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实录】第12届中国高端家电趋势发布暨红顶奖颁奖盛典

主题:第12届中国高端家电趋势发布暨红顶奖颁奖盛典

时间:2020年12月16日14:30

地点:嘉瑞文化中心二层

内容:

主持(王强):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主持(黄静):亲爱的朋友们,大家

主持(合):下午好!

主持(王强):这里是第十二届中国高端家电趋势发布暨红顶奖颁奖盛典,我是主持人王强。

主持(黄静):我是主持人黄静,非常高兴也非常宠幸能与各位相聚在北京,共享中国家电产业最顶级的年度盛事!

主持(王强):是的,李煜在他的《相见欢》里写“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转眼间,2020已经接近尾声。有人说这是魔幻的一年,的确,我们经历了疫情的惊心动魄,经历了白衣执甲的深沉感动;作为家电及消费电子制造从业者,更是经历了生产、销售、市场的各种跌宕起伏;但最终,我们经受住了这场时代的大考。更令人欣慰的是,市场的消费升级并未被疫情所阻断,反而使得消费者对健康、洁净、智能化的产品品质要素有了更高的需求,将从更长远的时间段促进我们的产品结构调整,以及产业升级更新。

主持(黄静):没错。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高端家电及消费电子大奖,红顶奖每年会在行业中遴选出优秀的家电及消费电子产品,为追求生活品质的人群提供可信赖的参考依据。风雨如磐11载,红顶奖作为国内高端家电和消费电子潮流的标志符号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及产业人士所认可。

主持(王强):今天我们的盛典高朋满座,300多位与会嘉宾是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领导、大V,行业精英及主流媒体从业者,很多人都是我们的熟面孔,大家是相知相交几年甚至十几年的老朋友;当然还有很多新朋友,跨圈而来,成为红顶奖朋友圈的新伙伴!我们在此相聚,我们也将再次出发,共襄中国家电和消费电子产业升级的盛宴,也是一场星光与洞见共聚的思想盛宴!

主持(黄静):首先,请允许我为大家介绍莅临现场的各位领导和来宾,他们是: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委、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理事长陶小年先生

国家信息中心资深产业专家蔡莹局长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副理事长徐东生先生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张平先生

中国天文研究院研究员郑永春先生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靳军先生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邱松先生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李红旗先生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首席专家张素兵先生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部长吴承铂先生

国家信息中心处长钱军先生

国家信息中心处长方晓菁女士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秘书长毛增印先生

中国家电协会副秘书长万春晖女士

中国家电协会信息部主任骆媛媛女士

浮云艺术创始人兼CEO方明先生

京东家电营销运营总经理唐帅先生

GfK中国家电事业部总经理张存先生

《瑞丽》数字科技副总经理张胜康先生

《瑞丽》数字科技副总经理李晶女士

永达传媒首席运营官鲁野先生

豆果美食合伙人兼COO钟锋先生

资深媒体人杨樾先生

主持(王强):非常欢迎各位的光临,接下来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所介绍的嘉宾就不需要起立了,我们最后一并向各位表示欢迎。

海信视像副总裁王伟先生

恒洁集团高级副总裁阮伟华女士

凯度电器有限公司CEO柯漫女士

海尔智家北京总经理王晓强先生

美的冰箱事业部东芝业务中心总经理丁蒙先生

索尼(中国)公关部总监姜京源先生

博西家电企业传播部总监肖瑛女士

炜伲雅帝壹电子总经理薛韩杰先生

美的冰箱事业部工业设计中心负责人文锋先生

美的厨房和热水事业部管理负责人陈吴晓先生

艾欧史密斯市场部媒介总监王芳女士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公共关系总监王祎珂女士

奥克斯市场部总监韩伟先生

松下家电中国区销售总经理吴金贤先生

海信空调品牌传播部副总经理魏岚女士

松下洗衣机营销推广部长孙亚威先生

荷兰昕诺飞中国教育照明事业部总经理李柏强先生

LG市场营销总经理董佳男先生

庆东纳碧安市场部副总经理位淑萍女士

石头世纪科技营销副总裁程飞先生

恒洁集团品牌总监何志渊先生

LG品牌市场总监蔡璐伊女士

老板电器公关总监郭文娟女士

卡萨帝冰箱总监李成林先生

海尔洗护产业电商总经理鄢伟杰先生

松下电器(中国)宣传部副部长代红丽女士

米技北京公司总经理王强先生

惠而浦北京分公司总经理戴和平先生

万和北京区域总经理孔凡磊先生

能率北方部部长葛鹏先生

安利中国市场部经理李琳女士

万家乐总经理助理江志颖先生

美的洗衣机产品经理王海峰先生

美的洗衣机终端管理负责人陈党辉女士

美的冰箱市场部传播负责人杨小松先生

美的生活电器东芝品牌负责人张雪凯先生

华帝公关负责人潘班先生

石头世纪科技公关负责人管宁飞先生

科沃斯公关负责人乔鹏飞先生

美的厨房和热水事业部品质专家周立国先生

美的生活电器市场部品牌经理陈琼女士

TCL白家电事业部高级经理吴文林先生

曼伦商贸市场部经理童瑶女士

新宝电器品牌营销主管林少芳女士

莱克电气零售经理王玉影女士

松下电器市场高级经理应鑫华先生

星星便洁宝培训主管征家名先生

云米电器运营经理贾继超先生

峰米科技市场经理杨一凡女士

林内北京分公司副经理张建军先生

尚科宁家产品经理宦珠琴女士

樱花卫厨省区经理李薇女士

维酷公关客户经理周羽女士

芬兰空净市场部经理黎磊先生

国鑫资本北京办事处品牌总监史昱琼女士

《瑞丽》数字科技经纪总监杜鹏先生

润田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田种山先生

星联互动创始人周罕见先生

浮云艺术副总经理赵鑫先生

影之宝传媒市场副总裁齐玉博先生

华语传媒北区总经理刘林先生

GfK中国公共关系总监林丹妮女士

奥维云网品牌总监李德娜女士

迪思公关媒介副总监徐寅先生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家居负责人刘浩坤先生

红顶奖组委会负责人吕盛华先生

中国家电网副总编刘瑛女士

主持(王强):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的到来!

此外,我们还要特别感谢永达传媒、影之宝、豆果美食及百家号对本次红顶奖盛典的大力支持,还有来自行业内外的众多媒体朋友,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一并表示欢迎。

主持(黄静):再次欢迎大家!

