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回来了 产能赶上去

荣电集团荣事达小家电基地生产车间员工正在紧张作业。 李姗恒 摄
广东奥斯顿电器有限公司产品展厅一角。 李姗恒 摄
黄圃家电企业中山市掌声电器有限公司生产的小容量电饭锅。李姗恒 摄
●南方日报记者 雷海泉
当下正是家电行业的年末生产旺季,位于中山市黄圃镇的荣电集团荣事达小家电基地厂区内外停满了装卸的货车。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紧张地装配电饭锅、破壁机、电磁炉等产品。“订单从9月份就开始爆发,现在一些订单都排到明年3月份去了。”生产线“爆单”让荣电集团执行董事侯爱明遇上了“幸福的烦恼”,他坦言,这是他在今年初时没料想到的局面。
荣事达小家电基地的境况是当下国内小家电行业发展的缩影,受疫情影响,市场渗透率偏低的小家电意外走红,成为今年家电产业增长的主要拉动力。爆单、新品开发速度加快、头部企业先后入局,这让业界惊呼小家电“起飞”。小家电“疫”外风口下,中山家电圈也悄然迎来了新的发展格局。
机遇
小家电成拉动出口增长引擎
“我们把一季度‘失去’的产能都追回来了。”一波三折,是侯爱明对今年小家电行业发展轨迹的概括。虽然今年初在疫情影响下公司订单曾一度下滑,但在“宅经济”的带动下,拐点很快就出现了。3月开始复工复产,4月产能恢复,9月订单爆发式增长,订单生产任务排到了2021年元月,今年10月、11月产能同比增长超过30%,前10月总产能达到甚至超过了去年全年水平。经过近4个月的订单爆发,荣电已把今年第一季度落后的订单任务补齐,并实现整体正增长。
荣电集团是小家电领域的产能巨头,在集团70多个品类、3000多个单品中,95%为小家电产品。公司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荣电集团产销规模超过70亿元,年产销4000万台产品,位居中国小家电行业前列,某种程度上说,它是中山乃至国内小家电行情的重要风向标。
与荣电集团相比,中山市掌声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掌声电器”)的产品相对集中,主要产品为小容量电饭锅。掌声电器的订单拐点来得更早,掌声电器总经理张喜平表示,从今年7月起,公司订单就开始快速增长,7月至今产能预计同比增长近50%,全年同比增长约30%。
生产端的增长源于市场终端的火爆。据天猫数据,疫情期间全国小家电产品订单量同比增长103.5%,多功能料理锅、厨师机、三明治机成交额更是分别上涨15011%、453%、3353%。今年双11,小家电更是迎来了销售高峰,据第三方数据统计,双11首日,天猫超过1100个小家电品牌成交额同比增长1000%。
据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和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发布的《2020年中国家电行业三季度报告》显示,2020年三季度国内家电市场销售规模为1662.1亿元,零售额同比增长率为-4.8%,随着家电消费需求的不断释放,三季度主要品类家电销售情况进一步回升,火爆的小家电增长更是成为拉动行业增长的重要动力。
除了国内市场,小家电产品的国外市场也异常火热。报告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家电出口大幅回升,累计出口同比增长17.3%。虽然家电出口总体实现正增长,但空调、彩电、洗衣机、热水器等传统大家电品类前三季度增幅仍处在负增长区,而厨房、生活类小家电却出现爆单情况,成为拉动出口增长的引擎。
挑战
“用工缺口一直没能补上”
生产配套和制造能力是中山家电圈的突出优势,除了小家电产品“疫”外走红,也带动了制造链条上下游企业发展。
“我们大部分配件都可以在中山及周边地区快速配齐,从我们合作的300多家OEM、ODM产成品配套工厂情况来看,许多配件供应商这几个月都为了供货而疲于奔命,整个产业都一起‘飞’。”侯爱明表示,今年下半年以来,小家电的市场爆发让上下游企业有些措手不及,除了产品成品制造企业,产品配件企业产能也爆满,客户“追着”供应商要货的情况较为常见。
用工需求随着订单变化波动,侯爱明介绍,上半年公司处于用工部分饱和状态,进入7月后,订单爆发,生产线用工变得“吃力”,公司紧急启动招聘计划,但效果并不理想。由于用工不足,荣电集团荣事达小家电中山基地的生产线只开动了3/4,为满足不断增长的订单生产需求,公司不得不将部分简单组装的订单转移至中山黄圃镇内的其他工厂进行生产。
用工存在缺口成为当下中山小家电企业生产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还在招,现在大概还缺20%的用工。”掌声电器总经理张喜平表示,下半年以来,公司就不断加大招工力度,通过自主招聘以及与劳务中介机构合作等方式进行招聘,但用工缺口一直没能补上。在此背景下,技改成为了公司破局的重要选择,目前掌声公司正推进第二轮的生产技改,预计可降低约50%的用工。
荣电集团荣事达小家电中山基地生产技改力度更大,今年的技改投入将超过400万元,同比增长超过30%,预计可减少约30%的用工。此外,该基地正在推进三旧改造,实施扩产,厂房面积将从1.2万平方米增加至4万平方米,打造更智能化的生产基地。
受疫情影响,整个家电圈面临着更加多变复杂的发展环境,用工是其中一方面,此外,铜、硅胶等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汇率波动都给火爆的小家电行业浇了一盆“冷水”。有企业反映,下半年以来,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人民币汇率升值等因素影响,小家电行业成本上升,出口受益下降,企业效益受到直接影响。在此情况下,提价或将成为大多数企业的选择,然而,提价将产生连锁反应,出口价提高了,对价格敏感的客户下单时会变得犹豫,另外,由于市场火爆,一些企业会采取低价占领市场的策略,这也会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压缩行业的发展空间。
