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超百亿只野兔泛滥,当地人无奈,吃都吃不完,如何解决?

随着现代交通发展,物种入侵事件频率越来越高。在我国外来生物入侵的有水葫芦、罗非鱼等,不过都得到了控制,没有太大经济损失。根据我国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国内为了保证生态环境,对外来生物入侵有严格管理条例,有效维护了国内生态系统平衡稳定。
历史上来看,外来生物入侵影响最严重的当属澳大利亚的野兔灾害。统计资料表明,澳大利亚野兔数量达百亿只以上且以极高速度持续上涨。百亿只野兔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极大负面影响,草场被野兔啃食,土地荒漠化,原有生态系统被彻底摧毁。每年澳大利亚都要花费巨大资金去和兔子做斗争,驱除效果不理想。
图片
澳大利亚野兔灾害源于1859年,当时有牧民在其它国家购买野兔。由于主人管理不善,将29只野兔放生,29只野兔就这样开始其种群扩张道路。
野兔获得自由发现澳大利亚有三大有利生存的条件:一是缺乏大型食肉动物,不会对其生存构成威胁,能自由享受广袤的草场资源;二是澳大利亚环境优美,水草丰美,能满足野兔对食物的需求;三是肥沃疏松的土质有利于野兔打洞,构建生存庇护所。很简单的道理,若是29只野兔被放生到沙漠或者极度严寒地区,肯定无法形成规模。
在拥有生存的三大优势条件后,野兔开始疯狂繁殖之路。野兔有极强繁殖能力,野兔一年能繁殖4-6次,单次野兔崽数量在4只左右,就是以如此简单粗暴的繁殖方式达到100亿只。29只野兔数十年时间就形成如此大种群规模,当突如其来的兔子大规模出现,澳大利亚相关部门很慌。
图片
当地相关部门针对泛滥的野兔采取了诸多策略来应对,主要有三类:一是聘请专业的捕兔人来抓捕,但野兔以其极快的运动速度和跳跃能力基本没受到太大影响;二是由当地相关部门联合军队来对野兔进行轰炸,投入大,对草场破坏严重,民怨载道;三是引进兔子天敌来抓捕野兔,有效果,但大型野生动物繁殖速度慢,相比100亿规模的野兔就是小菜一碟。面对野兔当地一筹莫展,相关措施采取只能起到遏制作用,却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相信中国的吃货肯定有疑惑,站在食物链顶端的人好好吃野兔肉就能解决问题。事实是,野兔数量大根本吃不完,且当地人对野兔的烹饪方法压根不懂,不喜欢吃兔肉。
澳大利亚人口有2000万左右,平均一人一年吃一只兔子要吃500年,平均一人一年吃两只兔子要吃250年。以上算法的前提是,澳大利亚野兔不繁殖,但很明显野兔不繁殖不可能。
图片
野兔泛滥是有办法解决的,讲究策略,就能解决野兔问题。不妨尝试以下措施:一是人工围猎、电兔、引进大型食肉野生动物同步开展,对野兔进行大规模清除;二是鼓励当地开展兔肉深加工,将其出售到中国,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三是抓住主要矛盾,先对野兔泛滥严重的区域开展措施,逐步解决问题。澳大利亚野兔问题解决不是一时,要稳步推进,减小对当地生态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应对外来生物入侵上,全球都该向中国学习。既对外来生物进入严格管控,同时也能出台强有力的措施解决问题,任何野生动物在超强执行力面前都是浮云。最有趣的例子是,小龙虾和大闸蟹在国外泛滥,国外束手无策,而在国内都能卖出高价,是极好的食物。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