多年以来,中国家用电器协会作为红顶奖的指导单位,一直为我们的发展提供高屋建瓴的指导意见,在红顶奖新征程开启之际,让我们有请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理事长陶小年先生为我们规划未来发展新航程!有请。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理事长陶小年

尊敬的各位企业家,各位专家,各位嘉宾,合作伙伴,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我本人刚刚就职中国家用电器协会,非常高兴能在今天红顶奖的现场和各位朋友们相聚,谢谢大家!

冬日北京,第12届中国高端家电趋势发布暨红顶奖的颁奖盛典隆重举行,在此我谨代表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向莅临现场的各位朋友表示诚挚的敬意,谢谢大家。

时光飞逝,不平凡的2020年已经接近了尾声,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遭遇到的最严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这场严峻的斗争中,家电行业的企业家和员工以坚定想念,坚强意志,坚韧努力经受了考验,肩并肩,心连心生动诠释了伟大的抗疫精神。众多家电企业千里驰援,第一时间把各类健康家电产品送往一线,为战胜疫情做出了无私的奉献,体现了中国家电人的责任和担当,在此我向在现场的各位家电企业家表示我们的敬意,谢谢大家!

与此同时,家电企业在逆势坚守,复工复产中迎来了市场的复苏,整个行业也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在行业的供需、渠道、营销模式等发生了更快变化的背景下,我们欣喜的注意到人民对于美好生活、品质生活的追求并没有发生改变,家电高端化、多元化的消费趋向没有改变。各位来宾,今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十三五”期间中国家电行业积极向创新驱动转型,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战略,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稳步提升,产品结构加速升级,智能制造取得了积极的进展,绿色发展成就显著,龙头企业的全球竞争力和家电行业的自有品牌影响力明显增强。

作为品质生活的有力推动者红顶奖在过去的12年里一路伴随着中国高端家电成长和壮大,2009年红顶奖设立以来,中国家电产业的市场规模整体翻番,产品品质全面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高端产品的供给和需求不断增加。伴随着新一代年轻消费者群体的崛起,新生代用户已经成为市场增长的主力军,追求时尚、科技、重视潮流个性化的消费特点让节能、环保、智能、健康的产品成为家电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渐进的过程中,红顶奖充分彰显了为行业把握风向,为企业展示优品,帮用户甄选好品的优秀平台作用,赢得了业界的广泛认可和消费者的普遍关注。

各位来宾,“十四五”期间将是我国家电业处于优化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能的关键时期,中国家电企业善于产品应用开发,集成创新,但是基础技术仍然比较薄弱,原创性技术还比较少,“十四五”期间行业重点将在加强基础性、关键性的技术研究,突破核心技术的瓶颈,在家电前沿科技领域用革命性,颠覆性的创新为人民大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方式做出新的贡献。

经过12年的发展,红顶奖已经进入了成熟的新阶段,我们要坚定不移的学习贯彻新发展理念,在红顶奖的传播方式、体验服务等方面继续追求卓越,立足服务现代消费,助力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推动引领高端家电业的发展,成为更具社会影响力的公众的大奖。

祝第12届红顶奖颁奖盛典圆满成功,祝出席盛典的各位嘉宾,各位朋友事业有成,身体健康,留下冬日北京的美好记忆,谢谢大家!

主持(王强):谢谢陶理事长的精彩致辞。

陶理事长帮我们一起回顾了红顶奖这一路走来的点滴,当然也对未来红顶奖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希望。

时至今日红顶奖在不断成长中见证了中国高端家电市场内外资品牌方骖并路、高端新品百花齐放的盛景。首次举办至今,红顶奖不仅参评品牌和产品数量屡创新高,品类方面也不断跟进市场变化进行调整和拓展,红顶奖的消费者关注度也在逐年提升。现在大家可能都很关心未来红顶奖会有哪些变化和发展呢?

接下来有请红顶奖组委会负责人吕盛华先生,为我们分享《面向未来的红顶奖》。

红顶奖负责人吕盛华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伙伴们、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出席第12届红顶奖盛典。

不一样的红顶奖,今年盛典选择了去年同样的地方,在这个老地方遇到很多老朋友,也有很多新朋友,倍感亲切和温暖。今年受疫情影响,我们线下见面的机会少了很多,但是中国的控制得力,大家同力同心,我们恢复得更快,所以我们今天才有机会相聚在这里。很多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让我非常感动,因为我们珍惜每次相聚和交流。

今年疫情期间,大家进出小区楼宇碰到物业问到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你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今天我将回答这个问题,关于红顶奖的灵魂拷问:“红顶奖是谁?”这个问题在第12届不应该说了,但是经常被人搞混,首先,我要澄清,“红顶奖”不是“红点奖”,很多朋友说“我知道红点奖”,这两个虽然都是“红”字辈,但是我们的不同非常多,我们更年轻,出生在中国,我们评选的是高端好家电,我们的底色是“品质生活”的推动者,是为美好生活而生的,所以我们是不同的。

10年前,在2008、2009年家电下乡的时候,中国政府家电下乡政策在农村掀起了家电普及的高潮。作为行业的观察者,我们认为中国家电产业不仅要解决“从无到有”的消费普及问题,也要解决“从有到好”的消费升级问题。所以我们希望能做一些和行业发展相关的事情,于是我们这个名字“红顶奖”,“红”,希望受关注、卖得好;“顶”,高端、好东西、有品质,我们希望消费者升级“从有到好”过程中首选的产品是我们推崇的,这是红顶奖的初衷。

于是我们在2010年4月份在北京办了第一届红顶奖盛典,当时有6个品牌8个品类参加了红顶奖首秀,其中5个品牌今天依然闪耀在红顶奖的品牌,少了1个。这个是当时现场的一张照片,是摇滚歌手常宽老师在唱《你的鼻子我的嘴》这首情歌,所以我们在这个过程中,红顶肯定的是高端家电,推动“品质生活”。

但是当初有很多其他地方很多人连普及型的家电都用不上,我们认为应该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去关注这些人,给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于是我们在2012年去了北京的房山一个学校,给孩子们带去了一些衣物、生活用品,解决他们生活用水的问题;2013、2014年去了北京周边张家口茨营子小学,连续去了两年。后来我们把这个事情跟企业分享,大家都愿意参与,所以从2015年走得更远,陆续去了青海湖、四川大凉山,宁夏海原、云南开远、贵州印江。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大凉山,大凉山是国家扶贫攻坚“三区三州”的一个硬骨头,情况比较复杂。我们是2012年6月份去了4所学校,在其中1所学校的孩子们身上看到这样一句话:“我们变了,世界就变了”,这句话给我很多触动,不仅是在公益要触达改变世界,也有很多不同的解读和体会,有很多思考。