突围
细分领域的新战场
小家电不再小,是今年家电圈最直观的感受。
事实上,小家电的爆发早在数年前已开始。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9年,国内小家电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3%,2019年市场规模超过4000亿元,预计到2023年市场规模将超过6000亿元。
荣电集团执行董事侯爱明认为,小家电市场快速增长源于国内家电消费习惯变化,家电消费正加快从功能消费向品质消费转变,工业设计、文化IP、新材料应用等因素日益受到市场重视。从消费群体来看,国内的小家电主力消费群体是年轻人群,他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有力地推动了小家电市场的扩大发展。但从市场情况来看,国内家庭小家电产品户均数量不足10件,渗透率不足30%,小家电市场还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今年疫情加速了小家电行业发展,“宅经济”和大健康概念引发了小家电行业的产品革新,新品开发速度明显加快。侯爱明表示,荣电集团今年的大健康品类产品尤为火爆,下半年以来推出了超过10款小家电新品,其中一款空气杀菌消毒一体机更是远销日本,在当地备受欢迎。
在市场火爆的背后,小家电赛道上的竞争已进入到白热化阶段。今年1至2月,我国小家电企业注册量仅为近1.2万家,但随着国内外市场共同发力,小家电企业注册量出现短期井喷,公开数据显示,仅今年3至4月,国内的小家电企业注册量就已猛增至3.6万家。此外,美的、小米等头部企业也加快布局小家电市场,让市场进一步升温。良好的市场前景和资本加速涌进,小家电风口俨然来临。
“风口下猪都会飞,但‘疯’后可能是‘一地鸡毛’。”对于当下小家电行业的火爆,张喜平有着不同的看法,“在小家电行业发展风潮下,存在盲目进入行业和扩大投资等无序现象,产品同质化、价格战、质量标准跟不上等问题或将逐步显现,这为行业发展埋下隐患。”对于中山家电企业而言,尤其是对于中小型小家电企业来说,当下行业的火爆既是机遇,也是危机,企业缺乏在行业中的清晰定位和核心竞争力,在风口浪潮下或面临淘汰。
与荣电集团的多品类产品布局战略不同,掌声电器的产品品类更为“单一”,目前主要生产小容量电饭锅,这种产品布局与张喜平对小家电行业发展特点的理解和企业发展突围思路一致。他认为,对于小家电行业来说,其优势在于“小”,相比大家电,小家电的产品功能和目标消费群体从来都是精准的,甚至有些“小众”,但“小”不意味着做不大,中小企业在细分领域做精,成为细分领域的“冠军”,也能在行业中有一席之地。
虽然不同企业对行业未来发展方向有不同看法,但业界对于行业发展都有一个共识——家电行业已步入智能化时代。“如果小家电是风口,那么智能家电就是风口中的风口。”侯爱明表示,根据行业调查,目前国内家庭拥有的智能家电产品不足10台,随着物联网技术和智能家居系统铺设和成熟应用,家庭中的智能家电产品,尤其是个性化的小家电产品将迎来新一轮爆发。智能家电对中小型家电企业提出了更高的技术和创新要求,智能家电风潮下,行业或加快洗牌,在这过程中,更考验企业的“真本事”。
为加快智能家电布局,荣事达已与中国电信和华为等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开发智能家电产品,未来,荣事达还在中山建设数字化产业园区,在智能家电产品和系统平台建设方面共同发力。
■观察
当小家电不再小:
中山家电如何“小题大做”
今年疫情下,小家电行业的爆发令许多人感到意外,而在这股小家电热潮中,以小熊电器为代表的“黑马”脱颖而出,成为疫情下的业界明星。
机会从来只留给有准备的人,更是留给有充分反应能力的人。在今年家电市场整体低迷的情况下,以小熊电器为代表的小家电品牌“疫”外爆发,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赛道,风光的背后是企业的精心布置,错位竞争是其中的核心要点,小熊电器等新兴品牌抓住了市场长尾,向时尚、健康、便携等新消费理念方向发展,避开与传统品类头部企业正面竞争,抓住个性化需求,获取细分市场份额,实现突围。以小熊电器为例,其以酸奶机等产品起步,发展至今已经拥有超过30个品类,在电热饭盒、早餐机、养生壶等多个品类拥有独特的品牌优势。在今年疫情“宅经济”和大健康理念的带动下,扎根细分领域多年的小熊电器先发制人,产品快速推出市场,迅速占领市场。
对于中山家电圈而言,小熊电器等小家电品牌的发展经验具有借鉴意义。当下,无论是小家电发展热潮还是智能家居新风口,对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中山家电圈来说既是机遇,但更多的是挑战,面对资金和技术雄厚的头部企业,中山小家电企业突围难度较大。为此,中山家电圈更应注重“小题大做”,在优势细分领域下更大功夫,培育形成更多细分领域的“冠军”。同时,中山家电圈生产制造配套体系完善,制造能力突出的优势也不应被忽视,在家电产品日渐多元化的背景下,制造环节也应适应新趋势,强化智能化、柔性快速的生产制造能力,确立新的制造优势,为家电产业升级提供支撑。
■数读
截至目前
中山市拥有家电生产制造企业近1600家,规模以上家电企业250家。
中山家电产业主要集中在南头、黄圃、东凤三镇,据官方公布数据显示
三镇家电产业年产值近1000亿元
中山是小家电产业集聚区
黄圃是中国家电制造基地,东凤是中国小家电专业产业基地,南头则是中国家电产业基地和中国家电品牌基地。
仅南头镇就有超30家家电企业在全国细分行业中综合竞争力位列前五,拥有TCL、奥马电器、广东长虹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