十四五”,迈向新征程。

回望过去五年,东莞坚定不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力加快建设教育现代化强市,东莞教育实现新的跨越。教育水平明显提升,惠民体系不断完善,发展格局更加开放,发展能力持续增强,改革活力进一步彰显。

现特别推出东莞教育“十三五”系列策划报道,围绕扩容、提质、改革、服务四大篇章,梳理东莞教育发展脉络,提炼东莞教育发展亮点,呈现东莞教育发展成果,展现东莞教育人的奋进担当,为东莞教育“十四五”凝聚发展新动能。

打出组合拳全方位推进教育扩容

东莞将教育定位为湾区战略实施中,支撑当下、决胜未来的重要一环。“十三五”以来,东莞积极应对适龄入学人口的快速增长,着力部署新一轮的教育扩容提质,回应市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学位需求。

2018年,东莞出台实施《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增加中小学幼儿园学位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的实施意见》《东莞市园区、镇(街)公办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指导意见》等重要政策文件,坚持顶层设计机制先行,科学谋划布局教育资源。从2018年起,推进公办中小学(幼儿园)新建扩建项目88个,其中至2019年底完成25个,增加学位2.6万个。

2020年3月,市政府发布“一号文”,全面启动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行动,至2025年推动新建改扩建公办中小学231所,增加学位34.24万个,其中2020年推进新建改扩建公办中小学29所。根据进度,2020年年底预计能完工新改扩建学校32所,增加学位约3.7万个。

东莞推进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行动是举全市之力,全市域动员,全市上下全力以赴共同推进的大事,全市形成了以市政府为主导、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上下联动、通力合作的攻坚行动大工作格局。市政府成立市长为总指挥长的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行动指挥部,成员单位包括市15个部门单位和各有关镇街,将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行动任务纳入市政府“硬任务”管理;并从增加教育设施、保障用地、加快审批、拓宽投建路径、优化服务等五个方面提出了50条具体措施,出台了“一个机构、一个标准、两个支撑、四个指引”的系列政策文件,开发了全市公办中小学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对千日攻坚行动实现全链条支撑和管理。

东莞不断创新机制保障教育用地,出台公办高中学校教育用地保障机制实施细则,15个镇街(园区)需供地或缴款;建立镇街(园区)公办义务教育学位供给与商住用地出让联动机制,2020年初已完成评估,列入红色联动区的镇街(园区)想方设法增加公办学位供给;明确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指引,设置最小办学规模,避免新建“麻雀学校”,有效集约节约土地。

此外,东莞还不断拓宽路径加大投建力度。推动实施社会代建制,吸引更多优秀社会企业参与学校建设。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全市纳入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行动计划明确采取社会代建制的项目超过60个。

教育扩容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群

东莞一手抓教育扩容提质,满足人民群众“有学上,上好学”的需求;一手抓教育公平普惠,不断增加积分入学学位、简化申请条件,深入推进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进一步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大力发展社区教育,力促教育扩容惠及更多人群。

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实现“两为主”

2009年,东莞开始实施积分制入学政策,根据随迁子女父母在莞服务年限、居住年限、参保年限、纳税情况、文化程度、职称、计生等方面情况,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到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就读。

“十三五”期间,东莞与时俱进,适时修订完善随迁子女积分入学政策。2020年,修订出台《东莞市非户籍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实施办法》和《东莞市义务教育阶段非户籍适龄儿童少年积分制入学积分方案》,以学生家长或监护人的居住证为主要入学条件,进一步降低申请条件,精简积分项目,简化办理材料。从2017年起,开发使用东莞市积分入学申请和审批管理系统,推行积分制入学网上报名,通过部门数据互通共享,优化申办流程;2020年,开发东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统一招生平台,将积分入学系统纳入,方便家长一次性提出入学申请。目前,随迁子女积分入学所有环节已实现“全网办结”,家长足不出户便可为其子女办理入学申请。

此外,东莞不断增加随迁子女积分入学学位供给。2012-2019年连续八年,将“增加随迁子女积分入学学位供给”纳入市政府“十件实事”,要求各镇街整合优化教育资源,不断增加积分入学学位供给。在增加公办学位供给的基础上,从2017年起,东莞结合学位实际,创新实施积分制入学民办学位补贴政策,通过政府向民办学校购买服务的方式,进一步扩大随迁子女接受免费义务教育的受惠面。2017-2020年,全市向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提供了积分入学学位和优惠政策学位48.11万个。“十三五”期间,东莞在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读和享受政府民办学位补贴的随迁子女人数占比提升1倍,2016年仅为24%,2019年、2020年已超50%。

学前教育达成“5080”目标

“十三五”期间,东莞积极推动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建设,不断扩大公益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的覆盖率,推动“5080”目标实现。截至11月,东莞共有幼儿园学位约43.6万个,在园幼儿约37.17万人,其中普惠性学位约31.2万个,能较好地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

积极推进公办园新建改扩建,扩充公办资源。出台实施《东莞市发展学前教育第三期行动计划(2017-2020年)》《东莞市园区、镇(街)公办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指导意见》等,落实属地责任,推动各镇街积极推进公办园的新建和改扩建,大力扩充公办资源。

积极落实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扩充普惠性资源。2018年,东莞出台《东莞市新建改建居住区配套教育设施规划建设管理办法》,要求实现配套教育设施“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2019年起,推动35所小区配套园办成公办园或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增加普惠性学位约1.26万个。

同时,积极推进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认定工作,创新途径增加公办学位。2020年,全市共有679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同时,通过以公办园为龙头成立幼教集团、与民办园合作设置公办班、购买民办学位、补贴辖区适龄幼儿入读民办园等创新方式探索增加公益普惠性资源。

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7%

“十三五”期间,东莞实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全面推进融合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体系,2020年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7%,初步构建起以随班就读为主体、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送教上门为补充,涵盖学前教育到高中阶段教育的特殊教育体系。

落实“一人一案”。做好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安置工作,实现全覆盖、零拒绝。2020年,市康复实验学校扩招5个班,增加50个公办特殊学校学位。

全面推进融合教育。2020年全市共有资源教室72间,实现33个镇街资源教室全覆盖,实现招收5人以上残疾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资源教室全覆盖,其中石排镇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实现了资源教室全覆盖。已培育随班就读实验学校2所,以点带面,全面促进随班就读教育质量的提高。

积极发展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建立了一批学前融合教育试点幼儿园。办好残疾人职业高中教育,逐年扩大招生规模,目前,两所特校职业高中部在校生105人。

社区教育年培训量超68万人次

打造市、镇、村三级社区教育平台,建立由东莞开放大学、各镇(街)成人文化技术学校(镇(街)社区学院)、村(居)社区学校和民办培训机构等市、镇、村(社区)三级社区教育服务机构,为社区教育广泛开展和有效推进提供了坚实体制保障。2020年全市已建成26个广东省社区教育实验区,有30所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2020年,各类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规模达7万人,各类社区教育年培训量达68万多人次。

【荣誉】

2016年,东莞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成为首批以地级市名义获得认定的城市之一。

2018年,东莞获批为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试验县(区);

2019年,东莞创建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市;

2020年,东莞获评为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

【策划】王慧

【记者】林群贤

【制图】袁永平

【作者】 林群贤

教育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