今年受疫情影响,红顶公益行动一再拖延,最后想取消,因为学校管得更严,我们纠结到底能不能去,最终9月份去了甘肃省林夏州的两所学校。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随着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西部学校的硬件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和提升,孩子们缺的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东西,还有来自于陪伴、来自于课本外的教育和视野拓展,不像东部城市可以学很多琴棋书画。

所以我们从2018年开始,给孩子们带去了培训课,有专业的老师,比如有足球、绘画。今年我们给孩子带去的是一堂《爱护我们的身体》课程,更多是关注西部留守儿童的保护,因为很多留守儿童被侵害,我们希望给孩子带来帮助。在过程中,孩子们互动得非常好,我也听得特别认真。其实大家对知识的渴求是一样的、是没有差距的,这也是红顶公益更多需要关注非物质层面的东西。

红顶公益最开始是想丰富“红顶公益”这个IP,但9年做下来,我们发现带给我们的东西更多,它不仅丰富了红顶奖的内涵、丰富了所有参加红顶公益爱心人士的内心世界,红顶公益不仅体现了红顶奖的高度,同时也带来了温度。

红顶奖未来往哪里去?年底大家都非常忙,今年也是一个颁奖,大家一年下来会拿很多奖项,但99%的奖是没有商业价值的,请大家注意,我说的是没有“商业价值”,它有价值!所以怎么让这个奖项变得有价值?我们10月24号在香山饭店开了一个“红顶沙龙”,邀请部分企业来交流,大家提得最多一个问题是“怎么让获奖产品卖得更好”,这个问题是反映最多的,我拿了奖,它的价值在什么地方?不是为了拿奖而拿奖,那个东西放在荣誉室占地方,怎么让它变得有商业价值?这个问题非常好。

当然,并不是说拿了奖一定卖得好,打个比方,有很多电影是奥斯卡获奖影片,但是票房不一定很好。但是在家电行业就是这么务实,如果我是一个企业,我也会有这个问题,所以把这个问题解决更有价值,我们要尝试怎么做。红顶奖要成为1%具有商业价值的奖项,这是我们今天重新出发要去做的更有价值的东西。

怎么让它变得更有价值?在座有很多做市场营销、品牌等等,做品牌很难,但是还要做!

第一点,成为知名的IP,才能够加持获奖产品卖得更好,如果做不到这点,红顶奖都没人知道,那没有任何含义。怎么做?这一年来,我们一直不断扩大红顶奖朋友圈,比如我们邀请了万达体育,线下跟马拉松结合,因为现在跑马是各个城市里最流行的,这些人又是热爱生活的、喜欢运动和品质生活的,和这些人群结合;机场飞来飞去的高端人群,我们和永达合作,是我们多年来的朋友,今年全国九大高铁站重要入口都有红顶的广告;还有影之宝影院看电影及楼宇。通过这些朋友、伙伴,广而告之,覆盖了机场、高铁、影院、楼宇、运动场地等等众多场所,能够触达更多受众消费者,这是第一步,让大家知道。光做到这点还不够,特别要提及我们的合作伙伴——京东家电,多年合作非常深入,唐总给了很多产品打标等很多互动,消费者在销售端能够直接接触到红顶产品。

第二点,到人民群众去,努力出圈。今天怎样到用户中去,走出家电行业的圈子,才能让它变得更有价值。我们可以做些尝试,跟家电企业联合搞些线上线下活动触达消费者。但是我们现在连一些基本动作都没做到,比如这个红顶的标在产品上见到的不多,它不难看,添上去是添彩的。这个标是什么?很抽象,我们在后面加了几个字,当然,这个是可选的,把我们的slogan放上去。但是现在这个东西没落地,我提一个要求,希望今年获奖产品在终端展示时都能够贴上红顶的标识,大家一起来推这个东西,我们有更多产品、千千万万产品接触消费者,红顶才被大家了解。我突然想到一句话,叫“一起顶,才能红”。发这个奖不是你回去汇报给你的领导,这当然有必要,但更重要是告诉你的客户、你的消费者、你的用户才最有价值,因为红顶奖非常稀缺,每个品类只有一款产品,值得去说,而不是每个奖项都有一大堆,不是张三李四都可以说的。希望大家共同来做。

第三点,我们要成为品质生活的引领者。之前我们叫“推动者”,怎样引领?难度变得更难了,要走在时尚、走在潮流趋势前端,很重要一点是去洞察年轻人、了解年轻人、了解年轻的消费者,了解九五后、零零后。今天在一楼有个展示“艺术与家电对话”,我们和浮云艺术合作尝试,希望通过家电的设计之美、造型之美、色彩之美,来传达品牌的价值观,来满足年轻消费者对审美的需求,这是我们想做的。我们和《瑞丽》合作也是基于类似的逻辑,《瑞丽》有很多艺人、红人,我们希望在传播过程中通过年轻人来影响年轻人,年轻人为年轻的消费者代言,他们是没有代沟的。

这是我刚才拍的一张图,大家可以去楼下看,浮云艺术的方总和中央美院的靳院长,昨天很晚还在做调整,美美与共。我们希望在这个殿堂级或美术馆级的氛围里突出家电的高端化,而不只是把它摆在那里,那个是物理层面的,我们希望它能够有对话,有冲突、有重合,有它的调性、有它的温度、有它的感情在里面。这方面我们会继续。

时间关系,做个小结:我们正处在百年大变局叠加百年大疫情之前所未有的阶段,世界正驶向不可预知的未来,进入VUCA状态,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比以往更强烈。

我们想做和所做的一切,不一定能马上改变红顶奖的现在,但是坚持做一定会改变未来,我们期待有更多共识者一起同行。

主持(黄静):谢谢,非常感谢吕总带来的精彩分享,让我们期待更多的共事者一起同行。

红顶奖已经走过了12届,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世界经济前景迷雾重重,中国经济率先复苏,未来增长可期吗?接下来有请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研究院张平先生,为大家带来分享《增长转型与产业演进》。掌声有请!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张平

非常高兴能够在这儿跟大家做一个简短的讲演,因为这个讲演是刚才说的跨界,把一个理性主义跨到了艺术与家电,我的讲演主要是第二增长曲线。这件事不仅涉及到家电企业,也涉及到全国,所以我们把增长的讨论放到了家电行业以及整个产业界,让我们重新理解中国未来如何起步。中国这次非常成功的先进先出,在抗疫过程中率先全球复苏,我们的经济增长今年能够实现大概2.2%的增长,今年可能是全球G20中唯一的正增长国家。到了2021年,由于我们今年的增长速度比较低,所以明年预计经济增长高达9%,所以这就是我们想跟大家讲的一个重要的东西,就是明年起码从数字上看非常好。

从两年平均来看,大概增长在5.5%,基本上恢复了常态,所以明年整体经济状况是非常好的。但是我们其实面临着不是增长的数据有多好看,而是要看到我们是不是真正的开启了第二增长的曲线。什么叫第二增长曲线呢?全世界看,任何一个国家在大规模制造达到一定时期后都会出现一个长期的调整,都要开始寻找第二增长曲线。美国大规模制造在1965年完成,1965年到1970年完成,大家知道美国1973年经过了石油危机以后出现滞胀,直到1985年微软、苹果、乔布斯崛起,才把美国从所谓规模增长调整20年后重新找到第二条增长线,即分布式创新。这是我们能看到的美国的模式。日本也不要小看,日本1991年泡沫经济导致了将近20年的调整,到了2011年左右,日本开始了不断获得诺贝尔奖,科技的成就开始在精密化工、生物制造,等等一系列开始了一套创新结构。任何国家都有大规模制造到重要的调整期,这个调整期有几个标志,大家要有所理解。

第一个标志是当你大规模制造以后,你要开始降低成本,怎么办?叫做全球外包浪潮,美国叫外包,日本称之为雁阵式分工,就是把很多产业转向东南亚。中国现在遇到这些情况是不是已经遇到了?中国现在的第一出口地已经从欧美日转向东盟,所以它就意味着中国在产业转移和转口贸易地上发生了重大变化,所以中国的产业也已经遇到了产业转移以国内产业升级并举的一个调整时期。这是我想给大家讲的第一个重要东西,就是产业转移通过国内升级形成新的循环,而不是我们原来传统说的全是靠出口转向大循环,现在面临着双循环体系,这是我想讲的任何一个国家都开始要走的路。但是中国有没有独特的地方呢?中国跟它们的20年调整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中国在大规模制造的同时产生了另外一个巨大规模的移动互联网群体,这个是跟原来的发达国家所不一样的,所以它就构筑了一条新通道,现在讲到新消费、新零售都是在讲规模与中国新需求的连接,中国在国内有了新的一种连接模式。这种连接模式其实遍及全球,也有它的连接方式,这是我想讲的中国的技术制造和欧美的不同。中国可能是透过另外一种形态保持。

这个是全球的一些数据,我想在这里不一一赘述了。我们主要是讲中国的特征。

第二个,中国也有中国的压力,全球在这次疫情后出现了产业链调整的趋势。我们有巨大的供给与需求的连接,新零售品牌的崛起就是靠这个。全球第一次开始讲到了发达国家出现了很多的特征,它的特征就是供应链过去以纯效率为基准,现在叫效率+安全为基准,所以中国产业转移,中国也走不出来完全外包的路子,也不能转成完全雁阵式转移。中国现在是一方面要进行产业转移,另一方面自我创新和自我市场开拓成为了这个时代的关键。把宏观这些简短的跟大家描述,中国是不是能够通过一系列的调整,能够和人家走出不同的第二条增长曲线,从规模制造转向规模创新,但是中国的创新面临着供应链调整和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崛起,这两个现实告诉我们不大可能跟人家走一样的路了,但是我们也要坚定的走下去。

中国现在老讲2035年展望,起码要让大家理解若干规律。第一,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食品消费占整体消费支出比重不断下降,随着收入再提高,物质消费占整体消费支出比重在下降。我们需要新拓展的需求是什么?是生产与服务的一体,是刚才吕总讲的要把公益概念、精神和物质制造融为一体。全世界老讲可持续发展,现在叫做绿色科技、绿色革命、全球低碳,在讲什么?西方人不但是在讲一个概念,它其实是创造一种需求,同时也是创造一种资产。这是为什么出现一种概念竟然创造一种需求,创造一种资产,就是因为人们的需求已经不能纯粹满足仅仅是物质层面的,而是精神层面、体验层面、参与层面,所以这一类的体验才是我们所谓美好生活向往下的那一类的产品和产品附着的价值,所以这一类的体验才是中央一直定义的基本矛盾是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这个满足是需要一组服务体验、参与的体系加入期间的。这是我们最为重要的一类内容,中央也写得很清楚,新矛盾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矛盾,美好生活的需要是我们到2035年第二条增长曲线的最重要的一个把握点,就是从原来供给创造需求,重新回到如何去识别人们对美好需要的满足。这是我今天跟大家讲了很多的2035年高质量增长中用的中央的语言,其实是重新希望定义这件事。

我们讲的艺术与家电,公益与家电,讲的都是除了物质附加价值以外的理解。我们红顶这方面做的非常有前瞻性和领先性的,就是因为现在不简简单单的说我们家有几个吸尘器,我们家有几个彩电,而是这里含有的精神承担者和美好生活愿望的组成部分。中国到2033年左右基本上经济增长必须走入第二条增长曲线,如果不走成的话,中国经济就会面临着比较大的问题,所以我们现在大致还有10到15年的光景进行产业调整。我们如何去创造这些调整就成了一个重要的方面,这就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第二部分高质量的需求如何回到需要的承载,如何去捕捉这方面。从规模价值向创新价值转移,这里一个重要的东西就是商业模式对整个新链接有了新的作用。过去我们的企业发展模式很简单,我们的企业生产模式就是跟着国家走,扩产能、占资源,反正是需求不限。现在我们可能需要的是打开企业的边界,和更多的联盟者在一起,让产品附着更高的所谓的品牌价值。我们的组织也要开放,数字化转型也要努力的运营,这就是所谓在新的时期,这套创新的东西里头要体现出来的,跟原来的发展模式发生根本的变化。

再讲讲产业演进中什么样的特征。刚才已经说了从国家格局来讲,技术转移过程是一套,国家第二次增长曲线一个产业转移,一个自我创新。从国际大循环变成双循环,又从2035年为了满足美好生活讲到了重新回到需求,这个需求不仅仅是物质,讲精神,讲这一整套的东西,希望让大家能够理解,重新捕捉需求的重要性。而且它不仅仅是用过去的规模生产方式捕捉,而是要一套商业和企业发展模式的改变,才能够捕捉到所谓的创新价值。

第三,我们再从产业演进的角度跟大家分享一下产业是如何做的。从全球来看,现在最大市值的公司就叫快销品公司。过去是能源制约,到了2019年或者2020年现在没更改了,微软、苹果、亚马逊、谷歌、脸书这一系列几乎没有一个不是快销品,加上金融机构,金融机构也是金融服务类的。我们可以看到大众消费现在已经是主导全球市场的根本。从产业演进看,其实就两个指标直接定义了产业的供给端。第一,研发只要一下降,产业集中度就会提高,这就是产业更迭的根本,你只要研发动力,创新不足了,产业就开始要搞垄断了。这是必然的,因为这个产业可融的空间不多了。我原来做家电讨论的时候说龙头企业非常不容易,龙头企业是为行业开拓新概念、新市场、新需求的典范,所以你要做好多公益事业的,你得开拓,一旦龙头开拓不了,马上市场研发下降,产业集中,这是没有办法的。你能不能做到有第二次研发上升再开拓和新的价值出现,这就成为重要的东西。

我们的需求也是两个指标,一个是需求弹性,一个是海外市场。没有这两个就扩展不了。我们传统产业的更迭基本上都沿着这条命来走,基本上这条命运是不可变化的,这是从供给和需求。

收入差距是推动产业技术进步的,你跟美国差多少,跟日本差多少,但是一旦我们追上了,你必然要自主创新了。现在很多人讲质量,改进型的创新,颠覆型的创新,纵向提升,为什么讲那么多呢?就是你现在快追上美国了,你的产业更新要强调新的生产体系,这个技术进步趋势大家已经看到了,生产性质的改变从物质到为人而服务,所以我们家电也越来越是为人服务,不管是各类的智能音响也好,还是各类的智能家电,为什么?为人民服务,它要节约人的时间,提升人的消费质量。业余没事的时候你要让我享受更好的服务,提升质量,延长人的寿命,家电的可穿戴,可持续,绿色。国际上关于家电产业链第一件事,你是不是绿色供应链,你的供应链不是绿色的根本加入不了,苹果要求全部是绿色供应链。公司的数字化服务,这也是我们重要的东西。过去我的家电卖给谁不关心,现在需要刷码,需要理解我的客户在哪儿。为什么出现了这么多技术和连接模式的变化?与现在的一整套需求层次提升有关。从一产品、二产服务,到现在体验经济,到第三是参与型经济。这一整套开始转型。过去叫物质空间,现在可以增加AR、VR,可以增加完全与物质无关的游戏世界,就是所谓叫比特构成的新需求世界,这是过去都没有的。

我们的需求不是除了物质就是物质,实际在人的大脑里面,我们又多了三重市场,除了物质市场的肉体满足物质以外,又多了三重市场,这些都是现在所谓的,越来越研究的拓展数字经济,拓展很多东西,并不是说只想卖一个东西,而是要拓展人的需求空间。

怎么去拓展需求空间呢?叫共同创造价值。过去讲的什么是价值呢?我有什么能力,你就满足什么。现在什么叫做共同创造价值呢?就是现在越来越爱讲的为客户创造,共同创造价值更重要的是这个。普拉哈拉德当时说的“定义为企业与顾客共同创造价值”,他就开始讲打开边界,在80年代已经开始讨论我们如何让供给和客户能够保持连接,共同创造价值,只有共动创造价值才是企业的真正竞争力。现在互联网已经把这个东西拓展到更为强劲的过程。

现在所有的估值原来叫单周期估值,现在开始讲你有没有第二条曲线才能给你第二次估值,什么叫第二条曲线估值呢?就是你能不能与你的客户进行共同创造价值,以拓展需求空间,另外也满足了更多的数字化的这套转型,这样你才能形成所谓的新的企业从单一物质供给变成了基于互联网的全方位的共同创造价值和共同成长的企业生态圈,从而形成一个更为丰富的满足需求的公司。这种需求公司同时也就带来了中国巨大的所谓质量创新也好,选择创新也好。中国的创新多为诱导型创新,但是我们也有很多原发性创新,其实互联网革命都是原发型创新。

这是我想给大家讲的中国进入了第二条增长曲线,服务业的比重和创新是重要的方面。企业进入了第二条曲线是要拥抱数字化转型,拥抱新的、人的需求空间,满足我们美好的需要。

我的讲演就到此,谢谢大家!

主持(王强):感谢张教授和我们一起分享“第二增长线”,也期待着未来我们从“规模制造”向“创新”转变。

提到创新,刚才张教授谈到,现在我们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只是停留在物质层面,可能更多是精神层面的想象力,激发想象力,我们才能够有更多创新。

接下来,不妨放飞我们的脑洞。古往今来,宇宙对人类有着无穷的吸引力,我们从嫦娥奔月的神话中走来,到今天“嫦娥五号”即将带着月壤“下凡间”,科技带领我们探索广阔的未知领域,在幻想与奋斗的碰撞交融中,我们得以拥有更美好的生活。探索无极限,是未知世界的魅力,也架起我们的进阶之梯。下面有请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郑永春先生为大家分享《从月球到火星》。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郑永春

郑永春:尊敬的家电行业各位从业者、各位领导者,大家都是制造业的领先企业,今天我来讲这个题目,到底会产生什么效果呢?这是我特别期待的。

先小小的透露一个小消息,再过十几个小时,嫦娥五号就要从月球上回到地球来了,将着陆在内蒙古的四子王旗。大家知道,上一次从月球上带回来一些岩石和土壤已经是半个世纪以前了,所以从这方面大家能够看到中国未来的科技发展是非常值得期待的,因为50年内没有人做过的事情,现在中国人在做了。50年前虽然取过了,但是50年前能取过,不代表现在就能去取,因为技术已经进步、迭代了。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话题《从月球到火星》,带领大家从地球出发,去看看遥远的太空、宇宙,在这些因素里面是不是对家电行业有所启发。

这是我们从太空中看到的地球,蔚蓝色的星球是宇宙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你们生在地球上,也就是这里才会有人。

看到这个星球,你就知道这是一个水球,蓝天白云、绿树红花、生机勃勃的行星,宇宙中再也没有像这样有生命的星球了。以前我们难以理解地球为什么是圆的,这已经是常识,太阳系里地球是在第三颗行星,只有第三颗行星上才有生命,这叫太阳系的“宜居带”,往里太热了,460摄氏度,往外的火星是零下55摄氏度,所以只有“宜居带”才有生命。

这是蓝色的地球和红色的火星,它是太阳系的第三颗和第四颗行星,这是木星和地球的大小对比,如果把地球扔到木星里去,可以扔1380个地球,所以木星才是太阳系最大的。但是在这个太阳系里,太阳才是真正的王者,因为太阳质量占太阳系的99.9%!大家知道什么叫垄断,这就是绝对的垄断!所有的行星、小行星、彗星全部加起来,不到太阳系的0.1%。所以和太阳比起来,地球在哪里?如果把地球扔到太阳里去,相当于130万个地球。

太阳不是那么平静的,这几天太阳正在发脾气,所以太阳上看到黑子,太阳会抛出来耀斑,抛出来一些物质向地球方向,就会对地球的无线电信号造成干扰。

这是航天非常著名的照片,这张照片改变十几亿人甚至几十亿人的世界观,这也是中国人要干的事情,不仅输出物美价廉的产品,同时也要输出我们的价值观和思想。这张照片代表60亿公里远的一个航天器在回望地球时拍摄的一张照片,叫“暗淡蓝点”,这张照片中白圈圈中心是我们的地球,从60亿公里以远看望我们的地球,地球只是一颗尘埃。

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一个星的领域,叫“系外行星”,我们在其他的像太阳一样的周围发现了5000多个“系外行星”,这些行星里有100多个像地球一样的行星,那些行星上会不会有生命?是很多人值得期待的,但是我们并不知道。

这是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正面,因为我们地球看不到月球背面,所以我们认为月球背面有外星人,但是嫦娥四号实现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航天器送到月球背面,所以中国人可以做人类历史的第一次。这是我们通过几十年的努力可以实现的一些成就。

而且中国人对月亮非常有感情,上面是月亮上的“玉兔”,兔子的头、前身、后身和尾巴。这是另外一个,中国人叫“蟾宫”,就是蛤蟆,所以蛤蟆和玉兔其实是月球上的“月海”,中国嫦娥三号着陆的地方就在这个月海,嫦娥五号着陆的地方叫“风暴洋”,今天它就要从这里采集样品回到地球。

这是航天器向四周环拍一圈得到的照片,上方是月球车走过的痕迹。这是月球上的一块巨石,这是科学家研究的对象,为什么上面有裂纹?为什么上面有这么多白点?

这是嫦娥四号实现人类历史上登陆月球背面第一次刻下的痕迹,几万年、几十万年甚至几百万年之后,它会一直在月球上不会消失,因为上面没有风霜雨雪。

这是嫦娥五号在月球上钻取的岩芯,它要自主钻取2米深度,把岩芯带回来,因为这段岩芯代表着月球土壤和月球形成的历史。

这是嫦娥五号在月球上展示的国旗,为了让这个国旗能够自动弹出,鲜艳的飘在月球上,我们需要攻克很多相关技术。在月球上作业温差非常大,同时有很强的太阳辐射和宇宙射线情况下能够长期保持。

所以从2007年,中国发射嫦娥一号,到2010年中国发射嫦娥二号,到2013年中国发射嫦娥三号,到2019年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到2020年从月球上采集2公斤月球样品,16年时间,从追赶到并跑,到真的可以在某些方面实现领先,这也是企业可参考的完全靠自主创新能够实现的。

今天晚上大家头顶正上方最亮的那颗偏红颜色的星就是火星,它是未来15年里面离地球最近的,接下来它会越来越远离地球。而我们地球想去火星,每隔26个月才有一次机会。今年7月份中国发射了“天问一号”,现在它正在飞向火星旅途中,今年春节将抵达火星。

中国人对火星的探测刚刚起步,但是人类已经探测了60年,1960年就开始探测火星,当年在火星上拍到的照片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认为在火星上有人了,后来才发现,这所谓的“人”其实是一座山。也有人拍摄到火星上有“人”在晒太阳,但这些都是不靠谱的,这只是一块石头。也有人拍摄大量科幻小说、科幻电影、科幻作品等等,都是以火星作为场景。火星跟地球一样也有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地球上一年是365天,火星上一年是687天。

大概在400年前,我们只能画出这样涂鸦一样的火星地图,过了200年能够画比较精细的火星地图,1877年这个火星地图在全世界引起轰动,因为它看到了直线条,全世界的人都认为火星上有运河,那就一定有人、有人类文明,他们可能会对地球产生威胁。甚至还有一个非常有钱的人叫罗威尔,他自建了一个天文台,聘请科学家进行观测,还写了好几本书,说火星人在两年里新开发了两条运河,他们一定是遇到了旱灾。但是后面被证明是并不存在的。如果你生存在火星上会看到两个月亮,因为火星有两颗卫星,而地球只有一颗卫星,这是“火卫1”,这是“火卫2”。这是人类画的火星地图,这是哈勃望远镜拍到的火星的照片,这些所谓的“直线条”和火星的“运河”其实是不存在的,所以科学认识世界的过程也是我们探索宇宙的过程。

如果我们从地球去往火星,蓝色是地球运行的轨道,红色是火星运行的轨道,绿色这条轨道说叫“霍曼轨道”,是人类从地球出发去火性的路径。1960年发射航天器去火星,但是前面几个都失败了,连战连败,连败连战,到1964年终于拍回来一现火星的照片,但是黑白照片,而且非常模糊,这就是“水手4号”。到了1976年,人们能够把航天器登陆在火星表面,拍回来火星表面黑白照片。当然,我们想看到彩色照片是什么样的,于是我们加了滤镜,以为火星跟地球一样也是蓝天白云的,结果我们又错了,火星上的天空其实是红色的。

火星跟地球一样有沙尘暴,我们看到某一天火星刮起了沙尘暴。2015年《火星救援》这部电影风靡全球,我们在2019年拍摄了《流浪地球》。大家现在看到的是火星有一条长达4000公里的大峡谷,上面有3座山,每座山高度超过15000米,火星上最高那座山是珠穆朗玛峰的3倍高。

也可以拍到火星上的龙卷风,火星跟地球一样有南极、北极、东半球、西半球,南北极也是冰盖,它的冰是干冰,也就是二氧化碳。为了拍摄火星表面的情况,要巨大的相机,这个相机可以清清楚楚看到火星上只要大于30厘米的东西,所以火星上肯定是不可能有生命的,也不可能有人的,当然,有没有微生物,现在还正在探测。火星曾经像地球一样是温暖湿润的,曾经有大规模的液态水和海洋,但是现在没有了,所以很多人关心地球会不会也变成这样子。

这是所有到过火星的航天器,航天器既分为火星上空的轨道器,又分为着陆器,还分为火星车,这每一个航天器代表了国家制造业能力的最高水平。这件事情难度已经达到了人类能力的极限,我们要集成这个国家的所有能力才能实现。到现在为止,全世界能够独立自主把人送到太空的国家只有3个,就是美国、俄罗斯、中国。

如果要登陆火星,我们就需要火星车,这是3代火星车,这是90年代的火星车只有一个篮球高,2000后火星车有半人高,到2010年火星车可以有1吨重,把1吨重的东西投到火星表面去需要采用新型技术。对于小的火星车,我们只需要用安全气囊的方式,大的火星车就需要空中吊车的方式,这样的方式在那个星球上完全自主独立的进行,这需要很多尖端技术。

这是火星上一些真实的照片,跟我们在西北看到的戈壁沙漠非常像,这辆火星车超过地球上所有豪车价值,它的价值是150亿人民币,这是它在火星上的自拍照,被称为有史以来最昂贵的自拍照。

这个火星车是一个移动机器人地质学家,它会找到探测目标、会打赚、会提取样品、会进行化学分析、会知道这颗石头曾经长时间被水浸泡过;它拍到火星上的落日,发现火星上的落日是蓝色的,所以“几度夕阳红”只在地球上,但在火星上变成“几度夕阳蓝”;它拍到地球上的照片,像火星看我们非常渺小一样,它看我们同样也非常渺小。现在有科技大亨,也就是特斯拉跑车的老板,叫马斯克,他一心想在火星上退休。

真实的火星是什么样的?上面是地球,下面是火星,所以它们两个都叫“类地行星”,这是火星上最高山峰,下面是珠穆朗玛峰,刚刚我们测得它的高度是8848.86米,奥林匹斯山的高度是22公里。

这是火星上的一座山,这个火星车沿着山峰一直向上爬了七年,还在往上爬,因为它发现这座山曾经好几次被水淹没过。

这是火星上的一条河流冲入一个湖泊,留下了沉积物,这个火星车就在那探测,它希望沉积物里找到生命的信号。

这是一个沙丘,因为火星引力只有地球的三分之一,所以沙丘更加特殊。

这是火星上干涸的河流,它曾经冲破峡谷,形成了冲击扇,明年2月份一辆火星车叫“毅力号”,它会登陆在这个冲击扇撞击坑的边向,同时还有一架无人机在火星上起飞,就是明年过年的时候。

这是火星上看到的一个鹅卵石,在地球上同样也有这个鹅卵石,根据这个鹅卵石大小可以研究出来,火星上曾经有要一条河流河水的高度可以没过膝盖,河水的水速都可以研究出来,但是唯一不能确定的是这个河里面是不是有过鱼和虾。

在火星上挖过一条沟看到了冰块,过了4天,这个冰块没有了。看到着陆腿的腿上有露珠,说明空气里有水。也探测到了火星空气里有甲烷,如果在地球上探测到甲烷就可以宣布这地方一定有微生物。但是在火星上需要更谨慎,因为岩石和水反应也会产生甲烷。

也有个航天器叫“洞察号”,它希望洞察火星的内部,所以它带了个地震仪,两年内探测到4次地震,每次地震小于四级,所以根据这个地震的强度,我们可以了解火星的内部结构。它也在火星上打钻,但是打到几十厘米时候就被卡住了,如果在地球上,这件事情很容易被解决,你走过去踢一脚,躲过那块石块,它就往下打了,但是在火星,这件事情怎么解决?这可能跟我们做家电时“无人控制”是类似的。

也有人探究火星上可以种土豆这件事情,我们分析过火星土壤和地球上的土壤成份,发现两者相似,地球科学家已经筛选那些在极端环境下能生存的生物和微生物,比如高盐度的、高辐射的、高氧化性环境下能够生成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把它们送到火星上去改造火星。

这是一段动画,是航天员在太空里生产水的一个机器,在我们头顶400公里高度,相当北京到石家庄的距离有国际空间站,常年有6、7个航天员生活在我们头顶,他们就那一桶水,喝完了接着喝,所有的水能够实现完全的循环。这是他的饮用水。

这是一台净化尿液的机器。

这是他的太空马桶。黄色的是他小便的设备。

这是他展示的饮用水。

再过两年,中国人将建成我们自己的空间站,常年有中国人住在太空里,这个空间站明年开始将密集发射。

所以有一句话说,在国际空间站上,今天喝的咖啡就源自于昨天喝过的咖啡。同样,水是这样,气体也是这样,我们需要调节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机器,但是现在机器运行并不很顺畅,因为人每天醒过来时代谢水平增加了,人睡觉的时候代谢水平降低,但是机器并不能很好感应这些东西,经常白天需要工作时它二氧化碳浓度超标反而恹恹欲睡,晚上明明应该睡觉时氧气浓度反而很高。

这朵花被称为“太空第一花”,是人类在太空中种出的第一朵花,是中国的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发出的第一个棉花的嫩苗,是人类历史上在月球上种出的第一棵嫩芽。

这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正在开展的“月宫一号”(音译),我们要在一个密闭系统里实现自我循环,这是人类走向太空的必经一步。

今年的4月24日,中国发布了“天问计划”,“天问计划”是中国的行星探测计划,我们不仅探测月球,还要探测火星、探测小行星、探测木星、探测整个太阳系。因为“航天时代”50年来,人类已经有200多次太空探测计划,而我们中国才刚刚开始。

中国第一个行星探测计划叫“天问一号”,是火星的。北京附近河北张家口有亚洲最大的地外天体综合实验场,它模拟火星的环境、重力,实现航天器的自主登陆,因为火星离地球的距离比月亮远得多,因为月亮上基本是没有时差的,一个信号发给它,一秒钟就接到了。但是在火星来讲,我们发给它的信号,要十几分钟能够接到。

这是中国现役推力最大的火箭,推力有23吨,相当于把23吨物体送到太空上去,如果把人送到月亮上去,这个火箭还要大4倍。当年土星五号把人送到月球上的火箭运送能力超过100多吨。

这是今年疫情期间,7月23日中国用长征五号火箭发射“天问一号”探测器,它正在飞向火星旅途,离地球超过数亿公里,离火星还有几千万公里,明年2月份将抵达火星。这是今年国庆节它从深空中拍摄的自拍照,需要采用高速的照相技术,在感光不好的情况下采用WiFi,把拍摄的照片传回地球。而它要从地球去往火星,至少要经过5次轨道调整,才能逐渐精确的抵达火星。抵达火星之后它会减慢飞行速度,被火星的引力捕获,成为环绕火星的航天器,利用火星的大气层进行减速,减速到一定阶段后,它会打开降落伞,着陆在火星表面。为了缓解火星大气冲击,表面有个隔热凃层,外面是上千摄氏度高温,里面是我们的室温,因为我们所有的电子元器件都只能在非常安全、稳妥的条件下才能运行,这对航天器的热量控制等等提出很高的挑战。

这是火星车着陆在火星表面的情况,着陆之后它将打开太阳能电池板,因为火星上的太阳光比地球上弱得多,所以需要更大的太阳能电池才能够让它工作得更好。现在的火星是一颗荒漠的行星,因为没有生命,但是不能代表它确实没有生命,有可能在地下某些环境适宜的地方会有微生物。未来经过若干年的改造,火星有可能成为另外一个像地球一样的行星。大家看到这颗行星的时候,开始会觉得它离我们遥远,现在觉得:一旦别人占了,我们就晚了。

地球将来会成为人类的故乡,月亮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将来会成为永不坠落的空间站,火星是最像地球的行星,建立会成为人类在太阳系文明的重要分支。

最后我想说一句,如果家电行业要去影响年轻人,科技是最好的共同语言,因为这一代年轻人都接受过高等教育,他们知道科技对我们国家、对我们未来发展非常重要。

谢谢大家。

主持(黄静):谢谢,非常感谢郑老师带来的详尽的科普。总结郑老师刚才分享的精神内核,就是两个字——探索。古往今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曹孟德曾经说过“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我们放眼过去与当今,有很多非常优秀的科幻小说家,刘慈欣先生曾经说过:“太空在哪儿,我们必须去。”给时光以生命,给岁月以文明,而对于科技与未知的探索,终会从我们这一代交棒到下一代手中。

星空下的孩子,需要我们呵护成长。多年来,红顶公益一直关注老少边穷地区的“留守儿童”,我们希望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让孩子们的童年可以充满更多的笑声和欢乐。栉风沐雨,红顶公益走过9年时光,而且未来我们还将继续坚定的走下去。希望有更多人加入我们的队伍,一起守护孩子们的烂漫星空。有请我们非常可爱的孩子们!

《为爱守候 与爱童行》

主持(王强):谢谢,谢谢孩子们的精彩献唱。通过这段视频我们也看到了一张张充满朝气和稚气的脸,虽然他们在演唱技巧上还很稚嫩,但是脸上的朝气是不变的。从他们的歌声中想到,我上学时候的歌谣现在依然也是经典。

主持(黄静):有些东西在岁月的沉淀当中会销势,但是经典的沉淀会是永恒。

主持(王强):在社会物质丰盈程度不断提升的当代,留守下的孩子们真正缺乏的也许不是一个书包、一个足球,更多的是能够陪伴他们读书、踢球,甚至一句轻轻嘱托的成长呵护。我们常说最长情的爱是陪伴。

主持(黄静):没错。相信大家都看到了屏幕里面出现的“留守不等于遗忘”,可以说是印象非常深刻。跨越山海,用心陪伴,感谢有你们才能让红顶公益真正做到“平等、快乐、可持续”。

下面,我们将为红顶公益做出贡献的企业做出表彰。请看大屏幕。

(播放公益奖的视频)

掌声有请红顶公益爱心企业上台,他们是:奥克斯、博世家电、海信、京东家电、九阳、西门子家电、华帝、万宝、惠而浦、润田影业。

主持(王强):同时请出的是我们的颁奖嘉宾: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理事长陶小年先生以及红顶奖组委会负责人吕盛华先生,为获奖企业颁奖。有请!

(颁奖+合影)

主持(黄静):感谢以上获奖企业,你们的爱心,我们将铭记于心,请台下落座。还请吕总留步,公益是一座灯塔,照亮的是人心的航向,照亮的是未来的希望。从本届红顶奖开始,我们将增设红顶奖公益大使。接下来有请吕总为我们公布首届公益大使的人选。有请!

吕盛华:我们希望公益能够有更多人参与,所以从这届开始设置了公益大使,下面我宣布我们的公益大使是我们的知名实力演员曹曦文女士。

主持(王强):有请曹曦文女士上台领取公益大使证书,有请!

(颁奖+合影)

吕盛华:谢谢曦文,我也现场采访一下。我知道您在公益领域有很多参与,很早出道之前也有很多公益活动,爱心的奉献。今天成为红顶的公益大使,你有什么感想?

曹曦文:我印象中应该是从15年前开始接触到公益事业,我身边有很多朋友也愿意帮助我一起来成就这件事,比如说捐助西藏的一些希望小学,捐助先心病的儿童动手术,还有一些听障有问题的孩子,以及智力各方面都有问题的孩子。这些事我并没有每年固定的时间来做,而是任何有需要我的地方都会义无反顾的配合他们,尽力所能及的力量,希望能够在座的所有朋友,以及所有的人都能够用自己的一己之力为公益做力所能及的事,我觉得这是所有人的责任和爱心。

吕盛华:谢谢。我想说公益和商业从来不是对立的,我们其实一直在推动,有时候我们真的要把公益做下去就知道需要商业的力量,商业的模式。因为今天我们是一个家电论坛,我想跟曹曦文聊聊,您在家要买家电,您是直接参与还是不闻不问?什么角色?

曹曦文:我们家装修房子所有的一切硬装、软装、家电、床饰都是我一个人决定的。

吕盛华:您选家电有什么偏好呢?

曹曦文:品质和颜值同样重要。当然我觉得售后也重要,包括它使用过程当中现在真的是科技改变了我的生活,有时候在洗手间都会感叹,我觉得科技给我的生活带来了这么多便利,包括洗澡,包括进屋之前全屋暖气已经打开了,包括暖气有预热功能很棒。但是蒸箱,空气净化器用了以后就觉得很难。我有一天周末打算陪孩子,整整一个礼拜天一整天都在清理蒸箱,确实给我带来了很多的便利,是不是有些细节可以提高一下。

曹曦文:使用环节更便捷,减少清理维护的时间。比如我买了一台很贵的烘干机,或者很不错的洗碗机,当我工作之余体验它的时候觉得好棒,羽绒服很难晒干的,包括被子我都放进去烘干三个小时,烘的香香的很有成就感,花这个钱值得。好的家电真的会给我的生活带来无上的享受,感谢大家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这么多美好。

吕盛华:讲的非常好,你讲的这两个都是我们的家电,我们做的烘衣机,烘干机。我知道你的粉丝很多,最近新上了一个剧《焕脸》,我也看了,特别有意思,我看评价也不错。